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误解的文史知识

“洛阳纸贵”并不是说纸贵
  《晋书·左思传》记载,左思构思十年,写成《三都赋》,受到当时名流司空张华的赞赏,“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后世文人多以此典入诗。例如唐·宋之问《范阳王挽词二首》之一:“公才掩诸夏,文体变当时……洛阳今纸贵,犹写太冲词。”又如唐·何兆《赠兄》诗:“洛阳纸价因兄贵,蜀地红笺为弟贫。”
  后以“洛阳纸贵”四字成文,形容好的著作风行一时,广为流传。例如清·蕊珠旧史《京尘杂录·丁年玉笋志》:“于是传写《看花记》者,几有洛阳纸贵之叹。”还有老舍《谈诗》:“好的诗,不管用什么形式写的,总是能够传诵一时,洛阳纸贵的。”再有阎纲《文坛徜徉录》:“一九八○年年初,谌容同志的名篇——中篇小说《人到中年》发表,一时之间,洛阳纸贵。”
  从这个成语的出现和形成,从古今典范用例,都可以看出,“洛阳纸贵”是用一种夸张的手法极言著作风行一时,而不是在探讨纸的价格。其实一篇赋一本书的广为流传,在古代尚且未必会引发纸贵,时至今日更不会对纸价产生任何影响。因此,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把宣纸涨价说成“洛阳纸贵”,显然是误用成语。类似的误用还有很多。(来源:语言文字报)
  “笑纳”并非“笑着纳”
  “笑纳”一词,“纳”是“接受”“收下”之意;“笑”则是“嘲笑”“哂笑”之意。“笑纳”的意思是说,自己送给对方的东西不好,不成敬意,让对方笑话了。所以“笑纳”应是“送礼物请对方笑纳”。而有人把“笑”错误地理解为“高兴”,在接受对方送的礼物时说自己“笑纳”了,是一种望文生义的误用。
  “做好东道主,笑纳远方客。”客人可以“笑纳”吗?要对方把“远方客”作为礼物收下。这不成了笑话了吗?把人作为礼品请对方“笑纳”,这太离谱了!把“笑纳”改为“笑迎”,才是正确的。(来源:高中生学习)
  “弄璋”“弄瓦”莫混淆
  古代,生男孩子一般被称为“弄璋之喜”,生女孩子就是“弄瓦之喜”。
  “弄璋”与“弄瓦”典出《诗经·小雅·斯干》。生下男孩,让他睡在床上,给他穿好看的衣裳,让他拿着玉璋玩;生下女孩,就让她睡在地上,穿上小裼衣,让她玩纺具(瓦)。
  璋是上等的玉石,瓦则是纺车上的零部件。璋为玉质,瓦为陶制,两者质地截然不同。璋为礼器,瓦为工具,使用者的身份也完全不一样。男孩“弄璋”,女孩“弄瓦”,凸显了古代社会的男尊女卑。由此可见,即使早在《诗经》时代,重男轻女也已经成为一种风气。“弄璋”“弄瓦”莫混淆
  古代,生男孩子一般被称为“弄璋之喜”,生女孩子就是“弄瓦之喜”。
  “弄璋”与“弄瓦”典出《诗经·小雅·斯干》。生下男孩,让他睡在床上,给他穿好看的衣裳,让他拿着玉璋玩;生下女孩,就让她睡在地上,穿上小裼衣,让她玩纺具(瓦)。
  璋是上等的玉石,瓦则是纺车上的零部件。璋为玉质,瓦为陶制,两者质地截然不同。璋为礼器,瓦为工具,使用者的身份也完全不一样。男孩“弄璋”,女孩“弄瓦”,凸显了古代社会的男尊女卑。由此可见,即使早在《诗经》时代,重男轻女也已经成为一种风气。(来源:高中生学习)
 “差强人意”并非“不能令人满意”
差强人意语出《后汉书·吴汉传》。吴汉是刘秀手下的大将。有一次刘秀打了败仗,诸将“或多惶惧,失其常度”,而吴汉却“意气自若,方整厉器械,激扬士吏”。刘秀听说后感叹道:“吴公差强人意,隐若一敌国矣!”称赞吴汉还能振奋人的意志(差:略微:强:振奋;人意:人的意志),得到这样一个人,就如同获得一个同自己势均力敌的国家。后来“差强人意”作为成语,意思稍有改变,指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人意:人的意愿)。例如明·归有光《与李浩卿书》:“少好《史》《汉》,未尝遇可以发吾意者,独此女差强人意。” 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一:“明代无一工词者,差强人意,不过一陈人中而已。”冰心《二老财》:“小时看《红楼梦》,觉得一切人物都使我腻烦,其中差强人意的,只有一个尤三姐。”茅盾《茅盾文集·自序》:“自然也不敢说这样做了以后一定能写出差强人意的东西来,但既然这是正确的道路,就应当这样走。”“差强人意”也作“粗强人意”(“粗”也是略微的意思),如宋·魏了翁《与黄制置书》:“吴桂未保何如,陈昱粗强人意。”“强”也可以换成某些近义词,如“差慰人;9意”(见《苏东坡集续集》)、“差可人意”(见明·李开先《闲居集》)、“差快人意”(见《海瑞集》)、“差适人意”(见宋·楼钥《攻媿集》),这样一来意思更加显豁。
由此可见“差强人意”的意思是很明确的,各家辞书也从没有不同的解释。但是近年来,很多人却把它误解、误用为“不能令人满意”。
“编辑校对”公众号
(0)

相关推荐

  • ​ 中国成语大会 成语汇总 第二季

    成语大会第二季1龙盘虎踞  南京2必争之地  兵家3一夫当关.万夫莫开4捷足先登5易守难攻6金城汤池7步步为营  稳扎稳打8顾虑重重9长久之计10小心谨慎11斯事体大12犹豫再三13权衡轻重14患得患 ...

  • 最易误解的20个文史常识,你中招了吗?

    "鸡丁"前面冠"宫保" "宫保鸡丁"的发明者丁宝桢,是清朝一位很有名的官员,他是咸丰三年进士,光绪二年任四川总督.据传,丁宝桢对烹饪颇有研究 ...

  • 最易误解的32个文史常识,千万别再搞错了...

    最易误解的32个文史常识,千万别再搞错了,家里有孩子的,最好早点让孩子知道,避免以后说错让人笑话. 有一些文史常识,看字面意思非常容易被误解.比如"丰碑"自古不是碑,"衣 ...

  • 最易误解的32个文史常识

    周少说 优质教育领域创作者 关注 最易误解的32个文史常识,千万别再搞错了,家里有孩子的,最好早点让孩子知道,避免以后说错让人笑话. 有一些文史常识,看字面意思非常容易被误解.比如"丰碑&q ...

  • 32个最易误解的文史常识,家长们千万别让...

    32个最易误解的文史常识,家长们千万别让孩子再搞错让同学笑话了,这份好资料,为了孩子也要收藏起来,语文老师极力推荐的好资料. 有一些文史常识稍微不慎就搞错了,这是很多同学都存在的问题,比如每年都非常流 ...

  • 32个最易误解的文史常识

    有一些文史常识稍微不慎就搞错了,这是很多同学都存在的问题,比如每年都非常流行的"莘莘学子","莘莘学子"不是成语,而是组合词."莘莘"是个叠 ...

  • 中国人最易误解的文史常识(十二)

    "冠冕"并不皆"堂皇" "冠冕堂皇"是一个成语,比喻外表很体面然而实际并不如此.但在古代,"冠"和"冕&quo ...

  • 中国人最易误解的文史常识(十一)

    "岳父"原来是敬称不知从何时起,大家已经越来越习惯于称呼岳父为爸爸了,似乎喊"岳父"显得疏远,只有称呼岳父为爸爸才能显得更加尊敬,更加亲切,更加和妻子一心一意. ...

  • 中国人最易误解的文史常识(十)

        "慈母"曾是伤心事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这是唐诗中最为温馨的一首诗,在华语圈中家喻户晓. 我们太习惯于说"慈母 ...

  • 中国人最易误解的文史常识(九)

        孔融小时了了,被讥"大未必佳" 在电视上,曾听证券分析师说了这样一句话:"小规模的投资组合能够取得这样成就,最多也不过应了'小时了了'这句话!"从当时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