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真的见多识广?我看未必

小主,关注我吧

“我走过的路比你走过的桥都多,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都多”。这是一些老年人在对着年轻人自夸时,用得最多的两句话。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在很长时间里,这句话都被人们广泛认可和引用。

事实真的如此吗?

我看未必,有些观念是否正确,要把它们放在所处的时代和具体情境下,去进行客观分析。

在我国几千年的农耕时代,这些话确实很有道理。

从夏商周到晚清的几千年时间里,我国的生产方式没有发生重大变化,手工工具搞饭吃,生产技术没有根本性的更新。种田,放牧,这些农业生产非常需要经验传承,老年人的传帮带非常重要。

在这几千年的时间里,社会结构方式也没有大的变化,人们的信息来源也只是口口相传,读书只是少数人才有的奢侈专利。在一个相对封闭保守的环境里,人们需要处理的事情,历史都曾多次发生过有迹可循,所以依靠老年人的经验显得尤为重要。

在19世纪前的几千年里,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没有根本性的改变,经验确实非常重要。

所以,那时候的人们非常看重的“祖制”,“祖制”其实就是王朝兴衰后,开国的君主对前朝的经验教训的总结。

然而,这一切在19世纪中叶被突然打破。

洋枪,洋炮,洋人,商品倾销,经济侵略,面对潮水一般地涌入的新事物,统治者发现,几千年的经验忽然不管用了。奕山等将领甚至依据老经验,认为洋人使用妖术,使出了“粪桶退敌”这样的招数。

满清皇族的统治当时已经确立了两百年,在封闭而自给自足的情况下,他们的统治经验应该非常丰富了。清朝的前两百年历史确实很稳定,基本上没有大的波澜。但是,在整个清王朝最后的六七十年里,统治者一直在疲于应付层出不穷的内外危机,心力交瘁仍无济于事。统治阶层中也不乏有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李鸿章这样勇于接受新事务的精英大臣,但也是无济于事,少数人的努力挽救不了王朝的没落。

老经验在知识爆炸和社会剧烈变革面前,几乎一点用处都没有,因为面对的局面是几千年都没有发生过的,没有任何现成的例子可以照抄。以至于20世纪头一二十年,很多人极其反感老经验,连中医都变成了攻击目标。

梁启超在痛心疾首之下写出了《少年中国说》,直指中华之希望,全在少年。“五四”运动也举起了新文化运动大旗。

即使没有知识爆炸,有些老年人自认为见多识广,往往还会导致一个问题,就是过度自信听不进意见,历史上有几个长寿的皇帝就是这样:汉武帝晚年屈杀太子;梁武帝晚年发生了“侯景之乱;唐玄宗晚年重用李林甫、杨国忠;乾隆晚年宠幸和珅。唯一的女皇武则天也不例外,晚年重用了来俊臣,周兴等酷吏。

好了,我们还是从历史说回到人。

为什么说老年人未必见多识广?

倒回去两百年,农村大妈可以把读过几天书的年轻人训得唯唯诺诺,因为她知道的事情确实比当时的年轻人多。

今天的广场舞大妈,如果不耍横光讲道理,她能讲得过高中生吗?电脑都不会用的人,能说得上见多识广吗?

因为这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

有人综合计算,全世界的知识总量,七到十年翻一番,知识像原子裂变一样急剧膨胀。科技飞速进步,社会急剧变化,新产品,新事务,新观念层出不穷,人只要稍微停止学习,他就马上会被淘汰。

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就像你使用的家用电器一样,十年就变得面目全非,经验还管用吗?

你每天坚持步行,一生能走多少路,过多少个桥?人家坐高铁,一天走过的桥就比你一天走过的路还多。

见识,不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想当然的会变多。见识,是通过不停地学习而积累起来的。在农耕社会,人类能学习的知识只有那么多,学习效率也不高,自然年龄大的人肯定见识要多很多。

在现代社会,你只要停止学习,马上会时代抛弃。你不学习,哪来的见多识广?

我今年四十多岁,我觉得年轻人给我的压迫感特别厉害。他们中比较优秀的人的知识层面,创新能力,思维的活跃性,甚至对世界的认知都会让我汗颜。我好歹也是大学本科毕业,并且一直坚持学习,但我一点都不敢在他们面前倚老卖老。我知道,我大学时候学习的很多东西,在他们学习的时候已经被淘汰了。

世界越来越纷繁复杂,知识的更新要比积累经验重要得多。

一种现象可以证明这种说法,除非你是特别高精尖人才,即便你有一定的文化,过了35岁都不好找工作,更不用说没文化的人了,知识比经验重要的多。

当新事物出现得越来越快,只有一条经验管用:勇敢接受新事物。

我并不是说所有的老年人就没用了,一直与时俱进的人永远不会老,一直坚持学习的人也永远不会老。这些老年人,当得起见多识广这个词。

而且,有一种老年人可以说永远是个宝,那就是一直坚持在科研,或者某专业领域一线的人,比如屠呦呦等院士群体。因为他们一直在学习,一直在创新。

我自己也会变老,而且只需要十多年时间了。因为我没有那个水平,所以我坚决服老。

当我老了,我就学学王维:“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