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捐出李白唯一传世手迹《上阳台帖》

李白是史上非常有名的人物,其歌行体和七绝达到了后人难以企及的高度,诗人杜甫是他的“狂热粉丝”,评其“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众人皆知“唐诗”,而唐代还是我国书法草书体发展的一个巅峰。

《上阳台帖》为李白书自咏四言行草诗,是唯一传世的书法真迹,现今为国家一级文物中的“国宝”,有“一级甲”之称,专家在研究后更是称:价值超1136亿。

《上阳台帖》创作于天宝三年(744年),共25字,即:“山高水长,物象千万,非有老笔,清壮可穷。十八日,上阳台书,太白。”其中赞颂了唐朝道士司马承祯的作品,并且表达了自己对其的敬仰。

李白与司马承祯相识于开元十二年(724年),在江陵相遇,而李白从少年起就常去道观,找道士谈论道经,两人一见如故,非常聊得来。司马承祯不仅道术精深,而且诗、书、画都有很高的造诣。

在公元727年,唐玄宗请司马承祯在王屋山选一块好地方,阳台观便是司马承祯的住处,17年后,李白、杜甫、高适三人游玩王屋山,因此到阳台观寻访司马承祯,不过这时候司马承祯已羽化登仙,李白不见其人,只见其画,于是就写下了《上阳台帖》。

《上阳台帖》现今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馆,而这要得益于近代爱国民主人士张伯驹的功劳,张伯驹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出生于河南项城,是袁世凯的表侄,幼时有:“神童”的称号。

在上世纪初,张伯驹进入过军界和金融界,而他本人对收藏极感兴趣,有“天下民间收藏第一人”之称,1941年,张伯驹被非法绑架了近8个月,但他将《平复帖》缝入了衣被,这一国宝才得以没有遗失,而《平复帖》是现存年代最早并真实可信的西晋名家法帖。

关于《平复帖》还有一个故事,那就是张伯驹为收藏也是倾尽家财,一有钱就买了字画,实际生活上则非常朴素,原本《平复帖》也不在张伯驹手中,是在与张大千有“南张北溥”之誉且与吴湖帆并称“南吴北溥”的溥心畲手中。

但张伯驹对此很是心动,三次向溥心畲求购,最终溥心畲以4万大洋将《平复帖》卖给了张伯驹。后来张伯驹才又得知,当时有一个姓白的商人打算买入《平复帖》,然后出价20万卖给日本人。

新中国成立后,张伯驹被聘为了故宫博物馆专门委员,工作任务就是“书画审定”,在1956年,张伯驹将他收藏的部分文物捐给了国家,其中包括了西晋·陆机《平复帖》卷、隋·展子虔《游春图》、唐·杜牧《赠张好好诗》卷、唐·李白《上阳台帖》卷、宋·范仲淹《道服赞》卷等等。
而包括《平复帖》在内的八幅无价之宝的书法,是张伯驹无偿捐赠给国家,当时政府为此想要奖励张伯驹20万元,但却被张伯驹婉拒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