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秋分过后,凉风习习,丹桂飘香,正是美好宜人的时节。
金秋时节,读到陈永锵先生这幅《门前秋水》,令我眼前一亮,不是西风残照与林寒涧肃般的萧瑟,在画家眼中的仲秋时节全然是一幅秋水盈盈、鸟语啁啾之景。秋天,古来就是诗人们集中抒发离愁别绪的一个季节,故而落叶纷纷的秋季总给我萧索和冷落的感觉。而刘禹锡却要说“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秋词二首》)。他认为天高气爽的秋天使人心胸开阔,更有诗意。陈永锵此幅《门前秋水》也颇有秋日更胜春朝之意,引人神思飞扬。论及山水画中的"畅神"功用,王微曾在《叙画》中说道: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虽有金石之乐,珪璋之琛,岂能彷佛之哉?披图按牒,效异山海,绿林扬风,白水激涧,呜呼!岂独运诸指掌,亦以神明降之,此画之情也。王微认为绘画作品就是要以内在神明去捕捉和表现山水之美,这与陈永锵先生以内在精神去表现秋水的诗情不谋而合。
陈永锵《桂花》
作品尺寸:82x50cm
创作年份:2008年
不仅浩渺秋云令人神思飞扬,在此盛秋时节,凉蟾光满,桂子飘香更有一番不可多得的佳期难得之感。桂花是一种中国人极为熟悉的植物,每到金秋时分,种有桂树的街道小径必然有一番“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的芬芳体验。桂花不仅可用于观赏,还可入为饮食,既可以制为桂花酒、桂花茶、桂花糕,在古代还可以做成护发护肤的桂花油来使用。而在这其中,以桂花入酒便是最为精彩,关于桂花酒在历史上一直都有记载:《汉书·礼乐志》:“牲茧栗,粢盛香,尊桂酒,宾八乡。”古人认为桂为百药之长,所以用桂花酿制的酒能“饮之嘉千岁”;屈原在《九歌·东皇太一 》中说:“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宋代叶梦得《避暑录话》有“刘禹锡传信方有桂浆法,善造者暑月极美、凡酒用药,未有不夺其味、沉桂之烈,楚人所谓桂酒椒浆者,要知其为美酒”的记载;清代,有宫廷香方“桂花东酒”,为京师传统节令酒,也是宫廷御酒,市场上并无销售,是由清宫之内御膳房的酿酒师专为帝王内府酿造的高级补酒,这也是显赫地位的象征;清初,潘荣陛所撰《帝京岁时纪胜》一书中“于八月桂花飘香时节,精选待放之花朵,酿成酒,入坛密封三年,始成佳酿,酒香甜醇厚,有开胃,怡神之功……”;清中期,食谱《调鼎集》(茶酒部)对桂花酒的记载更具体到酿桂花酒物料的比例了,“天香酒:每碗酒一斗,鲜桂花三升(拣净蒂叶),入酒泥封。”;清末,翁同龢的“带径锄绿野,留露酿黄花”更生动描述了一种桂花酒的酿法,用鲜桂花浸成桂花露,渗入白酒,酿成桂花酒。
单是一种桂花,中国人就玩出了这么多花样,诗人吟诵它的神采,画家勾勒它的形态,普罗大众还可以感受它的风味。这既是季节的灌溉,也是植物本身所具有的精华,同时在这些文字记载的背后,我们也可以看到那些丰满的历史和有趣的灵魂。正如林语堂说:“我真诚地相信,一个谦卑渺小的生命能快乐地过一辈子,是宇宙间之至美。”每一个卑微渺小的生命,只要对生活怀有热爱,他就能够从简单、平凡的世俗中找寻到快乐与诗意。
今日秋分,渔歌晚唱愿大家都能望秋云而神飞扬,饮美酒而思浩荡!在平淡的日子里捕捉那些隐藏在生活中的至美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