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给后人留下记忆
从1月25日开始,到今天晚上,忙碌了121天时间,终于将《120个回望》全部文稿搬上了喜马拉雅FM。467页,43万字,一个人朗读下来,实属不易。好在受到海内外杭大校友的鼓励和支持,受到遍及全国的网友的鼓励和肯定,才使我有动力坚持下来。在这里,我要感谢所有的同学、校友和朋友!
去年此刻,我和祝毅、寿剑刚等同学一起发起了“我的高考”征文活动,动员所有杭州大学77、78级校友撰写文章,回忆40年前那场高考,以纪念恢复高考40周年。三个月间,征文雪片般飞来,先后在“老杭大”微信公众号发表。
其中一篇来自毛里求斯的征文令我感动至今。我在中文系77级微信群里发动同学写回忆录后,第二天就收到同学张也频的来稿。读到稿子最后,赫然是一行“2017年8月4日于毛里求斯”!我马上微信问她:你在毛里求斯?一小时之后,她回复:是的,我在毛里求斯孔子学院教学。真正的万里之遥!我把这个情节告诉所有编委,大家都为此感动。
其实,在“老杭大”微信公众号上发表的181篇回忆文章和最后收录进《120个回望》的120篇文章的作者,都和张也频一样,对40年前的那场高考,对在杭大校园的4年生活,怀有深深的记忆,就像我另一位同学孙嘉萍在她文章里说的:“考上做同学,成了一辈子的记忆。”所以,“我的高考”征文活动一开始,就受到热烈响应。如果不是因为时间的限制(我们准备在首次高考40周年的12月15日出书)和篇幅的限制,还会有更多的好文章发表和入选。
编委会全体成员共同确定120篇入选文章后,我和中文系78级的陈建华、陈建新承担了全部文稿的文字编辑工作。紧锣密鼓,夜以继日的编辑工作结束后,我又对这本书,对我们这些同学,有了新的认识。正如薛艳庄老校长在序言里说的:“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人群。他们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他们有着强烈的学习热情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他们后来成了改革开放几十年来国家的生力军和中坚力量。”把我们的故事留给后人,实在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
去年12月15日,《120个回望》新书首发式在40年前我们就读的校园里举行。捧着散发着油墨清香的新书,我又生出了一个想法:把这本书朗读出来,用有声读物的形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历史,了解我们这一代的生活。
40天后,我在喜马拉雅FM注册了一个“劳月的声音”账号,以每天一篇的速度把《120个回望》逐篇朗读播出。120篇回忆文章,加上薛艳庄老校长的序言和今天更新的陈侃章同学对77、78级校友的述评文章,总共122篇文章,今天全部更新完毕。
朗读和更新是又一次认真阅读。我再一次强烈感受到,我们这些校友对恢复高考的感激之情,对母校教育的感恩之意。这些文章没有矫揉做作,没有华丽词藻,没有空洞赞颂,而是用各自感人的经历和故事,讲述了这段国家和个人都不能忘却的历史。我非常同意寿剑刚同学在新书首发式上讲的观点:“40年前发生的这个伟大历史转折,既要有国家层面高考决策过程的宏大叙事,也要有民间社会当年亲历者的倾情讲述。宏观叙事和微观表达相互印证,这段历史才更加完整,更加厚重,也更加真实。”
现在,任务已经完成。这本书和这些朗读音频,都只是给后人留下的一点点记忆。希望以后人们会记得,那个时候,曾经有过那么一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