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玉璧底
玉璧底碗始出现于唐代,以底足像玉璧而得名,当时的南北方瓷窑中普遍烧制,如河北的邢窑、定窑,河南的巩义窑,山西的浑源窑,陕西的耀州窑,浙江的越窑,湖南的长沙窑等都有实物或标本传世。外国的很多古城、古遗址中也出土有中国出品的玉璧底碗。这种碗的品种主要是白瓷和青瓷。口边有唇口和不带唇口的两种;碗壁有的直壁斜出,有的微带弧度;足一般宽而浅,中心凹处有的施釉,有的无釉。
瓷器玉璧底
唐代
【邢窑白釉玉璧形底碗】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
瓷器底部
玉璧底细节
邢窑白釉玉璧形底碗,唐,高4.7厘米,口径15.6厘米,足径6.7厘米。
碗唇口,腹壁斜出与水平面呈45°角,玉璧形底。釉色洁白,不用化妆土,施釉到足墙,光素无纹饰。釉质莹润。
邢窑白瓷胎骨坚实、致密、厚重,胎土白而细洁,瓷化程度较高,扣之作金石声。玉璧形底更为唐代邢窑白釉碗的典型特征。
【唐越窑青瓷瓯】
浙江省博物馆馆藏
玉璧底细节
敞口,斜腹,玉璧底足,足较浅。足底有七处支烧痕,呈朱红色。通体施青釉,釉层薄,色泽偏暗。外壁留有制坯时的痕迹。制作尚不够精致。
【唐代青釉玉璧形底碗】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
瓷器底部
玉璧底细节
青釉玉璧形底碗,唐,高3.5厘米,口径14.4厘米,足径6.6厘米。
碗撇口,浅腹斜收,玉璧形底。里外满施青釉。从各方面特征看,此碗应属于唐代越窑产品。
根据浙江诸暨牌头茶汤唐贞元十年(794年)墓和上虞联江帐子山唐贞元十七年(801年)墓出土的资料看,当时已有撇口碗,这种碗斜腹,玉璧形底,是中唐时期出现的一个新品种。玉璧形底碗始见于唐代,以底足像玉璧而得名,在南北方瓷窑普遍烧造,如河北的邢窑、定窑,河南的巩义窑,山西的浑源窑,陕西的耀州窑,浙江的越窑,湖南的长沙窑等都有烧造。外国的很多古城、古遗址中也出土有中国的玉璧形底瓷碗。这种碗的品种主要是白瓷和青瓷。口边有唇口和不带唇口的两种。碗壁有的直壁斜出,有的微带弧度。足一般宽而浅,中心凹处有的施釉,有的无釉。这种碗与敞口斜壁玉璧底盘及撇口平底碟的造型风格相同,是一种新颖的饮食用具。
唐代寿州窑黄釉玉璧形足碗
淮南市博物馆藏
玉璧底细节
【唐-五代青瓷器-玉璧底碗】
浙江上林湖后司岙窑址出土
浙江上林湖后司岙窑址出土
元代
【龙泉窑青瓷瓶】
明代
【明万历青花经文观音菩萨图碗】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
玉璧底细节
青花经文观音菩萨图碗,明万历,高7.6厘米,口径16.5厘米,足径7厘米。
碗撇口,弧壁,玉璧形底。通体青花装饰。碗心书写青花楷体“南无无量寿佛”六字,环以缠枝花纹。外壁一侧绘观音像,渡海观音居中,足下波浪翻腾。善财童子合掌相拜,韦驮双手合十,横置金刚杵护法。另一侧青花楷书经文112字,首句为“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落款为“皇明万历四十四年岁次丙辰仲冬月吉日精造”。外底素底无釉。无款识。
清代
【清康熙青花釉里红圣主得贤臣颂文笔筒】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
玉璧底细节
青花釉里红“圣主得贤臣颂”文笔筒,清康熙,高16.2厘米,口径19.4厘米,足径19.2厘米。
笔筒呈圆桶形、直壁、口足尺寸相若、玉璧形底足。内外施白釉,外壁通写青花楷书《圣主得贤臣颂》,结尾用书写的形式钤釉里红篆体“熙朝传古”四字双行款外围单方框款。文字笔画工整,娟秀清晰。底心施白釉,署青花楷体“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三行款。
【清康熙霁红釉梅瓶】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
玉璧底细节
霁红釉梅瓶,清康熙,高24.2厘米,口径3.4厘米,足径7.8厘米。
梅瓶小口,短颈,丰肩,肩以下渐收敛,玉璧形底。通体施霁红釉。玉璧形底心内施白釉,署青花楷体“大清康熙年制”六字双行款,款外无边栏。造型规整,釉面匀净。标志着明代中期以来失传的高温铜红釉烧造技法在康熙时景德镇御窑厂得到了恢复。
2.【清乾隆景德镇窑哥釉炉】
浙江省博物馆馆藏
玉璧底细节
景德镇仿哥窑产品。撇口,束颈,鼓腹,矮扁形,底部玉璧形,边饰三乳钉足。口沿设对称环耳。除底外通体施哥釉,釉呈灰黄色,肥厚滋润。底部施酱色釉,留有一圈垫烧痕。
3.【清代釉里红花蝶纹笔筒】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
玉璧底细节
笔筒呈圆筒形,直壁,玉璧形底。内施白釉。外壁釉里红装饰。主题图案有两组,一组绘洞石、菊花、牡丹以及飞舞的3只蝴蝶;另外一组画的是喜鹊登梅。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书“大清雍正年制” 三行六字款,外围青花双线圈。
【清代青花飞蝠纹笔筒】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
玉璧底细节
青花飞蝠纹笔筒,高16.5厘米,口径12.1厘米,足径12.1厘米。
笔筒呈圆筒状,口底径相若,玉璧形底心微凹,青花蓝中泛灰。笔筒外壁绘桃树一株,树枝上结有9个大寿桃,树下绘山石、翠竹纹,近底处绘江崖海水纹,空间绘5只蝙蝠,天上飘有流云。此种吉祥纹饰寓意“寿山福海”,是清代瓷器上常见的装饰题材。底中央青花双方栏内楷书“长春宫制”四字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