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诗刊】No.91414期A版||旧时印象 作者:刘经建

《上海诗刊》是纯文学平台,我们致力于华语文学的精神新高地!时尚、前沿、先锋,是我们的追求,写出我们这个时代的特色,为风雅颂,为天地心,为诗,为歌,这就是为诗家者的所有!同时,我们偶然为大家兼发其它文体作品!欢迎您的阅读!
诗就是人间众生的眼泪和欢笑。--上海诗刊

旧时印象
作者:刘经建
收颍河贾鲁河二水于囊中的
沙河呵,一把平铺直叙
势如流虹的长剑
挥舞着千古的清冽与沉浊
把好大一座,风华内敛
商贾云集的古风之镇
就这么顺势一挥便劈为两半
(这一笔雄浑从此难以改写)
一半,留给北岸的祖地乡亲
一半,赏赐给南岸的文商之道
店铺拥挤以及俗人异事
那些码头多么忠诚
张扬着河运之道古往今来
深浅不一的水底
躺着站着无数枚铜钱币值
一边安静如斯
一边发出铜绿味的古今人文叹息
如梦而过的贾鲁河呵
习惯性失眠于浑黄携泥之道
从北向南地流淌流淌流淌
流过生我的扶沟之桐丘
淌过养我的西华之城郭
然后尾巴轻轻一甩就把自己
一滴不剩全给了大沙河
细察之际,见二水如蛟似绞
一股挟青龙之气
一股举黄龙之势
起伏上下,缠绵颇久
慢慢融为了一家体己之所用
即时共挽山河精髓华溢
撰写浩浩荡荡,一泻东流而去
古董般傲慢的是那座二板桥
虽然木制的老桥体已被
水泥之身所换新,但它于我
学生时期的印象里
究竟是一成不变的伙伴和朋友
依然在渡人渡世渡己和渡我
那几座崛起近年的宏大桥梁
必然得是恭恭敬敬对着
木制的二板桥
喊爷爷叫长辈
且逢年过节地讨要押岁钱
早上,挎书包独自赶学的我
走过二板桥上了河堤就到了
磨盘街胁骨上停靠的作坊小学
落霞入河傍晚时的我
背着一长串放学的铃声
先过二板桥
又经一片宽阔的芦苇塘
就回到了河西大院的家
那一年的汛期异常浩大欺世
那一年洪水从二板桥上无情流过
那一年已是无学可上
停课之间,便追随时代风流
攀爬上了革命的大势头
周家口虽已改为周口(市)
但印象中鲜活如旧的小铁牛
绝对是个标志性符号
附有图腾般的传说
世言铁牛嘴巴里含有避水珠
大水咣咣咣到来时
它一边发出警示的叫声
一边大口大口地喝水
确然有保,淹水不上两岸
生民平安渡过汛期之险
小铁牛铸造于清光绪年间
被毁于文革时期,破四旧中
化为一股愤怒的铁水
号啕着由此遁形不见
小铁牛重见天日于1982年
让这桩历史冤案讨了个扎实的说法
小铁牛重生后继续被号称
小武汉的周口以及实诚的
周口人真心喜爱着
封它为守河神牛
最近,在小铁牛昼夜护佑下
沙河水位渐退
泄洪排洪已见眉目
这让我找到了
热泪盈眶守望故乡的
力量与境界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