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抔湖退谷的历史内幕(中)

揭开抔湖退谷的历史内幕(中)

元侍郎与孟武昌的“诗”尚往来

唐侍郎元结来武昌樊上的第二年,即763年的新春,一连下了十天大雪。在樊山新春大雪之际,孟士源十分关心元结的冷暖安危,并为元结作《樊山新春大雪寄元次山》诗:

江山十日雪,雪深江雾浓。起来望樊山,但见群玉峰。林莺却不语,野兽翻有踪。山中应大寒,短褐何以安。浩气凝书帐,清著钓鱼竿。怀君欲进谒,溪滑渡舟难。

“怀君欲进谒,溪滑渡舟难。”在新春大雪之际,孟士源想去看望元次山,怎奈冰天雪地船又难渡。“山中应大寒,短褐何以安。”在这寒冷的大雪天,元结那身短布衣又何以御寒呢?令孟士源耽心而又放心不下。读了孟武昌的诗,令人感动不已。

最后,孟士源还是亲自登门拜望元结。并献“苦雪篇”,孟武昌的到来,令元侍郎感动不已。元结也作《樊山新春大雪酬孟士源》诗:

积雪闭山路,有人到庭前。云是孟武昌,令献苦雪篇。长吟未及终,不觉为凄然。古之贤达者,与世竟何异。不能救时患,讽论以全意。知公惜春物,岂非爱时和。知公苦阴雪,伤彼灾难多。奸凶正驱驰,不合问君子。林莺与野兽,无乃怨如此。兵兴向九岁,稼穑谁能忧。何时不发卒,何是不杀牛。耕者日已少,耕牛日已稀。皇天复何忍,更又思毙之。自经危乱来,触物堪伤叹。见君问何意,只益胸中乱。山禽饥不飞,山木冷皆折。悬泉化为冰,寒炉近不热。出门望天外,天地皆昏昏。时见双峰下,雪中生白云。

从诗中不难看出元结与孟武昌的深情厚谊,诗人“不能救时患”,“只益胸中乱”。身居“退谷”,放眼大唐江山,首先关心的是国家和人民。“兵兴向九岁,稼穑谁能忧。何时不发卒,何是不杀牛。”何时不打仗,又何时不滥杀耕牛。九年战乱,田地荒芜,“耕者日已少,耕牛日已稀。”怜天惜地,忧国忧民。

唐侍郎对孟武昌的深切怀念

武昌县令孟士源礼贤樊上,令元结久久难以忘怀。763年夏,孟士源调镇湖南,入冬后的又一个大雪天,山客造访而至,元结见景生情,思绪万千,又《雪中怀武昌》:“冬来三度雪,农者欢岁稔。我麦根已濡,各得在仓廪。天寒未能起,孺子惊人寝。云有山客来,篮中见冬蕈。烧柴为温酒,煮鳜为作沈。客亦爱桮樽,思君共桮饮。所嗟山路闲,时节寒又甚。不能苦相邀,兴尽方就枕。”

已下了三场大雪,“农者欢岁稔”,“我麦根已濡”,瑞雪兆丰年。元结在抔湖、退谷,欢迎山客的到来,雪中有苦,苦中有乐,温酒、煮鳜招待客人,暖意融融,其乐无穷。“客亦爱桮樽,思君共桮饮。”饮酒思念孟士源,《雪中怀武昌》,留下了历史永久的忆念。

元结不仅《雪中怀武昌》,又作诗《招孟武昌》:“武昌不干进,武昌人不厌。退谷正可游,抔湖任来泛。”并作铭:“漫叟作退谷铭,指曰:‘干进之客,不能游之’。作抔湖铭,指曰:‘为人厌者勿泛抔湖’。孟士源尝黜官,无情干进,在武昌 不为人厌。可游退谷,可泛抔湖,故作诗招之。”“风霜枯万物,退谷如春时;穷冬涸江海,抔湖澄清漪。湖尽到谷口,单船近阶墀。湖中更何好,坐见大江水。欹石不水涯,半山在湖里。谷口更何好,绝壑流寒泉。松桂荫茆舍,白云生坐边。武昌不干进,武昌人不厌。退谷正可游,抔湖任来泛。湖上有水鸟,见人不飞鸣;谷中有山兽,往往随人行。莫将车马来,令我鸟兽惊。”

从诗中可以看到这里是一个世外桃源,山中有谷,谷中有湖,湖中有鸟,见人不飞鸣。退谷有山兽,山兽随人行。湖光山色,不是春时“退谷如春时”。

这不难看出元结对孟士源深切的怀念之情,作诗又作铭,《招孟武昌》孟士源游抔湖、退谷,真是奇文叠出,妙气横生。

元侍郎作《漫歌八曲》,欲与孟武昌唱而和之

元结归隐武昌樊上,受到武昌县令孟士源的热情接待,日后又十分要好。由于九年的战乱,人们流离失所,田地荒芜,武昌城东的田地里长满了野草,元结看后十分惋惜,特地向孟士源提出复垦的建议,孟士源接受这一建议并劝元结自己耕种。我们又可以察视到吴王故城东在四百年后,已是“良田野草生”。

故此他写下了《故城东》:

漫惜故城东,良田野草生。

说向县大夫,大夫劝我耕。

耕者我为先,耕者相次焉。

谁爱故城东,今为近郭田。

同时,他乘船到江北江中的大洲(樊口得胜洲),又到西阳城(黄州)考察,看到城边很多野桑,城中很多古荒,都可以耕种五谷,这野桑可以养蚕,可以解决人们的衣食问题。

于是他写下了《西阳城》:

江北有大洲,洲上堪力耕。

此中宜五谷,不及西阳城。

城畔多野桑,城中多古荒。

衣食可力求,此外何所望。

元结所住的退谷樊山南江水中有一个大洄,这主要是由樊湖水入江与长江水相互撞激,产生了汹涌澎湃的巨大旋涡,是樊口水上的奇观,在樊口上一里,即现在的雷山钓鱼台不远处的水域。此洄中有很多鱼,是武昌鱼冲击水浪,上斗水的地方,又引来了很多钓鱼和打鱼的人们。

然而,离这不远的下游江边,又有一座丛石,由于长江水的冲激,又产生了旋涡,叫小洄。洄中浪不大,是来往客船停靠的地方,这“丛石”相传是吴王孙权钓鱼的地方,即武昌钓鱼台,这武昌钓鱼台却是中国十大古钓鱼台之一。

樊口的名胜古迹,水上奇观,令元结兴奋不已,感慨万千,吟哦出了《大洄中漫歌》:

樊水欲东流,大江又北来。

樊山当其南,此中为大洄。

洄中鱼好游,洄中多钓舟。

漫欲作渔人,终焉无所求。

又《小洄中漫歌》:

丛石横大江,人言是钓台。

水石相冲激,此中为小洄。

洄中浪不恶,复在武昌廓。

来客去客船,皆向此中泊。

元侍郎除了在城东及西阳城去耕种麦子及稻谷,自己又和小儿子叔静在樊口的大洄钓鱼,又接送来往客人小洄南,有时遇到恶客欺生,坐了船不给钱或少给钱。又叩心自问,《将船何处去》:

将船何处去?钓彼大洄中。

叔静能鼓桡,正者随弱翁。

又一首:

将船何处去?送客小洄南。

有时逢恶客,还家亦少酣。

这位唐侍郎还真的到城东及西阳城种田垦荒,为开发开垦城东及西阳城的荒地,发展地方经济起了积极的示范和推动作用。

元侍郎“相伴有田父,相欢惟牧童”。有大儿子叔闲修农具,和他一起耕种五谷,在他的带动下,人们纷纷来垦荒种田,这些荒芜的地方已有耕种的田父,有放牛的牧童。

他又写下了 《将牛何处去》:

将牛何处去?耕彼故城东。

相伴有田父,相欢惟牧童。

又一首:

将牛何处去?耕彼西阳城。

叔闲修农具,直者伴我耕。

据《唐诗纪事》载曰:“孟彦深,字士源,天宝末(755年)为武昌县令。”

孟彦深,字士源,登天宝三年进士第,曾为武昌县令多年。广德元年夏(公元763年),自武昌调镇湖南。

元结、孟士源的这些诗文,为我们研究抔湖、退谷的历史,提供了极为宝贵的历史资料。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