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才迷茫期的包容体现观念的进步
中山大学法律研究生毕业的杜杨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却在外面开摩的空闲时拍一些自己朗诵英文诗、教简单英语语法的小视频打发时间。杜杨称自己研究生毕业后通过校招进入湖南一家出版社工作,后来辞职专心做培训,今年9月失业后比较迷茫,选择做摩的司机来过渡。
对人才迷茫期的包容体现观念的进步
英语专业毕业、中山大学硕士、大一过英语6级、裸考过英语专业8级……今年38岁、名校出身的杜杨因在外开摩的上了热搜。相较于之前公众对北大毕业生卖猪肉、高学历人才进基层的争议,网友对杜杨在职业迷茫期的选择反而有更多包容的声音,这是观念的进步。
当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职业的变化也越来越大。过去,如果说一份稳定的工作是“铁饭碗”的话,那么未来最靠谱的“铁饭碗”则是个人不断与时俱进的心态和扎实的职业技能。对个人来说,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总是共存,在不同阶段面临迷茫甚至重新校准人生方向在所难免。能够在这一时期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把握好自己人生的节奏,不人云亦云、不盲目跟从,是一种可贵的能力。这种能力的习得并不容易,来自于一个人的成长和受教育经历,还要有社会更加开放包容的氛围。
对于高学历人才看似降低身段的选择,作为家长和教育工作者,不能只看个热闹,还要有更深层的思考。我们要有超前的眼光和思维,要明白同孩子一起努力奔赴的不止一纸文凭或者高学历光环,还有应对未来之变以及获得人生幸福感的能力。(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评论员 刘钰)
作者:刘钰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