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行万里 执掌权衡 历代官印小史

中国玺印、公章内容丰富,特色鲜明,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与现在使用的圆形公章不同,这些印章都是方形、直柄的。公章是什么时候由方变圆的?印章的发展演变情况是怎么样的?今天来简单说说。

建国初期所用公章印,又称印信,刘熙在《释名》中解释说“印者,信也”。印信在古代一般特指官印,帝后之印称为“玺”“宝玺”。各级官署、官员的印信名称就更多了,有“印”“章”“关防”“记”“朱记”“戳记”等等,有些称谓一直沿用到民国时期。现在,一般统称“公章”。文中为表述流畅,提到所有印章时根据表述重点统称“印信”或“印章”,帝后印章统称“玺印”或“宝玺”,官署、官员印章统称“官印”。01印章起源作为一种社会交往的凭证,印章的起源很早,古代各大文明不约而同都各自发展出不同形制、风格的印章。据考证,距今七千余年前,在古代巴比伦地区,就出现了押捺式印章,用于陶泥封口。除押捺式印章外,圆柱式滚筒印章也是古代印章的一个重要门类。

西亚地区出土的滚筒印章及刻印出的图案中国印章源于何时,众说不一,但至迟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广泛使用。《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有“鲁襄公还及方城,季武子取卞,使公冶问,玺书追而与之”的记载,鲁襄公二十九年,为公元前544年,时当春秋中叶,由此可知中国印章至少有2500多年的历史了。印信制度见于文献记载,最早见于《周礼》。《周礼·地官·掌节》:“掌守邦节而辨其用,以辅王命。”意思是说“掌节”这一职位,掌管守护天子所用的各种“节”,辨别、熟悉节的用途,以辅佐王命。东汉郑玄在为《周礼》做注的时候解释说“玺节者,今之印章也”。据考证,先秦时期的印章大都随身佩戴,用来表明身份、职位,是权力的象征。《战国策》中有苏秦佩六国相印的记载,用以衬托苏秦合纵成功后如日中天的权势。

先秦玺印先秦印章材料不一,有铜制、木制、角制等;名称不一,有称印,也有称玺的。东汉卫宏《汉旧仪》中说:“秦以前民皆佩绶,以金银铜玺象为方寸玺,各服所好。秦以来,天子独称玺,又以玉,群臣莫敢用也。”秦代之后,“玉玺”成为皇家印章的专用名称,各级官印既不敢称“玺”,一般也不敢用玉制,一直延续至清代。02秦汉官印秦代玺印以“传国玉玺”最知名,历代传承有序,至后唐末帝李从珂之后,传国玉玺失踪,成为史上一大未解之谜。秦代官印,基本上是正方形,田字格,有边栏,有界格,文字用白文,边长一般为2-2.5厘米左右,与后世官印相比,尺寸偏小,是因为这些印章是钤盖在简牍外面的封泥上,尺寸太大不适用。

秦朝统一之前的封泥汉代玺印有明确的制度规定。汉武帝曾先后两次颁布有关官印制度的法令。据卫宏《汉旧仪》等记载:皇帝六玺,皆曰玉螭虎纽,文曰皇帝行玺、皇帝之玺、皇帝信玺、天子行玺、天子之玺、天子信玺,凡六玺。皇后玉玺,文与帝同,皇后之玺,金螭虎纽。

1968年在陕西出土的皇后之玺,是现存唯一的汉代帝后玺印汉印种类繁多,除了帝、后玺印外,还有诸侯王、列侯、朝官及其属官之印,郡县等各级行政机构官印,另外还有赏赐给各少数民族政权、各藩属国的印信。根据级别不同,名称有“印”“章”之别,材料有金、银、铜之别,纽(印章把手)有橐驼纽、龟纽、蛇纽之别。汉代规定,两百石以上官员官印为通官印,呈方形,尺寸为2.2—2.4厘米见方;两百石及以下官员之印为通印之半,呈长方形。汉印字体完全摆脱了秦篆的影响,整齐朴茂又富于变化的特点深深影响了后世金石篆刻。

汉代官印

汉倭奴国王金印汉印中有一方印不可不提。《后汉书·东夷列传》记载:“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倭奴国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光武赐以印绶。” 1874年,在日本福冈出土了一枚“汉委奴国王”金印,经专家考证,此印与汉印规制完全符合,应为《后汉书》记载的汉光武帝所赐之印。03隋唐官印隋唐时期,由于纸张普遍使用,简牍、封泥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官印的作用、形制、纽式、尺寸、印文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从隋代开始,官印不再镌刻官员的官职名,而是改镌官署名,官署印代替了职官印,官员上任不再颁授官印随身携带,前后任官员使用同一方官署印,在交接职务的同时交接官印。打个比方来说,隋代之前,某人到甲县任县令,朝廷发给他一枚“甲县县令”的印章随身携带。改制之后,朝廷刻制一枚“甲县县印”的官印放在甲县官署,前后任官员都使用这同一枚官印,交接政务的同时也交接印信。官印形式上的变化有:一是尺寸明显增大,一般边长在5-6厘米左右;二是由于印章要钤盖在纸上而不是封泥上,印文从白文转为朱文;三是字体选用盘旋曲折的篆书,俗称九叠篆。唐印印纽承袭前代鼻纽官印的遗风,纽壁加厚、增高,顶部呈弧形,穿孔紧贴印背。官印质地大部分为铜制,有极少数为陶制。

隋代观阳县印

唐代会稽县印

唐代官印唐代帝王所用印章除了称“玺”外,还增加了“宝”的称谓。《旧唐书·职官志》记载:“天后(武则天)恶玺字,改为宝。其受命,传国符八玺文并改雕宝字。”因为武则天觉得“玺”音近“死”,将“玺”改称“宝”。中宗复位后,又改回玺,玄宗继位后,又改成宝。自此之后,“玺”“宝”两种称谓并用,明清两代统称宝。04宋代官印宋代官印基本承袭了唐代,又有所变化。一是在印纽上,一改此前的鼻纽、穿孔形制,改为长方柱形把手,便于手持钤盖,在印把手顶端刻有“上”字,表明钤盖方向。这一变化为后世所袭用,且把手形制越来越长。二是在质地上,北宋官印皆用铜,南宋之后,三省、枢密院印章用银制,省院以下仍用铜制。宋代官印在印的背面多刻有楷书年款,后期还加刻制印机关名称。

南宋官印

北宋太平兴国五年新浦县印

与之配套的印牌宋代继承唐代以来实行的“牌印”制度,以加强对官印的保管和使用。官印平时盛放在印匣内,保管在官署内室。另外制作一个印牌,让吏员掌管,用来掌握印章的使用情况。官印从印匣里拿出来,就把印牌放入匣内;把印牌从印匣里拿出来就得把官印还回去。05元代官印元朝建立后,印信制度大体继承了宋代的各项规定,又有所增益。据《元史》《新元史》《元典章》等记载,元朝官印统一由中书礼部铸造,帝后、皇室成员及各级官员根据等级不同,使用不同的材料、形制和尺寸。如太子、诸王用金印,帝师、国师用玉印,正一品至正三品官员用银印,从三品及以下用铜质。一、二品官印有台,一品三台,二品两台,三品及以下无台。

台即官印背面装饰形制,如层层向上缩小的平台元代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印文有汉文和八思巴字两种。以至元六年(1269年)元世祖忽必烈命国师八思巴创立八思巴字(蒙古新字)为界,此前官印用汉字,此后以八思巴字为主。八思巴字有模仿汉字九叠篆创立的八思巴字篆体。元印把手也是橛纽样式,比宋印更长,印背面左侧刻制八思巴文的汉字对译,右侧镌刻制作年月和铸印机关。

元代八思巴文铜印

统领释教大元国师印从现存实物来看,元代官印尺寸比前代又进一步增大,一般为6-8厘米见方,个别有大至12厘米见方的,如“统领释教大元国师印”。06明代官印明代建立以后,朱元璋于洪武元年始制天子宝玺十七方,嘉靖年间又新制七方,合计二十四宝,为明代定例。此二十四宝玺原物无一存世。据《明史·舆服志四》记载,明代对官印的质地、尺寸、文字样式均有明确、详细的规定。例如,正一品,银印,三台,直径三寸四分,厚一寸。从正三品至从九品,一律用铜印,尺寸逐渐递减。从九品以下未入流的官吏,连“印”都不能用,只能使用长二寸五分、宽一寸三分的“铜条记”。明代尺寸与今天尺寸基本相当,由此可想见明印的大小。

明代分巡东昌道印官印发展演变呈现出尺寸越来越大的趋势,明代官印一般为10-12厘米见方,印把手也逐渐增高,有高至8厘米左右者,印的边缘也逐步加宽。在字体选用上,除了监察御史用八叠篆外,其他官署均为九叠篆,结体严谨方正。

秃都河卫指挥使司印

文县守御所印

明代“前营参将关防”明代还首创了“关防”制度,关防即“关防严密”之意。据记载,明初,“空印案”爆发,明太祖朱元璋为防止各级官员预先在空白纸张上盖印而滋生舞弊,使用半印以便拼合验对,此后就发展演变为长方形的关防。据《明史·舆服志》记载“其他文武大臣,有领敕而权重者,或给以铜关防”。关防制度为后来清代、民国时期所承袭。07清代玺印清代玺印由于距离现在时代较近,保持下来的比较多。满清入关之前,努尔哈赤就刻制过“天命金国汗之宝”和“后金天命皇帝”两方老满文玺印。天聪九年(1635年)四月,多尔衮等率军攻打蒙古察哈尔部,获得了一方据称为“元代传国玉玺”的玺印。多尔衮将宝玺献给皇太极,皇太极紧紧抓住获取传国玺、社会舆论对其有利的时机,接受蒙古各部及满、汉王公大臣的拥戴,改国号为“大清”,改年号为“崇德”,顺利地完成了从满族后金地方性政权向大清统一国家转变的历程,在清代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此玺后来下落不明,不过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今存《崇德元年七月初十日封庄妃册文》上钤盖过清代乾隆初年,清宫内府所藏宝玺已有二十九种三十九方之多,用途混杂、职责不清,作为一名资深的“玺印鉴赏家”,乾隆皇帝对此很不满意,自己动手对所存玺印进行了考证,排列了次序,来了一次精简整编。乾隆按照《周易》中天数二十有五的理论,将宝玺“编制”定为二十五,并规定了每一方宝玺各自的用处,涵盖了任免、战争、册封、军事、宗室、外交等行使国家最高权力的各个领域。除了满清入关之前就刻制的四方老满文玺印外,其余二十一方玺印均磨平改镌,字体满汉各半,为与汉字篆书相协调,满文也用篆体书写。二十五宝材质不一,有金、玉、栴檀木等,印纽有盘龙、交龙、蹲龙等形式。清代二十五宝一直贮藏在紫禁城交泰殿,至今保存完好。

清宫内专门用来盛放宝玺的交泰殿除宝玺之外,清代官印种类繁多,有王室、百官之印,还有赐给蒙古贵族和西藏喇嘛、活佛之印,不一而足。据《清史稿·舆服志》记载,清代官印按照官员品级有质地、形制、尺寸和印文字体的区别。如清代军机处之印为银质,直纽,二台,方三寸三分,厚八分。官品最低的如州县儒学、各县县丞,连印也不能称,只能叫“条记”。

清代“总管内务府印”及印文清代正式官员之印为正方形的“印”,临时派遣的官员用长方形的关防。

清代“景运门值班大臣之关防”

清乾隆皇帝赐七世达赖喇嘛金印清代官印字体均满汉各半,右侧为汉字篆书,左侧为满文楷书,乾隆十三年之后,用满文九叠篆代替满文楷书。同治年间,又在满汉文中间加了一行满文楷书。赐给西藏喇嘛的印信,使用满、汉、藏三种文字,赐给土尔扈特及和硕特部蒙古首领的印信,使用满、蒙两种文字,充分体现了清朝多民族国家的特点。08民国官印民国官印,在基本承袭清代基础上又有继承创新,呈现出亦新亦旧的特色。自唐代武则天之后,帝王玺印由“玺”改称“宝”,此后虽有反复,但称“宝”的习惯沿袭至清代。民国成立后,重新恢复了“玺”的名称。在北洋时期和南京政府时期,分别镌刻了两方名为“中华民国之玺”的玺印,作为国家政权象征。北洋时期镌刻的中华民国之玺现藏于沈阳故宫,为什么出现在沈阳?据推测,可能是由北洋政府时期最后一任“国家元首”陆海军大元帅张作霖在直奉战争失败后逃回关外时,将此玺携带至沈阳。

北洋时期镌刻的“中华民国之玺”和“大总统印”另外一方“中华民国之玺”是南京国民政府完成北伐、在形式上统一全国后新镌刻的,于民国十八年(1929年)十月十日正式启用。

1929年4月13日,南京国民政府公布了《国民政府颁发印信条例》,根据条例规定,各级政权机构的印信分为印、关防、钤记、小章四种,其中永久性机关及行政机构用“印”,临时及非行政机构用“关防”,委任职之机关用钤记,简任或荐任之机关用“小章”。同时,该条例还规定,根据机构规格不同,印信有银质、牙质、铜制、角质、木质之别。在形制上,除关防为长方形外,其余均为正方形,尺寸比清制稍小。在字体上,均采用阳文篆书,但篆体不一,有玉箸篆、尚方大篆、小篆、钟鼎篆、九叠篆、垂露篆等,整体上沿袭古代“方印篆书”的传统。

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印

国立中央大学关防0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上至中央人民政府,下至各部委机关、驻外使领馆,所用印章仍是沿袭以前的直把方印形式,不过在字体选择上,放弃了篆书,改用易识别的宋体字。

建国初期各部委印章公章是何时由方变圆的?为什么?中国的官印(公章)由方形变为圆形的时间很明确,为1955年,无需考证。这一年,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国家机关印章的规定》,规定国家机关公章改为圆形,省部级以上公章中央为国徽,其余机关公章中央为五角星,并且规定了各级印章的尺寸。由此,全国各级机关的公章全都统一改为圆形。其实在1955年之前,曾经有过圆形的公章。这是收藏于国家博物馆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印,也是中国最早的圆形官印。这枚印章从1931年使用至1937年,银质、木柄,印章的上下呈弧形排列着隶书“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和“中央执行委员会”两行字,字的两端各有一枚五角星。印章中间是地球和镰刀锤子图案,两旁环绕着麦穗,上方有一颗五角星。

这枚“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印章属于典型的欧式印章,与同时期苏联及共产国际所使用的公文印章相似。它与传统中国印章最大的区别是将图徽符号加入印章,打破了以往中国印章只有文字而无图徽符号的结构,为追求对称以及必须将镰刀锤子图案置于中央,只能选择圆形。1955年将公章由方形改为圆形,原因也是如此。不过,方形公章并非全军覆没,还留下两个独苗,一个是印在人民币背面的篆文“行长之章”的钤印,再一个就是驾驶证上的某某交警队的印章。中国玺印、公章内容丰富,特色鲜明,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从玺印、公章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可以窥见历史、文明、社会生活发展的脉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