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说:心为喜、肝为怒、脾为思、肺为忧(悲)、肾为恐
《黄帝内经》说: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悲)、肾在志为恐。
“心在志为喜”
心的生理功能和情志活动的“喜”有关。喜,对外界信息的反应,一般属于良性反应。
《素问·举痛论》说:“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
但过度的喜乐,则可损伤心神。故曰:“喜伤心”《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如,心藏神功能过亢,可出现喜笑不休,心藏神功能不及,又易使人悲伤。由于心能统领五志,故五志过极皆能伤心。故有“恐胜喜”之说。
为什么:“喜伤心” “恐胜喜”?
“喜伤心” :喜为心志,但过度的“喜”对“心”是有损伤的。因为喜悦状态时,人的血液循环加快,血流速度加快,血压升高,这也加重了心脏的负担。
“恐胜喜”:当人们遇到恐惧时,大脑不得丘脑部就快速启动,并连续地发生一系列的荷尔蒙反应,使全身小动脉与小静脉都收缩,外周阻力增高。
所以说“恐能胜喜”。
“肝在志为怒”
怒是人们在情绪激动时的一种情志变化。一般说来,当怒则怒,怒而有节,未必为害。若怒而无节,则它对于机体的生理活动是属于一种不良的刺激,可使气血逆乱,阳气升发。
所谓“忿怒伤肝”《灵枢·百病始生》。如,大怒可伤肝,使肝的阳气升发太过而致病 。反之,肝的阴血不足,阳气偏亢,则稍有刺激,便易发怒。而“悲”则可制“怒”。
为什么:“怒伤肝” “悲胜怒”?
“怒伤肝”:怒为肝志,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一个人愤怒时,会导致心率不齐、高血压、冠心病神经衰弱等。而这些因素都会导致肝细胞受损。
“悲胜怒”:人在愤怒时,呼吸每分钟可以高达40次,而人悲伤时,呼吸只有9次。这种呼吸频率下降,可以致使情绪稳定下来。所以“悲”可以制“怒”。
“脾在志为思”
思,即思考、思虑,是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一种状态。正常的思考问题,对机体的生理活动并无不良的影响,但在思虑过度、所思不遂等情况下,就能影响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
若脾虚则易不耐思虑,思虑太过又易伤脾,“思伤脾”《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以脾的生理功能与情志活动的“思”有关。
有的妇女会因为工作紧张,思想高度集中导致月经量少,经期紊乱等,这与脾主统血的功能相一致。需“怒”克“思”。
为什么:“思伤脾” “怒胜思”?
“思伤脾”:思虑过度,所思不遂会影响气得正常运行,气机失调,导致气滞与气结。从而导致出现脘腹胀闷,食欲不振,头目眩晕等症。
“怒胜思”:人在思考时,会抑制胃酸分泌。而愤怒时,会刺激胃酸分泌。所以才有“怒”胜“思”。
“肺在志为忧(悲)”
忧愁是属于非良性刺激的情志活动,尤其是在过度忧伤的情况下,往往会损伤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忧愁对人体的影响,主要是损耗人体之气。
因肺主气,为声音之总司,忧愁悲伤哭泣还会导致声音嘶哑、呼吸急速等。所以忧愁过度易于伤肺,所谓“悲则气消”。而肺气虚弱时,机体对外来非良性刺激的耐受能力下降,人也较易产生忧愁的情志变化。
肺主皮毛,故忧愁会使人的面部皱纹增多,故需“喜”制“忧(悲)”
为什么:“忧(悲)伤肺” “喜胜忧(悲)”?
忧(悲)伤肺:悲为肺之志。人在悲伤忧愁时,可使肺气抑郁,耗散气阴,出现感冒、咳嗽等症状。中医认为肺主皮毛,所以悲伤伤肺,还可表现在某些精神因素所致的皮肤病上。情绪抑郁,忧愁悲伤可以导致荨麻疹、斑秃、牛皮癣等。
喜胜忧(悲):喜悦时能扩张肺部,使呼吸运动加强,肺活量增大有利于呼吸,所以说“喜胜忧(悲)”。
“肾在志为恐”
恐,即恐惧、胆怯,是人们对事物惧怕时的一种精神状态,它对机体的生理活动能产生不良的刺激。“恐伤肾”《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恐则气下,惊则气乱”《素问·举痛论》。过度的恐惧,有时可使肾气不固,气泄于下,导致二便失禁。
为什么:“恐伤肾” “思胜恐”?
“恐伤肾”:惊恐是人对外界突发刺激下的应急反应。当人受到惊吓是,会出现小便失禁。因为惊恐使肾脏的生理功能生成尿液,从尿中排除各种需要消除的水溶性物质。
“思胜恐”:惊恐状态下会出现痉挛,呼吸不均或加深加快,血压升高,心率加快。而人在思考的时候,能减少胃血流量,能抑制胃酸分泌。所以可以达到“思胜恐”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