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被妖魔化的药引

本能系统医学论 今天

在一些影视剧和小说中,我们常看到这样的场景,为了给后宫受伤生病妃子医治疾病,需要人的“心头肉”或者血作为药引。事实药引子是什么玩意儿?

稍稍懂一点中医的老人家都知道。几十年前,人们吃中药都讲究下药引子。药引,又称引药,是中药方剂配伍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由于常不在主方中开列,加之味少量轻,易被人们忽视。  

但现在,药引子已经不再为人们所熟知。因为它已经被妖魔化了。

先讲一个故事。楼英是朱元璋的太医,这事是真的;但以下恐怕就是传说了——

尚未成为御医的楼英初进宫,给马皇后治病。楼英一看马皇后:哇,大实之证,得泻一泻!再一看之前御医用的方子,都是令人咋舌的名贵补品,楼英就不敢下笔开方了。你想,只用几文钱的泻药,就算治好了病,人家未必把功劳算在楼英头上;万一治歪了岂不是小命不保?骑虎难下,楼英灵机一动,方子照开,只加了一味药引子——皇上的随身玉佩。结果皆大欢喜,马皇后的病好了,楼英也被留在了太医院。

这味药引子,你不能说一点作用都没有。它是一个强大的心理暗示:一众太医们药石无灵,说不定就少了这一味身份尊贵的药引子呢?楼英此举深得“治病先治心”的精髓。这里的药引子还起了安慰剂的作用;到后来,药引子被小说家们说得天花乱坠,纯粹成为噱头。

《红楼梦》中贾宝玉给林黛玉开了一个奇方:头胎紫河车,人形带叶参,三百六十两不足龟,大何首乌,千年松根茯苓胆。说得玄乎其玄,其实就是紫河车(胎盘)、人参、龟板、何首乌、茯苓。药引子才显示了小说家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古墓里的死人头上的珍珠宝石。

珍珠安神、清肝、解毒,是一味常用药,出土文物珍珠也许更有经济价值,但没听说它更有药用价值。只能说,曹雪芹为了小说的奇幻效果,又弄了一回玄虚。

到了鲁迅这儿,药引子可就是彻底的妖魔了。《药》里面治肺痨的药引子——人血馒头,《父亲的病》中匪夷所思的药引子——元配的蟋蟀一对、经霜三年的甘蔗,无一不在揭露“药引子”所遮掩的血淋淋的伤疤。在鲁迅笔下,药引子就是中医生对无法医治的疾病的无理托词:治不好可不是医生的错,关键是药引子不对!

何为药引

清代尤在泾《医学读书记》云:“药为引使,则下通病所。”

吴瑭《医医病书》亦云:“药之有引经,如人之不识路径者用向导。……何今人凡药铺中不卖,须本家自备者,皆曰引子。”

张睿《医学阶梯》又云:“汤之有引,如舟之有楫。古人用汤,必须置引。……古今汤方莫尽,药引无穷,临机取用,各有所宜。”

清代吴鞠通曾说:今人凡药铺中不售,须病家自备者,皆曰引子

由此可见,药引在处方用药中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当时的“药引子”有三个特点:一是取材简便,自备就行;二是质地新鲜,药铺都不卖,因为不好保存;三是种类繁多,“皆曰”二字,可见一斑。

宋代以前,大多药引列于方剂诸药之末尾,少数在服法中开具。如《五十二病方》中就有“入一杯酒”、“米一升”、“以蜜和”等;《伤寒论》瓜蒂散“以香豉一合,用热汤七合,煮作稀糜,去滓,取汁和散,温顿服之”;《千金要方》艾叶汤中也有“生姜六两,大枣十二枚”等。  

宋代以后,药引一般均在煮服法中开列。如《和剂局方》平胃散中“入姜二片,大枣二枚”;皂角丸中“每服二十丸,食后生姜汤下。痰实咳嗽用蛤粉、齑汁下;手足麻痹用生姜、薄荷汤下;语涩涎盛用荆芥汤下;偏正头痛夹脑风用薄荷汤下”。《圣济总录》厚朴丸中“煎陈橘皮、木香、生姜汤下”;瓜蒌汤中“水一盏,蜜半匙,煎至七分”等。  

可见,药引是指在汤、丸、散、丹等剂型配伍中,对入丸、散、丹或煎汤冲服的一至三味药物。 

基本作用

一是作为引经药,即引经报使。  

按张洁古《珍珠囊药性赋》所云:“从经络分,手少阴心经有黄连、细辛;手太阳小肠经有藁本、黄柏;足少阴肾经有独活、知母、肉桂、细辛;足太阳膀胱经有羌活;手太阴肺经有桔梗、葱白、升麻、白芷;手阳明大肠经有升麻、苍术、葛根、白芍;足阳明胃经有白芷、升麻、石膏、葛根;手厥阴心包经有柴胡、牡丹皮;足少阳胆经有柴胡、青皮;足厥阴肝经有青皮、吴茱萸、川芎、柴胡。”以上所述涉及21味药,其中升麻和柴胡、白芷,为四经或三经的引经药。后世又在此基础上增添了载药上升之桔梗、引药上行之桑枝、引血下行之牛膝,分别用以治咽喉病、上肢病和下肢病。  

所以,引经药的走向有二:一是经脉,二是疾病所在。譬如柴胡入肝经,有疏肝解郁之功,因此在治疗肝胆病的方剂中既可作为主药,又可作为引经药。又如后世治疗头痛,亦按经络循行部位选用引经药,太阳头痛用羌活、藁本;阳明头痛用葛根、白芷;少阳头痛用柴胡、川芎;厥阴头痛用吴茱萸、地龙。

以上所涉及的药物,虽然多数已被视作主药,但实际上仍具有药引的作用。  

二是使药。  

此类药物多用于汤剂方后,或煎汤冲服、送服丸、散、丹等,以协同诸药发挥治疗效果。

常用的药引如:《和剂局方》小活络丹用荆芥茶送服,其荆芥有祛风作用;《三因方》泻肝汤用紫苏三叶、姜三片煎,其紫苏有疏散作用;《霍乱论》藿香左金丸用香薷、生姜、木通煎汤送服,取三味药的解表化湿作用;《小儿药证直诀》败毒散入生姜、薄荷煎,其薄荷有疏散风热作用;《圣济总录》独活丸用菊花汤下,取其疏散风热作用;《类证治裁》除湿蠲痹汤用姜汁、竹沥各三匙煎服,取其清化痰湿作用;《金匮翼》鹿角胶丸取白茅根汁打糊为丸,以增其清热止血之功。另外尚有用藿香、芦根、厚朴、乌梅、甘草、头发灰、生铁落、伏龙肝、猪胆汁、白葵花、白扁豆花、艾叶、蜀椒、石榴皮、白果、枇杷叶、百草霜等等入引者,不一而足。

这些药引在历代方药中极为多见,虽然其作用未超越原来性能,但在方剂中仍有不可忽视的疗效。且由于效果可靠,大部份药引已登堂入室,跻身于方剂之列而成为主药之一。 

三是附加药。  

此类多为临时采用的食品,一般药店不备或很少有,为炮制药物以及各种剂型的辅料、赋形剂,有加强主方疗效、矫味的作用。

清代汪昂《本草备要》中云:“凡酒制升提;姜制温散;入盐走肾而软坚;用醋注肝而收敛;童便制,除劣性而降下;米泔制,去燥性而和中;乳制润枯生血;蜜制甘缓益元;陈壁土制,借土气以补中州;面煨曲制,抑酷性而勿伤上膈;黑豆、甘草汤渍,并解毒致令平和;羊酥、猪脂涂烧,咸渗骨,容易脆断;去穰者免胀,去心者除烦。此制治各所宜也。”这里介绍的虽然是炮制时所加辅料的作用,但也同时具有药引的意义。  

此外常用的药引如:《外科正宗》蟾蜍丸用葱白五寸嚼烂包丸药服,以解除药物的毒副作用;《十药神书》十灰散用白藕捣汁调服,则取其凉血止血作用;《和剂局方》牡蛎散用小麦百粒同煎,取其养心敛汗之功;《金匮要略》硝石矾石散用大麦汤服,以缓硝矾之猛而顾护胃气;《小儿药证直诀》泻白散用粳米百粒入煎,亦取其养胃气之功;《圣济总录》附子羌活汤用绿豆汤下,取其清热解毒之效;《证治准绳》保和汤入饴糖一匙,取其润肺止咳作用;《金匮要略》排脓汤用鸡子黄一枚与药散等合匀而服,滋阴以助药力;《医方集解》菊花茶调散用清茶调服.取其疏风散热作用。另如用红糖、梨汁、京墨、杵糠、笋尖等等为药引,无一不说明药引的重要性。

常见药引

黄酒 性辛热,有舒筋活络、发散风寒等作用。可用于送服治疗颈肩腰腿痛、血塞经闭、跌打损伤、疮痈初起等症的中成药。如活络丸、通经丸、七厘胶囊、云南白药。每次10ml~15ml,温热后送服。

姜汤 散风寒、暖肠胃、止呕逆等功用。可送服治疗风寒外感、胃寒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的中成药。如藿香正气丸。一般取姜3~5片,水煎取汁。

米汤 能保护胃气,减少苦寒药对胃肠的刺激。故常用于送服补气、健脾、利尿及滋补性中成药。如八珍丸、十全大补丸等。用时取煮饭之汤汁,不拘浓淡及用量,以温热为佳。

蜂蜜 有润肺止咳、润肠通便、矫味等功能。取蜂蜜1—2汤匙,加入温开水中,搅匀便可送服蛤蚧定喘丸、百合固金丸、麻仁丸等。

红糖 散寒、活血、补血。可单用25g~50g开水溶化送服。也可配生姜三片,煎汤送服更佳。可作为治疗妇女血寒、血虚、血滞所引起的月经不调、痛经闭经、产后淤滞等病症的中成药引药,如当归丸等。

菊花 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主要用于送服风热感冒、温病初起、肝火上攻、目赤翳障及痈肿疔疮等病症的中成药。如障翳散、牛黄解毒片等。可单用菊花10g~15g煎汤送服。或加茶叶10g同煎送服即可。

大枣汤 有补中益气、补脾胃、缓和药性等功用。一般用大枣5~10枚,加水煎汤送服归脾丸等。

酸枣仁 单用10g~15g水煎送服或3g研末送下。功能:滋养心肝、补血安神、益阴敛汗。主要用于送服治疗心肝血虚、心悸失眠、体虚多汗等病症的中成药。如乌灵胶囊、灵芝胶囊等。

芦根汤 具有清热、生津、止呕、止血作用。送服治疗外感风热或瘟病初起等症的银翘解毒片等尤宜。取芦根10g~15g加水煎汤,以鲜者为佳。

陈皮 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主要用于送服治疗脾胃气滞、食少吐泻、咳嗽痰多等病症的中成药。如保济丸、蛇胆川贝散等。可单用10g~15g煎汤送服,也可添生姜、枳实等同煎汤送服更佳。

在应用中要根据中成药的功能、主治、药性等特点,结合病情变化、病程长短、体质强弱、发病季节的不同以及药引的自身功效而酌定。但必须以提高药效,降低毒副作用,顾护正气,便于服用为前提,尽快治愈疾病为目的,正确地选用引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