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剪刀书
奉天宫原为隆唐观,是唐高宗调露元年(679年)为著名女道士潘师正所建的道院,后因避玄宗隆基讳,改为崇唐观,高宗营建奉天宫时还在逍遥谷南北各筑一门,南为仙游门,北为寻真门,后改为仙游观、承天观、承天宫等名称,唐代名士或游或住,留言题咏颇多。宫内现存出前檐、筒瓦硬山式殿宇一座,进深阔均为三间,殿中供有青石雕老君像一尊,座身一体,通高2.8米,头饰发髻,面部丰满,神态沉静,莲花须弥座上刻有五尊雕像,自左至右为弹琵琶、吹笛、舞蹈的男女歌伎,砖柱上浮雕有仙人、禽兽、古塔等图案,座上方刻有篆书“大周隆唐观敬造原始天尊像并左右二真人,长寿二年十月十日毕工谨记”等字。长寿是大周武则天年号即公元693年,距今1300多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道教老君石造像。
殿外前檐台下,有垂拱二年(686)刻立的唐《王征君之碣》高1.67米,宽0.64米,厚0.21米,绍宗甄口书,草坪上的一块断碑为《唐默山中岳体元先生大中大夫潘师正碑碣》王适撰文,司马承祯八分书,用篆、隶、籀三体合一的“金剪刀书法”为嵩山一带金剪刀书之宝,也是我国罕见的书法碑刻。与近代硬笔书法相姻缘,很有研究价值。
自此以后,李白信心百倍,每天布衣草履、练功读书,粗茶糙饭、清贫寂静,与鸟语花香为伴,和白云山泉相邻。来大匡山传授天台七艺的同门师兄、师姐就象天上银河里的星移斗转一般,轮换流转,每次经过数月至年余的传帮带就下山而去,留下李白一人继续在山上修炼。 继赵蕤之后,前来施教的是五师兄张旭。张旭生于翰墨世家,幼稚四岁紧握笔,任凭摇晃抽不去。他才情奔放,酷爱书法,五岁就在苏州玄妙观门前,站立板凳上为春节庙会的游客撰写对联。司马子微在玄妙观挂单借住,见张旭挥毫书写颇多灵气。精于篆、隶、草、楷等等各种书法的司马子微看得赞赏不已,收下张旭为门人,还将自己独创的金剪刀书法一并传授张旭。张旭渐渐由书入武,长大后豁达大度,开放不羁,英武剽悍,尤精兵法。 张旭给李白带来历代名家的几十种书法精品拓本,以便李白揣摩学习。其中最著名的有孔子《吴国季札墓志》、李斯《峄山碑》、大文学家蔡邕的《嘉平石经》和《曹娥碑》。张旭说:“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如有神力。”他的字整饬而不刻板,静穆而有生气,章法自然,笔力劲健,结字跌宕有致,无求妍美之意,而具古朴天真之趣。 李白挑中了其内的《乐毅论》,直看得爱不释手。《乐毅论》是三国时代学问家夏侯玄撰写的传世论文,讲得非常精彩:战国时代燕国名将乐毅领兵大破齐国七十二城;乐毅功成名就,却被怀疑不忠于燕国,不得不投奔赵国。《乐毅论》是晋朝王羲之刻意书写,令其子王献之照本练习临摹。当年四十六岁的王羲之书写这篇文章时,倾注了内心“怫郁”之情,凝聚着满腔悲愤之感。 比李白年长十多岁的张旭也是满腹牢骚,他抽出当朝玄宗皇帝的隶书《石台孝经》,介绍说:“皇上以肥胖为美,他写的字也是艳丽,端庄典雅,波折分明,结构匀称,整齐有序,不倒如山。” 李白不满地说:“这类字死板臃肿,毫无精神,远远不如瘦劲雄健的字体虎虎有生气。” 张旭赞赏地连连点头,却双目精光炯炯地望着李白解说道:“《庄子●知北游》说得妙:‘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凡此宇宙内的种种活物,都要注重体内行气节奏与韵律的和谐。判别某人的书写有无生气,却不能以太肥或者过瘦作评论,而在于肥或瘦是否布置适度。瘦骨支体,以严峻主其内;肥美披露,以雄健彰其外;过瘦则形枯,太肥则质浊。书法贵在骨肉匀称,气脉贯通,仙风道骨,飘逸自然。这也是为人处事之精辟要义也。眼下,你要紧的是循序渐进,要先练楷书。不能爱上什么人的法帖,就练什么。” 李白对书法知之甚少,只是知道王羲之的字写得最好。 张旭说道:“先练好楷书再说其它。今日之后,你就暂且舍了王羲之的《圣教虚》,改练钟繇的《还示贴》。钟元常的书法各尽法度,实为楷书之祖,尤其是他的《贺捷表》已臻炉火纯青,南朝梁武帝萧衍评其为‘群鸿戏海,舞鹤游天’!习练他的法帖时不仅要手勤多写,更要多思。待练好《还示贴》后,再学《贺捷表》。钟繇是正楷之祖,在书法史上与书圣王羲之并称为“钟王”,排在王羲之的前面,就是说,一定要先学钟繇的正楷,而后再学王羲之的法帖;钟繇书法的最大特点是刚柔兼备,书风古朴,书写自然而又深不可测。” 有了张旭的引领,李白练字的兴趣高涨,每日读帖、临帖、举重、平端大碗水练腕力,真是一颗汗珠子摔成八瓣,终于掌握了楷书的精髓。 三月后,李白花了小半个时辰临写了一遍卫夫人的《名姬贴》用笔丰满,波磔明显,体势端庄,雍容典雅,笔力甚健,写得形神兼备。 张旭见后欣喜,又捧出一叠兵法战策书籍,生动精彩地讲解历代著名战争实例、战略战术,还附带讲解诗歌文章。七岁李白听得津津有味:原来,张旭“以书法入道”就是这个意思! 其实,张旭也对玄宗皇帝非常不满。张旭青年时文武双全,不愿当个京吾长史而在文牍书信之中庸庸碌碌苦度一生;他投笔从戎当了讨伐突厥的先锋大将军。可惜玄宗皇帝任用了一个“婆娘”元帅薛讷,不懂天时地理瞎指挥,孤军深入敌后,三十万大军被突厥包围。当张旭浴血杀出重围,带着援兵星夜赶回战场的时候,三十万大军在两个时辰前已经尸横遍野。三十万大军仅存张旭一员大将保着那个“婆娘”元帅冲出重围,有理无处讲,张旭只得改名为张巡、潜逃他乡、另立籍贯。他决不甘于失败,誓死要为冤死的战友们讨回公道。讲到伤心处,张旭与李白抱头痛哭! 张旭临走前,特为传授掌门人司马子微独创的奥妙无穷金剪刀书法,令李白狂喜不已。这意味着李白已经由“临形”向更为艰深的“摹意”迈进,最终必将掌握司马子微书法的神髓。 第三位前来授课的是六师兄吴道子,他继承发扬了前辈的绘画技艺,所画的道教之祖老子、庄子采用独创的凹凸设色法,观者走动时可见道祖神采飞扬、开口说话、转喉眨眼、鼓唇摇舌;还有佛像、神鬼、禽兽、山水、台殿、草木,人物,皆冠绝于世,豪放生动。传世名画《送子天王图》全不设七彩艳色,纯以墨色线条描绘,画面线条圆润,静物层次分明,人物飞奔欲出,转目视人,达到登峰造极的境界。他在洛阳景公寺画的《地狱变相图》,极度表达恶人死后进地狱的惨状,见者无不毛骨悚然,脊背冰冷,使许许多多盗贼屠渔之类纷纷惧罪改行,不敢杀生。 吴道子自幼父母双亡,家徒四壁却爱好绘画,四岁所画颇具雏形。被恩师司马子微发现这位天才后,引导他由画入武,精通天台七艺。吴道子遵照师命,云游四海,行道江湖、访求资质纯朴、颖悟绝伦的天才儿童入门、代师授艺。吴道子为人刚柔相济,循循善诱,引领童年的李白由画入门,妙趣横生。 吴道子还精通音律,带来了师父司马子微最心爱的绿绮古琴。吴道子谈笑风生、循循善诱、引导李白灵巧地弹拨著名的绿绮古琴,发出高山流水的泉水叮当音律;既可激发兴趣,又能产生效果,自然学得突飞猛进、精通世间名曲。吴道子与李白时刻爆发出欢声笑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