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与LR真正的区别是什么?LR真的是摄影师必备神器么?
这个问题是很多摄影人,包括部分专业人士困惑的一个问题,很有代表性。下面就简要说说:
首先,面向的使用对象不同。Ps主要面向平面设计工作者,即那些从事“尽善尽美”、“天马行空”的二维平面视觉加工、创意人士;Lr则专门面向摄影专业工作者。
其次,软件处理的重心不同。Ps重在编辑,针对的是单幅图片(照片只是其中一类);Lr重在组织、存储和发布批量照片的全流程管理。其批量组织照片,如从外部存储设备导入,标记照片关键字、版权、等级等信息,搜索、查找相关照片,目录、收藏夹管理,批量存储照片到本地存储装置或云端,以及批量发布照片到Web网站等,都是Ps所不具备的。
第三、内部的编辑方式不同。Ps是“实实在在”的对图片进行后期编辑处理,而Lr则是只对照片中调整过的地方(即参数)做上“标记”,这在它们处理拍摄的RAW文件上特别明显。Ps编辑处理各种图片文件,如.JPG或.TIF文件。但对相机拍摄生成的的RAW文件,需先经过内部的Adobe Camera RAW(简称“ACR”)中间程序“显影”(此为原胶片加工述语,英文为“Develop')后,相应会自动生成显影后的参数文件.xmp,然后才能在Ps中再进行后期编辑。这之后的编辑过程只有将其存储为.PSD文件才会保留。一旦保存为JPG或TIF等通用图片格式,则不可恢复。
而Lr对照片文件(包括RAW文件)的处理,实际只有ACR的“显影”过程。不过,它比Ps中的ACR界面更符合摄影师的流程习惯,且增加了配置文件、预设文件等可选项目。这里所有的设置调整,均以对其显影参数调整做“标记”的方式存储在目录库文档中(除非特殊指明同时存储在单个.XMP文件中)。若要再进行额外的后期编辑,则需通过外部编辑工具,包括Ps来进行。
那可能很多人会问,Lr只有“显影”环节,没有真正的后期编辑,那不是太“鸡肋”了吗?!其实,不尽然。对于拍摄新闻纪实、自然风光,甚至一般人像这样的具有“真实”意义的照片,经过一般的ACR处理后,完全能满足摄影师的大多数需要。当然,对于国人喜欢的“大风景”、“高级人像”,就只有借助Ps等后期了。
第四,使用的效率不同。前面说了,PS是面向单张图片,而Lr则针对的是一批照片的处理。因此,Lr能更方便地将一张照片的管理信息、显影信息应用于多张照片。如摄影师一个项目拍摄了若干张照片,就可以先处理其中一张照片,然后将其管理标记信息、设置调整信息应用于该批次同场景的多张照片。这就比Ps中的ACR处理起来方便、快捷多了。
第五、文档输出习惯不同。Ps编辑后一般会直接输出为.JPG、.TIF等通用图片格式文件保存。Lr则一般只将需要的照片进行输出,对不需要的则勿需输出。物理上,对照片原始文档及其在Lr中建立目录库文档、微缩图预览文档存储或备份即可。相比之下,Lr存储不会有“冗余”数据,显得更绿色环保。
总之,Ps处理照片侧重的是后期编辑环节,Lr则是全流程的管控。其结果,Ps的处理是碎片化的,Lr是系统化的。因此,对于平面设计师而言,Ps是修图的神器;对于摄影师,尤其是专业摄影师而言,Lr是管理照片的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