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弹不在多,关键是打准,所以,真中医用药...

子弹不在多,关键是打准,所以,真中医用药,不在多而在少而精

看到这里,不用想,有很多人要反驳物我,说某某某大家和前辈,开方子都是十几味、20多味,我只是想说,医生的职责是治病救人,遣方用药,必须精思熟虑,力求精简,有的放矢而已。

首先,我们来看《伤寒论》,它里面的方,少的话就1~2味,多的话8~9味,超过10味的真的不多。

像桂枝汤、麻黄汤、五苓散、小柴胡汤、承气汤、白虎汤、四逆汤等,哪一个不是寥寥几味?却又用药精简,针对性强,效果显著?

再看《汤头歌诀》,它里面记载了三百多首方,几乎也都在十味以内。

“单方一味,气死名医”,这句话的意思是,面对某些危重疑难病症之时,当屡治无效之后,若是改用单验方,会有意料之外的效果。

这一切都在说明,用药不在多,贵在中病。因而,我临证用药的时候,钟情于少而精,反对多而杂,一般情况下,不会超过10味。

比如,曾有一个病人,说,“我高血压九年了,另外还有冠心病,头晕眼胀,劳累后发作,胸闷、胸痛,健忘,上楼气喘,疲乏,睡眠不好,大便干结,我该怎么办?”

我看他舌质暗红,苔中心黄腻,脉弦细,判断核心病机,是阴虚阳亢、心气不足、心脉瘀阻,所以用了9味药:

生黄芪、天麻、夏枯草、白蒺藜、丹参、红花、炒枣仁、草决明、夜交藤,达到益气养心、活血通脉、平肝定悸的目的。

再比如,这个病人,是尿频尿不出,我仅仅用了5味药:党参,薏苡仁,黄芪,生姜,大枣。

因为,他除了尿频尿不出之外,还有腹部常有坠重之感,气短,神疲,懒言,乏力,舌质淡,食欲不振,大便不成型,面色晄白,我判断出他的核心病机是脾虚,所以只需要解决他的脾虚就可以了。

再比如这个个胆结石病人,右上腹部疼痛加剧,有点类似胀痛,还有点类似绞痛,总之是说不出来的痛,肩膀也跟着疼。同时,食欲不好,遇上一点荤腥就受不了,直想吐,胃脘胀满,而且大便干结。

我只用了6味药:柴胡、郁金、枳壳、金钱草、大黄、广木香,达到疏肝理气、活血清热、理气止痛、通腑、清湿热排结石的目的。

但是,用药简,首先要求精,要达到精,就必须在准确运用四诊的前提下,找出病变的根本原因,解决其主要矛盾。

如果只是片面的强调简的话,而忽视主要矛盾的话,也是不可取的。

反过来说,就是若不知病本,用药杂乱,就容易犯“猎不知兔,而广络原野,冀能幸中”的毛病。

当然了,话又说回来了,用药的多和少,往往还是在于医者的学术,是否渊源,个人的经验是否丰富,以及病情的轻重,没有必要要求每一个中医都如此。

总之,我认为,用药精简而有效,它就像针灸取穴宜少而精一样,是中医治病追求的高境界。

虽然这条路达成是很艰难的,但我时时刻刻都在提醒自己:同一个病,既然少几味,也能治好,那何必选择多几味呢?就当给病人省点钱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