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浅| 人人都有一个思乡的胃

人人都有一个思乡的胃
Table qing in Xining

作者|青浅(青海)

一日,几个闺蜜聚餐,我诧异地盯着坐在我旁边的小芬,只见她拿了个小碗,倒了半碗醋,任何菜进口之前都要沾一点醋。我知道她是个山西人,但和她相交近30年,年轻时同吃同住,从未见她如此偏爱醋,竟到了凡菜均沾醋的地步。

看我夸张的表情,她笑笑说:“过了40,不知怎么就特别爱吃醋了,大概是回忆起童年的味道了吧?小的时候我妈喜欢这么吃,如今我也学她了。”

朋友们纷纷接口,都说自己这些年的口味都变回儿时了。尤其是丽丽,不仅爱吃,而且还亲自上手学做家乡的饭菜,身为陕西人的她特别向我们推荐了霞姐的美食视频。

有着浓郁乡音的霞姐憨厚朴实,做菜又特别利索。丽丽姐学她做了许多地道的陕北面食,后来索性连馒头都不用买了,自己动手蒸,一跃成为我们圈中的美食达人。

有一回见面,丽丽姐摸着有点丰满的脸庞说天天学做美食,体重都控制不住了。美食与减肥从来都不能兼顾啊!

年轻时我们都在过集体生活,灶上的饭是大众口味,人人吃得津津有味,没见谁有特别的嗜好。

后来退了伙自己做饭,几个小姑娘在单身宿舍走廊里拉出煤气灶来做饭,煎煎炒炒,一到饭点,满楼道都是饭菜的浓香,经常互通有无的我们也没见谁做什么有特色的家乡菜。

如今为什么口味都变了呢?大概我们都有一个充满儿时回忆的胃,经历了这么多年各种口味的轰炸之后,返璞归真。最爱的是那一口童年的味道,其实也是家乡的味道,妈妈的味道。

身居高原的我,小时候家里只有凭粮本供应的面。米不仅少,而且全部是陈米,但我偏偏特别爱吃米饭。

小时候一两周才能吃一次的米饭成了我心中的渴盼,工作以后,米饭终于成为当仁不让的主食,无论是吃集体食堂还是自己做饭,很少做面食。

这几年我发现自己一两周不吃一次米饭都不想,但是两天不吃面食就受不了,早起要吃包子,中午要吃面片,或者炒一盘菜,拌面条吃,晚上牛奶就一口焜锅馍馍。

早上喝了稀饭,胃里感觉刺啦啦的,极不舒服,中午吃了米饭,到下午三四点就觉得饿,非得要找些零食来填肚子。晚上不敢吃太多,光喝牛奶又觉得空落落的,必须来一两口馍馍,胃里才踏实。

什么时候我的胃变成了家乡的胃,只接受儿时那熟悉的食物?想想也就是这几年吧!

年逾不惑,生活安静了下来,有时间可以去回忆过去,人的胃也就由此充满了浓浓的怀旧风。

人的胃一定是有记忆的,抚育人长大的食物记忆会保存在胃中,或许比头脑的记忆更来得深刻。

某一天,它会毫无征兆的复苏,鲜活你所有关于食物的记忆,打开你尘封的味蕾,迫得你去将童年的味道端上餐桌,大快朵颐,当你的胃重新被童年的记忆填满的那一刻,你的胃和心一样是丰盈而满足的。

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生在异乡长在异乡的山西人也会无醋不欢;离开家乡30多年的陕西人为做一碗地道的擀面皮买了全套专用的餐具;对城市的江南菜馆如数家珍的自然是江浙人士了。

曾几何时,她们和我一样喜欢川菜湘菜,喜欢火锅的热辣和重口味,热衷于寻找最具特色的烤羊肉,任何时候几个人凑一起,一盆麻辣烫就能解世间万般忧愁的女孩子们,如今都有了一个思乡的胃。

祖父母辈、父母辈就已经离开家乡的二代,三代高原人,早就适应了西宁这个移民城市混杂大众的食物口味,人至中年却偏偏好那一口童年的味道,那是沿袭了祖辈对家乡味道的记忆,那是融在血液里的味道,无法改变……

作者:青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