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寒假生活——学习篇
我的寒假生活——学习篇
用今天这篇短文给寒假生活做个最后的总结。说起学习,自然离不了读书和写文。
先来个总括吧:重读《乡土中国》和《红楼梦》后四十回,读了半部《论语》,读了周汝昌的《红楼小讲》;录了20个不超过5分钟的《论语》小微课;推了16篇文章在自己的公众号。
先说读书。
读书首推《乡土中国》,作为整本书阅读的必读书目,作为网课的主要内容,第三遍甚至第四遍第五遍读了《乡土中国》,然后,依然有不甚明白的内容,这一则见自己的愚笨,一则见《乡土中国》之深厚。也由此深悟,书是常读常新的,每读一遍,都会收获某一处的豁然开朗,也会产生新的疑问和思考,读书的魅力和乐趣,就在这一遍遍读与悟之中吧。
还有《红楼梦》的后四十回。前八十回翻看了无数遍,后四十却总是看不进去——相差太远了。前八十回,简言之,浅言之,人物生动活泼,个性鲜明,场景具体可感,四季风景优美。仅举一例。刘姥姥进大观园,吃茄鲞吃得美味无比,王熙凤就详细介绍了茄鲞的制作:“这也不难。你把才下来的茄子把皮籤了,只要净肉,切成碎钉子,用鸡油炸了,再用鸡脯子肉并香菌、新笋、蘑菇、五香腐干、各色干果子,都切成钉子,拿鸡汤煨干,将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瓷罐子里封严,要吃时拿出来,用炒的鸡瓜一拌就是。”贵族生活的精致奢华从这道菜的工序和用料里表露无遗,读来让人感叹不已。
但是读后四十回,不管人物还是场景,都影影绰绰,模模糊糊,给人的感觉好像总是麻阴天——灰蒙蒙的。人,没有色彩灵气;场景,没有真实细致。也难怪读来读去读不下去,真应了一句老话——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也难怪红学家周汝昌先生对续书深恶痛绝——但我还是硬着头皮又读了一遍,也算是一个收获吧。
该说《论语》了。说到《论语》,一定要感谢一位老师——邯郸一中的李哲峰老师。听李老师一场讲座,得知他一直坚持学习、研究《论语》,并且带学生学国学,研究国学。我深受触动。学期中间,请李老师推荐有关《论语》的书目,李老师热情地推荐了三本书。我一下子都买了。放寒假了,开始对比着不同的版本读。越读,越觉得有味道,有意思。用李哲峰老师的话:“年龄大了更觉得读《论语》有意思。《论语》是需要印证的,不是读的。”用读书来印证生活和现实,也许还有自我经历,这恐怕早已超出了获得知识的层面,达到一个新的境界了。
假期读了半部《论语》——把上篇读完了。但是不等于消化和理解透了,读书永无止境,还得反复阅读、思考、感悟。我一个很深的感受是,如果我们把读到的《论语》用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必将会有别人看不见的变化。在自己读的过程中,还把《论语》录成了小微课,推给班里的孩子们,希望大家都能从中受益。
顺便说说微课吧。寒假录了20个微课,它让我受益的是,一是学会了使用录屏软件(这也是进步啊),一是锻炼了我的恒心,让我坚持不懈地去做一件事。三四分钟的微课,录下来得花费一个多小时,远远超出它展示出来的时长,这是我当时没有想到的。从选材,到制成课件,到具体讲课内容,再到较为流畅地录成,远不是三四分钟能完成的。最多时,一个微课录十来遍才感觉能拿得出去。但自己再听时,依然不满意。安慰自己说,先这样吧,以后可以录更好的!
最后聊聊《红楼小讲》。对于一位红学爱好者,这本书我差不多是一口气读完的。夜深人静,灯光融融,捧一本喜欢的书,沉浸其中,一种愉悦油然而生。这本小讲,让我明白了周汝昌先生的观点和考证,给我全新的视角;还让我深悟他的情怀——对《红楼梦》怀着无比的热情,对曹雪芹怀着无比的敬意,对程高篡改雪芹原著怀着无比的痛恨,周先生和他们简直就是水火不容,势不两立。我们常说赤子之心,周汝昌先生对《红楼梦》、对曹雪芹、对优秀的中华文化就是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吧!——读书的同时,也可以读人的。
好,读书总结完毕。刚统计一下字数,已经1400多字。写文就简而言之吧。
自一月十二日因疫情放假以来,在自己公众号推文16篇。这其中,有影视评论,有读书感悟,有文字咀嚼,有教育随想,有个人情怀,当然,还有下水作文;还有来不及整理成电子稿或者想过过手写瘾,让我的笔记本派上用场的手写随笔。
为什么要写文?当然是因为愿意!快乐有很多种,写文就是其中之一。在沉静和孤独中(孤独而不悲凉),回望过往,思考现实;在书本和生活中通一条幽径,时时流连,处处徜徉;在心灵深处留一隅安静,藏人生悲欢,品岁月静好。如是,虽为凡夫俗子,也终有所获,有所乐。
是为寒假生活之学习篇。
另附感悟数言:
好书很多,得抓紧时间读——手机适当放放吧!
读书是消费最低的成长——真的,真的!
读书时,联系现实,关照生活,会让自己变得通透些。
坚持做一件事,坚持很久,看看自己的变化。
语文老师动手写文吧,灵感人人都有,可是转瞬即逝,记下来,就留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