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边边(196)
△三十八军三十四团强渡沮漳河
一九六、大兵压城
按照林彪率领的解.放军四野司令部在武汉召开的军事会议精神,1949年7月6ri下达了发起宜(昌)沙(市)战役作战命令。指挥战役的是第四野.战军第13兵团司令员程子华,在他的麾下有三十八、三十九、四十七军,以及临时调拨他指挥的四十九军和一些地方部队,每个军四个师,平均一个师一万多人,共计有二十五万人参加战斗。其中三十八军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万岁军"、现在镇守首都的"御林军";二十九军的前身则是徐海东任军长的红二十五军。这支原代号为八.一零四三,现为六五五二一部队的军队现隶属***,军部驻地为辽宁辽阳,已扩编为集.团军,成为镇守北方国门的一支雄师。
其实在解.放宜昌的战役打响以前,胜负就已经一目了然。从双方兵力看,1949年5月武汉解.放以后,湖北仅有鄂西南从岳阳至巴东的沿江两岸被国.民.党华中"剿.总"副司令兼湘鄂边区绥靖司令官宋希濂以宜昌为中.心统率的15个师、5个保安旅共14万人还盘踞着,其中除了驻扎在宜昌的第.二军属于国.民.党的嫡系部队以外,剩下的不是由地方武.装组成的乌合之众就是主力曾被我军歼灭、后又经过重组、战斗力不强、装备十分简陋的杂牌军,也就是说除了在宜昌城西的镇境山和城东的鸦雀岭一带进行布防的第.二军以外,其他的都不过是虚张声势、狐假虎威。
不过,宜沙之战确实由宋希濂首先发起的。虽然发现宜昌外围有共军的大部队集结,可是四野入关、特别是6月南下的消息一直很保密,那个曾经被蒋.介.石放逐到新.疆坐冷板凳的宋希濂依然认为宜昌周围活动的只是ri益强大的"土八路",所以为了与我军夺粮,收集荆门、襄阳一带的共军情况,他在6月底发动了局部"机动攻势",7月7ri,重新占领了当阳县城,9ri又收复了远安县城关,还企图沿交通线向荆门推进。不想这正是我军想引蛇出洞,在机动中消灭敌人主力的设想。
7月9ri的淯溪之战成了这次战役的转折点:首先是敌军在淯溪河畔消灭了一支正在河里游泳以解暑、连警卫哨都没有派出的小股共军,意外的捕获了一些高头大马,再通.过审问俘虏,才知.道面对的原来是挟辽沈之余威、入关一路南下的四野的四十七军,这可吃惊不小,赶紧逐级上报,zui后到了宋希濂的那里。人家是职业军人,知.道自己指挥的部队,能和林彪指挥的四野的部队ying碰ying的少之甚少,虽然知.道防守长江天堑的重要xing,可是保存实力更重要,他立刻急令将部队全部撤至宜昌周边重新进行布防。
这一点完全出乎四野的意料,那个诱敌深入、消灭敌人有生力量的计划还没有开始就被夭折,原来设想的运.动战被迫改为追击战,战役就戏剧xing的从诱敌深入、迂回包.围转入南下追击。于是在赤ri炎炎的7月,四十七军就从远安ri夜兼程,试图从宜昌的西面对国.军进行大范围的包抄,而三十八军从荆门出发,一路攻.击前进,湖北军.区独一师则紧随其后重新收复了当阳。于是,在烈ri下,一场长距离的追击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