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演员去世,这种病死亡率很高!

11月14日下午,据港媒报道,香港男演员、TVB名配角曾伟权因患肺癌去世,终年只有58岁。TVB经典绿叶演员就这样被“头号癌症杀手”肺癌带走,不禁让人唏嘘。

11月17日国际肺癌日即将到来,医通过呼吁,肺癌诊治一定要规范,发病需要警惕年轻化。

目前提高肺癌总体治疗效果唯一途径的就是早诊断、早治疗,通过规范化治疗和多学科联合诊治,可大大提高晚期肺癌的生存期。

咳嗽、咳血、胸痛或胸闷应高度警惕

根据2019年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最新一期中国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分析报告显示,全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排第1位的都是肺癌,每年新发病例约78.7万例,死亡约60万,其中42.7%都归因于吸烟。

按性别,男性肺癌发病为第1位,每年新发病例约52.1万;女性肺癌发病为第2位(上一年度报告为第1位)。

肺癌的一大特点是早期症状不明显,大多数病人发现时,已经失去了手术的机会。

肺癌的临床上常见的主要症状,包括咳嗽、咯血、胸痛、阻塞性肺炎、体重下降等,但事实上,等病人出现上述症状,基本已经到了中晚期。

当肺癌引起疼痛症状时,一般是肿瘤侵犯了胸壁或出现了骨转移,这种情况就比较糟糕了,属于中晚期肺癌。

肺癌发病呈年轻化趋势

医生指出,近些年随着CT检查的普及,发现很多年轻人患肺癌,甚至有20岁出头就发现早期肺癌。这部分患者绝大多数是体检发现的早期肺癌,如果任其发展,可能会在三十甚至是四十岁以后,发展为有症状的晚期肺癌时才会被发现。

据悉,肺癌的病因现尚未明确,主要考虑和几种因素有关:

首先是吸烟与被动吸烟。与肺鳞癌发病关系密切,肺癌年轻化与青少年吸烟有关。

其次是大气污染、室内空气污染。虽然尚无确定的研究证据证实,但仍被医疗界普遍认为是肺腺癌的重要的致病因素。

再次是多基因遗传,癌症有家族聚集性的特点,有肺癌或癌症家族史的病人,更应警惕肺癌的发生。

除外,不良的生活习惯比如熬夜、缺乏运动、偏食等,与恶性肿瘤的发生都有联系。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加引起的焦虑,对机体免疫力有重要的影响。

当然,和工作性质也有很大的关系,比如接触粉尘、油漆、放射物质的工作环境对肺的影响巨大。最后是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结核,反复的肺部感染等也会增加肺癌的发病率。

规范化、多学科联合诊治是关键

据2015年统计我国肺癌的整体五年生存率是18%,因此肺癌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至关重要。

一旦发现肺部有占位,经过多学科会诊(胸外科、呼吸科、影像科、肿瘤科、病理科)考虑为肺癌的,首先应考虑手术治疗。

目前对于肺原位癌(CT上表现为纯磨玻璃结节),首选微创手术切除,能够达到完全治愈的效果(不会复发转移);对于进入分期的I期、II期和IIIa期非小细胞肺癌也可以从外科手术中获得益处;IIIB、IV期(有转移)肺癌则原则上不应进行外科手术,可以选择药物治疗。

据介绍,早期肺癌患者首选外科手术治疗,可以进行微创手术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于不愿做手术的或者不耐受手术的患者才去选择放疗或者射频消融、微波消融等治疗方法。早期微创手术治疗能大大提高病人的生存率,5年生存率能达到70%以上,原发癌的治愈率能达到90%以上。

高危人群每年做一次低剂量CT筛查

尽管早期肺癌没有明确的症状及体征,但它的发现相比其它恶性肿瘤还是要容易。现在全世界各地已经公认,用胸部低剂量螺旋CT去进行筛查,可以早期发现早期肺癌,但也不是所有人都必须进行这类筛查,一定要锁定肺癌的高发地区,针对肺癌的高危人群进行筛查。

常见高危人群有:肺癌高发地区、年龄在50到79岁、长期吸烟、肿瘤家族史、既往有肺部疾病史、职业与环境致癌因素等。

专家指出,胸部低剂量螺旋CT筛查,是目前较理想的肺癌筛查方式,它可以发现肺部2至3毫米及以上的小病灶,放射性剂量低,对人体更安全,可以更好地实现肺癌排查的目的。因此对于40岁以上的高危人群(有肺癌家族病史,长期抽烟等),应进行每年一次的低剂量螺旋CT筛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江苏城市频道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