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分享|构建了一座博物馆的文学家

回忆

在追求故乡忧郁的旅程中,发现了文明冲突与交流的全新象征。

NO.24

伊斯坦布尔 

01

你知道吗?

在伊斯坦布尔老城区贝伊奥卢区有古董一条街楚库尔主麻,其中有一栋外墙漆成铁锈红色的土耳其式三层小楼,它是达尔戈奇·契柯玛泽街24号。

你能想象吗?

这是因为一部小说造出来的一座博物馆,博物馆的顶楼完全按照书中男主人公最后生活的状态所装潢,里面还摆着小说的手写稿和这座博物馆的设计草稿。

在这座充满老旧物件的博物馆里还能看到勾起人们对老伊斯坦布尔记忆的影像、照片和声音资料等。

小说分为83章,而博物馆里的作品,也正好是83件。

《纯真博物馆》

小说的创作者 

02

这本《纯真博物馆》的作者叫做费利特·奥尔罕·帕慕克,也是2006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帕穆克

费利特·奥尔罕·帕慕克(Ferit Orhan Pamuk)是土耳其当代最著名的小说家,西方文学评论家将他与马塞尔·普鲁斯特、托马斯·曼、卡尔维诺、博尔赫斯、安伯托·艾柯等相提并论,称他为当代欧洲最核心的三位文学家之一。

帕慕克

主要作品:

主要成就:

人物经历 

03

早年经历

1952年6月7日,费力特·奥尔罕·帕慕克(Ferit Orhan Pumuk)出生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市尼尚塔石区一个富裕的中产阶级的西化家庭(这个家庭曾经是奥斯曼帝国的贵族后裔)。

1958年,帕慕克6岁起就开始学画画,尤其是钟情于伊斯兰世界的古典绘画,因为他发现画画可以使他变得快乐,并得到家人的赞赏。

帕慕克从小就接受了西式教育,中学在美国人开办的私立学校——罗伯特学院就读。

1967年,奥尔罕·帕慕克进入伊斯坦布尔科技大学,主修建筑专业。家人希望他继承祖业,当一个出色的建筑工程师,因为他的爷爷曾是土耳其著名的土木工程师,在1930年代初期发了大财,当时的土耳其共和国对铁路建设投入巨资,而后他开了一家大工厂,1934年过世,时年52岁,留下大笔财产。帕慕克的父亲和伯父也因为这个缘故而就读于同一所大学,一直从事建筑方面的商业生意。

1970年,帕慕克大学3年级,他立志从事文学创作,因此辍学,其后进入伊斯坦布尔大学学习新闻。

1974年,帕慕克22岁时放弃了绘画,因为他决心要当一名小说家。

1977年,奥尔罕·帕慕克毕业于伊斯坦布尔大学新闻系,为了避免服兵役,他又申请了硕士学位继续在学校深造学习。

文学之路

1974年,帕慕克开始创作他的第一部小说——《杰夫德特和他的儿子们》。帕慕克精通英语,但一直坚持用土耳其语写作。

1977年,大学毕业后,帕慕克沉入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在这一时期,所有的亲朋好友都反对他写小说,尤其是长辈们指责他"自己都养活不了自己"。

1978年,帕慕克的父母因感情不和离异,这给他造成了极大的心理打击,父母离婚后,他专注于小说创作,题材是关于生活感觉的小说,关于存在目的的小说。帕慕克认为,作家就意味着耗费经年累月的耐心,去挖掘自己内在的第二自我,去认识塑造了他的那个世界。他将自己关在房中,坐在桌前,独自审视自己的内心;他在一篇阴暗之中,用语言建构起一个新世界。

1979年他的第一部作品《塞夫得特先生和他的儿子们》写成后并在1982年顺利出版,此后获得了《土耳其日报》小说首奖。在1983年,帕慕克又获得了奥尔罕·凯马尔小说奖。同年他的第二部小说《寂静的房子》出版并获得了土耳其马达拉勒小说奖,同时在1991年又获得了欧洲发现奖,法文版顺利出版。

1985年,帕慕克的第三部小说《白色城堡》完成,这是他第一本历史小说。

从1983年到1988年,先后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爱荷华大学做了三年的访问学者,这更加深了他对西方文化与环境的理解,帕慕克认为:“一个作家,他的内心世界还隐藏着另外一个'我’,他的工作就是经年累月地、充满信心地去慢慢发现那片塑造了另外一个'我’的世界。'我’感觉到'我’为自己营造了一个新的世界,也塑造内心世界的另外一个'我’。”

1990年,《白色城堡》获得了美国外国小说独立奖,《纽约时报》书这样评论道:“一位新星正在东方诞生——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

1990年,奥尔罕·帕慕克的小说《黑书》,成为里程碑式的作品,该作品让帕慕克在土耳其备受争议的同时也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

1991年,帕慕克的女儿降生,起名为“露雅”,土耳其的意思为“梦想”,以此来表达他对东西方不同文明与不同文化之间关系的理解和期望。

帕慕克既是一位后现代派作家,还是一位具有本民族文化传统的作家。他既希望通过现代的西方文明来改变落后的土耳其现实社会,又期望保持土耳其奥斯曼帝国所遗留下的优秀文化遗产。

帕慕克的小说创作始终站在文化交流与融合的立场上,坚持批判与继承的态度,运用后现代主义的小说技巧,同时融合古老东方的历史文化,来寻找土耳其民族的文化身份,述说着他对于东西方文明的态度与看法。

1992年,帕慕克以《黑书》为蓝本,在此基础上创作了电影剧本《神秘的脸》。

1995年,《黑书》(法文版)荣获法兰西文化奖。

1997年,《新人生》出版后,在土耳其引起轰动,成为土耳其历史上销售速度最快的书籍之一。

1998年,《我的名字叫红》出版后荣获了2002年的法国文艺奖、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

1999年,帕慕克的文集《别样的色彩——关于生活、艺术、书籍与城市》出版。

2002年,出版的《雪》以思想深度而著称,是奥尔罕·帕慕克最钟爱的作品,他称这部作品为“第一部,也是最后一部政治小说”。

2003年,《我的名字叫红》荣获IMPAC都柏林文学奖,《我的名字叫红》为他带来了巨大的荣誉,并由此奠定了他在国际文坛上的地位。

2004年,《雪》被选入《纽约时报书评》“年度好书”。

2005年,自传式作品《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获得了德国书业和平奖,并荣获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2006年,《雪》荣获法国“梅迪西斯外国作品奖”。2006年10月12日,被瑞典文学院授予了诺贝尔文学奖。他是土耳其历史上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作家。

2009年,帕慕克在土耳其出版小说《纯真博物馆》。

创作手稿

创作特点 

04

文学思想

帕慕克的文学思想:通过忧伤、呼愁探讨,揭示土耳其国家、民族和个人的命运。

帕慕克的作品一直围绕着阐释和揭示土耳其人尴尬的文化身份这一主题而展开,作品不仅描绘了伊斯坦布的忧伤与呼愁,而且反映了文明之间的冲突和融合,形成了一种严肃的智性思考,处处洋溢着伊斯兰文化的底蕴。他希望成为一座桥梁,不属于任何一块大陆,任何一种文明。在两种文明之外,却有机会洞悉两种文明的意义。在他的作品中没有绝对的东方和西方,因为文化是互补互融的,人性是共通的。

怀旧与忧伤:废墟之城的“呼愁”

伊斯坦布尔在土耳其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作为曾经的东罗马帝国首都的伊斯坦布尔曾经辉煌一时,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土耳其在极盛时期,不仅建立了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强盛帝国,还展现了高度的文明,伊斯坦布尔逐渐融合了各个地方的文化,它因其多彩的建筑文化和灿烂的地域文明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民为之崇拜和仰慕。作为千百年来曾经影响过这片古老土地的历史、传说、神话以及政治和社会变迁的一种载体,文学一直是土耳其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是帕慕克的自传回忆录,读完该部作品,给人最大的感觉是书中看似不经意的流露出淡淡的忧伤,贯穿其人的生活和灵魂。文本中可以看到很多这样的词汇比如“甜美的忧伤”、“忧伤至极”“忧伤的喜悦”等,而帕慕克本人也非常偏爱这种忧伤的感觉。他在《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的卷首语中引用阿麦特·拉西姆的句子“美景之美,在其忧伤”,帕慕克把这种忧伤称其为伊斯坦布尔所特有的“呼愁”。

在传统语境中,“'呼愁’一词,土耳其语的'忧伤’,有个阿拉伯根源:它出现在《古兰经》时,词义与当代土耳其词汇并无不同。先知穆罕穆德指他妻子哈蒂洁和伯父塔里涌两人过世的那年为'Senetul huzn’,即'忧伤之年’,证明这词是用来表达心灵深处的失落感”。很明显,此时的“呼愁”仅仅是用来表达人心灵深处的悲伤与心痛。随着时间的渐渐的推移,“呼愁”的意义在伊斯兰宗教历史上发生了变化,形成了新的哲学断层线,并唤起了某种独特的哲学传统。

对于帕慕克来说,伊斯坦布尔的忧伤是伴随他成长的。从他16岁到18岁的时候,忧伤就已经开始摄入了他的灵魂。

城市辉煌的创伤记忆

帕慕克在《伊斯坦布尔中》写到:“若欲传达伊斯坦布尔让儿时的我感受到的强烈“呼愁”感,则必须描写奥斯曼帝国毁灭之后的城市历史。伊斯坦布尔的“呼愁”不仅是由音乐和诗歌唤起的情绪,也是一种看待共同生命的方式。”

伊斯坦布尔人每天都忐忑不安地等待着灾难的降临,想象着灾难的类型。一栋接一栋的雅骊别墅渐渐消失于大火中,这些别墅有如浇了水的岩盐快速的溶化,直到仅剩下一堆堆的灰烬与泥土。这些大火摧毁了成千上万的房屋、大片的城区,使得上万人无家可归,陷于贫困的境地,为了生存而苦苦挣扎,它拖垮了伊斯坦布尔。

而在伊斯坦布尔居民们看来,这些大火是不可避免的灾难,是不得不面对的冷酷事实,伊斯坦布尔将这种不幸视为“命中注定”。

对于“呼愁”,帕慕克是以一个小孩的视角透过布满水汽的窗户观看外面的景色所感受的情绪为起始点的。帕慕克认为“呼愁”不是单独某个个体的感受,而是伊斯坦布尔人整体的一种情感,是其自豪地承担并作为一个社群所共有的“呼愁”。

叙事艺术

帕慕克的小说,在故事上淋漓尽致地展现了现代文明视域中土耳其文化的全景, 在挑战读者想象力的同时给读者以丰富的美感;同时也与他高超的叙事艺术密不可分。

叙事视角运用

所谓叙事视角,是作家讲述故事的方式和角度,是即叙述者或人物观察故事的位置。帕慕克在小说创作中,大量运用多层面、多角度的叙事视角,为其小说塑造人物、揭示主题、营造美感。

帕慕克往往能根据具体叙述需要,采用不同的叙事形态,并在不同视角之间自如转换,形成一种多声部的叙述。

在《新人生》的中文版序言中,作家称:他喜欢描述人们生活中此种互动的痕迹,在当中,他看见东方与西方寻求互相了解、互相争战,或是彼此融合妥协;他看见人们的灵魂在这两种传统的影响下受到撼动或改变。这让他深受感动,就如同沉醉于爱情的初始,凝望着自然的美景,或是浸淫于历史的美好点滴。

因此,在他的小说中“都有一场东方与西方的交会”,这种交会“都是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种种细节中,透过物品、故事、艺术、人的热情与梦想进行。”

多视角的运用又具体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形式上,采用多个角度来叙述故事,也就是在一部小说中有多个叙事者。二是内容上,要求所有的叙述者所讲述的故事都是同一个故事。这在其代表作《我的名字是红》中表现极为明显。

在多叙述者的小说中, 小说的主人公具有飘移性和不确定性,因而人们不能简单地说谁是主人公。因为每个叙述者只是从故事的不同角度去叙述,他们就像是一个整体,将一个完整的故事从爱情、宗教、哲学、人性、历史等不同角度分别叙述。这些叙述者又无论是有生命的还是无生命的, 帕慕克都将其赋予人的生命。这就是小说叙述的一个新的发展,并对传统的叙述方式有很大突破。

(0)

相关推荐

  • 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诗意的影像造梦者(1)

    伊斯坦布尔真是一座容易让人感受到哀愁的城市, 辉煌的拜占庭文明淹没在奥斯曼土耳其文明之下, 却又在缝隙中透出痕迹诉说着她曾经的荣华. <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是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 ...

  • 今日分享 I 让人流连忘返的那些儿童博物馆

    它 今日色卡 如果有空,不知道带孩子去哪里,就首选博物馆吧~因为它可能是最有趣博学的"大课堂"了.博物馆的中文"博物",听起来像是把所有东西集聚在一起.但博物馆 ...

  • 今日分享|这本书把博物馆的智慧装了进去

    Museum 如果说有一段空闲的时间,不想待在家里,也不想出去吃吃喝喝就过掉,想去个轻松一点没有时间限制可以随时离开但是又有点意义能留点印象的地方,书店或者博物馆一定是最佳选择~ 什么是"博 ...

  • 今日分享|茅盾文学奖书单(上)

    茅盾文学奖书单(上) 这周,我们就要和大家分享书单了,先来列举几个茅盾文学奖的"之最": 最年轻获奖者:1982年古华(40岁) 最年老获奖者:2019年徐怀中(90岁) 获奖次数 ...

  • 将藏品合理的融入居住的空间,将其变成一座博物馆

    我国著名收藏家王世襄先生曾说, 自己对任何身外之物都抱 "由我得之,由我遣之"的态度, "遣送得所,问心无愧 ", 便是圆满的结局. 藏家的最高境界, 应当也在 ...

  • 今日分享|茅盾文学奖书单(中)

    茅盾文学奖书单 (中) 2021.5.9 周日 母亲节 首先祝所有的母亲节日快乐! 今天我们继续分享书单哦~ 第七届获奖篇目 (2003年-2006年) <秦腔>(贾平凹) <额尔古 ...

  • 今日分享尖子生的学习笔记初中数学第一章《...

    今日分享 尖子生的学习笔记 初中数学第一章<有理数>

  • 伊斯坦布尔有座博物馆,里面有个亚历山大石棺,它是正品吗

    世界各国都有珍贵的文物,它们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更是考古专家们研究的对象,并且有些文物还充满了谜团.比如,在土耳其的石棺博物馆中,收藏了一件名为亚历山大的石棺,但有人表示这口石棺是赝品,因为真正的亚 ...

  • 今日分享:精细耕耘、锐意成事

    知名度% (有多少人知道品牌?) *偏好度%(有多少人想要来消费?) *尝试率%(有多少人来消费?= 客流) * 重复次数(有多少人重复消费?=复购) * 权重分销%(与店铺数量多少无关,而是与消费者 ...

  • 今日分享|矛盾文学奖

    什么是矛盾文学奖? 茅盾文学奖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奖项之一. 那么它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又有哪些人获得过这个奖项呢? 设立背景 ······中国第一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文学奖······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