在古城观赏王锡良陶瓷世家艺术馆
来黟县古城的前两趟,都在王锡良陶瓷世家艺术馆门前吃了闭门羹。
一次是中午,看馆人不在;另一次则是恰巧碰到了每周闭关休息的那一天。
黟县的考察将要结束,领队余教授还是不死心,特地绕行到古城,终于达成了愿望。
他的写作计划中包含有黟县籍名人一章,要不亲眼看看艺术馆和作品,他心里不踏实。
艺术馆就坐落在黟县老照相馆的街对面。
余教授说他平生第一张像模像样的照片就是在这里拍的。
说实话,要是让我选参观项目,我可能对老照相馆更感兴趣些,那里承载着更多的时间与情感元素。
一张老照片便是一个人的个人史的一部分,20世纪五十年代以后,每个来过照相馆里的生命都曾被点亮过。
王锡良陶瓷世家艺术馆门脸不大,室内却极开阔,人物介绍与展品实物摆放分成不同部分,好几百平米的面积,装修也精致。
一见馆展序言,我便知余教授的心思了。
序言总结道:“中国陶瓷之都景德镇的陶瓷业发展中,从事陶瓷绘画艺术的艺术家和画师,百分之七十以上为黟县籍人士,这其中就有不少大师级人物,一直在引领景德镇陶瓷艺术的发展。”
这是很神奇的一个现象。
据说,黟县总人口不足十万,而景德镇黟县籍或黟人后裔多达九万之多。由于从事浅绛彩瓷艺术绘的艺术家多以黟县籍艺术家为主,浅绛彩瓷绘也一度被称为“黟县绘瓷”。
而今年百岁的王锡良老人便是其中的泰斗级人物。
很有趣的是,王锡良大师祖籍黟县,但他出生却在景德镇。
黟县是他的根。
13岁时随叔叔王大凡学艺。
王大凡乃黟县人,他的粉彩人物画在当时首屈一指,王锡良受叔叔影响巨大。
在古城开设“王锡良陶瓷世家艺术馆”,黟县并非要和景德镇争名家归属,我觉得建馆是在做一种饱含情感的表述,是在向所有的在外打拼、奋斗的黟县籍或黟县裔艺术家表示尊崇与敬意。
黟县人民为他们感到骄傲与自豪。
作为国宝级的瓷画大师,王锡良的艺术造诣毋庸置疑。
概观他的作品,讲究立意,注重装饰,追求静水流深的艺术效果。
其用笔繁简有度,设色清雅丰润,构图巧妙自然。
瓷绘作品展现了他的内心想法:最美即是简约之韵。
一道流云,一棵古树,一轮明月,一块景观石,无拘无束,率性、真诚、自然,简约的素面风骨,看似平淡无奇却蕴含着雅致的情怀。
欣赏他的瓷画,能感受到他有着强烈的“简约”审美情结。画面简洁、单纯、婉约,不加缀饰,不复色彩,天然成趣,流畅明快。
在艺术和画面构成上,这样的简洁明朗的风格,体现了他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艺术用心。
我特别喜欢王锡良老师的书法风格,不造作,绝不故显高深或搞怪,本本真真的含蓄之美,展现出自然恬静的感性韵味。
如同他的瓷画,散发着大象无形、大音声稀、大智若愚的声息。
艺术馆也展示了王锡良大师艺术风格形成及不断创新的过程。
80多年的陶瓷艺术创作生涯中,他的山水、人物画最为人称道。
作品大处有气势,小处见意味,刻意在陶瓷作品中揉进中国画讲求神韵、计白当黑的形式美感。
整个艺术馆看下来,我觉得王锡良老师的成长历程具有显明的教育意义。
一个幼年家境贫寒的孩子,12岁辍学做学徒,最终能成为一代大师。
他好学、勤问、钻研,于名利淡漠无视。
就像黟县的砖雕、石雕、木雕,它们在岁月的长河里逐步展示出独特的艺术魅力;或是更为久远,他的成长史带有黟人经商者历尽艰辛、终有回报的那种意味。
“王锡良陶瓷世家”自身也很有寓意,众多亲友的追随,形成了在国内颇具影响力的瓷画世家方阵,它也是传统黟人家族事业传承光大品格的当代例证。
作者相关文章
关注马尔的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