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用冰箱,远离这5大误区
当然,也是为了各种味蕾上的愉悦。
尤其到了夏天,食物更容易变质,有冰箱真是帮了大忙。
但是冰箱不是保险箱,如果用法不当,浪费食物事小,伤了身体可就不好了。
尤其是有小宝宝、孕妇、高龄老人的家庭。不经意的小疏忽对他们来讲就可能是危及生命的高风险事件。
整理了5个冰箱储存食物的常见误区,快看看你们家有没有——
热腾腾的食物放冰箱,确实比较费电
但如果为「人」着想,还是别等菜完全凉透了才放到冰箱去。
大多数致病菌繁殖的最舒适温度是5°C- 60°C,室温下放的时间越长,放进冰箱时间越晚,细菌滋生的风险就越大。
美国FDA建议:食物不要放在室温下超过2小时,而在较高温度的室温时则不要超过1小时。
我们吃饭的时候,不少细菌都随着筷子进入到了饭菜中。如果估计一顿吃不了就提前盛出一部分,稍微凉一凉,不烫手了就进冰箱凉快去吧。
如果做了一大锅,最好分成小份装,帮它们快速降温;选浅一点的容器摊开,也是个帮菜快速降温的技巧。
做了一大锅菜,分成小份快速降温
同理,不建议在室温下解冻食物。
最好的做法是,提前把食物从冷冻转移到冷藏室解冻,这样就可以确保始终在危险温度之外;或者微波炉解冻。
在冷藏室解冻的时候,检查一下密封性;如果解冻过程中渗出液体弄脏了冰箱,记得马上清理掉;否则,就等着养细菌吧。
普通塑料袋不透气,容易产生水汽,加速叶菜腐烂。(也会让冰箱内部显得非常凌乱,找起东西来也不方便)
蔬菜既怕沤着水,又怕干燥,所以让它们在冰箱裸奔也不行,容易打蔫儿。
别嫌麻烦,买菜回来后第一时间拆掉塑料袋,换专门的保鲜袋或者保鲜膜;有些蔬菜可以用厨房纸、纸袋包一下,再放保鲜袋或收纳盒里,防潮又保湿。
肉类、鱼虾等放冰箱前最好也重新包一下,避免肉汁之类的弄脏冰箱,造成交叉污染。
超市用来包裹食材的PVC保鲜膜,保鲜性能和防串味性能都不是很好,如果不想冰箱有异味,建议换PVDC保鲜膜重新包一下。🔗更多关于保鲜膜的使用建议,可以参考这篇
因为这样做容易造成:
1.相互串味
2.交叉污染
3.营养流失(比如上一条说的蔬菜)
4.加速食物腐败变质。比如开封的酱料、食用油、坚果等。冰箱里毕竟不是真空环境,有氧气、有水汽,如果不密封,容易氧化、受潮变质。
保鲜盒、保鲜袋用起来,这样冰箱整齐,看着舒服,找东西也方便。
对有些食物来说,并不是温度越低越好。比如芒果、牛油果、木瓜、猕猴桃等后熟型水果,没有成熟就放冰箱容易影响果实熟化,想再催熟就难了。
没有完全成熟的西红柿,也不用急着放冰箱,否则会影响风味物质的合成,导致西红柿变得淡而无味。当然,如果西红柿已经熟透了,开始变软;或者切开了,那就有必要放冰箱了。
这些「不适合」或「没必要」放冰箱的食物(比如蜂蜜、大蒜)放了也就放了,一般不会有危险;而有些食物真的不能随随便便丢冰箱,比如罐装饮料。
虽然易拉罐做了「容错设计」——罐底凹陷,这样冰冻之后就有空间去膨胀了;但还是不要轻易尝试。
液体结冰后体积会变大,所以冷冻其他液体食物时也要注意擦确认容器是否合适冷冻,冷冻时不要装满。
低温可以抑制某些细菌的繁殖速度,但有些细菌,低温下也能快速繁殖。
比如,李斯特菌。
可以看到,在10℃的条件下,李斯特菌的繁殖速度比大肠杆菌快多了,大约5天就能达到可以引起食物中毒的菌落数;而在4℃(一般冰箱冷藏室的温度)时,李斯特菌也在继续增殖。
有时候吃了冰西瓜、冰饮料拉肚子,不一定是肠胃受不了冷;而很可能是冰箱用错了:进冰箱前就繁殖了一堆细菌、冰箱里交叉污染、囤太久…等等,魔鬼就藏在小细节里。
所以,除了食物及时放冰箱、密封保存生熟分开、彻底煮熟吃之外,定期清洁冰箱也非常重要。除了冰箱内部,门把手也别漏了哦。🔗参考:各种食物保存时间
如果你看了这篇文章
就点一下 在看 鼓励我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