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印度思想史简话
一、达罗毗荼时代
古印度的地理概念包括现在南亚次大陆中较为广阔的地域。古印度的宗教在印度河文明时期就已存在。印度河文明的时间范围大致在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1750年左右。这一文明时期的古印度人是以达罗毗茶人为主的土著人。在这一文明的遗址中,可以发现许多神的雕像。但古印度文明在公元前1750年左右毁灭(原因不明)。在这一文明毁灭几百年后,雅利安人来到南亚次大陆。他们原主要以畜牧业为生,属游牧民族,善于战斗,征服了土著人。雅利安人带来的文明是南亚次大陆上的新的文明。他们崇奉被认为是天启的圣典—吠陀。
二、吠陀时代
吠陀
吠陀是现存古印度最早的宗教历史文献。吠陀的梵语是“Veda”,原义是“知识”,特别是指宗教方面的知识。对吠陀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从广义上说,它指一些西北印度文献的总体,包括:吠陀本集、梵书、森林书和奥义书;从狭义上说,它仅指吠陀本集,包括:《梨俱吠陀》、《耶柔吠陀》、《沙摩吠陀》、《阿达婆吠陀》,不包括梵书、森林书和奥义书等。
吠陀本集主要是关于神的颂歌、祷文、祭词、咒语等的汇集。
梵书亦称婆罗门书或净行书,是对吠陀本集的解释,具体说明了本集中提到的祭祀的起源、方法及有关传说等。
森林书是梵书的附属部分,除论述祭祀的目的和方法外,还涉及一些哲学或思辨性问题。
奥义书是森林书的附属部分,它虽也论述宗教祭祀等问题,但开始大量探讨哲学或思辨性的内容,是记述印度相对系统化哲学思想的最初文献,与其他吠陀文献有明显不同。
此外,不少人把印度的《随闻经》、《家庭经》、《法经》等也看成是吠陀文献。
所谓吠陀时期主要指狭义上的吠陀(吠陀本集)产生的时期,时间范围大致在公元前1500年至公元前800年左右。比较典型地反映所谓吠陀时期印度人思想的是所谓吠陀本集中的内容,也就是所谓“四吠陀”。
《梨俱吠陀》是各类吠陀文献中出现最早的。《梨俱吠陀》主要是上古印度人(许多学者认为是雅利安人)对神等的赞歌。
《娑摩吠陀》基本上由《梨俱吠陀》中抽取的一类内容组成,在《娑摩吠陀》包含的所有咏歌中,除75首外,其余均取自《梨俱吠陀》的第8卷和第9卷。
《耶柔吠陀》在内容上与《梨俱吠陀》有很多不同。它描述的多为北印度中部发生的事情。它的主要成分是祭祀时所用的祭词。这些祭词大多由散文构成,亦有少数韵文。它们是在祭祀时由祭者低声念诵的。一般认为,《耶柔吠陀》与梵书有较密切的关系。
《阿闼婆吠陀》与以上三部吠陀相比差别又大一些。古代印度的一些宗教哲学派别经常将前三部吠陀相提并论,称其为“三明”。《阿闼婆吠陀》则主要是用于消灾招福的咒词的汇集。一般认为最后两卷明显是后来加入的。
2. 吠陀的内容
吠陀中以宗教的内容为主,但也已有一些哲学方面的思想。吠陀宗教的主要内容是对神的崇拜和祭祀等。这一宗教主要反映了印度四个主要种姓中婆罗门阶层的思想观念。婆罗门教有所谓“三大纲领”,即: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婆罗门至上。
吠陀宗教的最初形态是多神崇拜。如在地上的山河草木、在空中的风雨雷电、在天上的日月星辰等等,都被作为神来崇拜。
吠陀时期人们对神的崇拜有种种方式,其中重要的一种方式是做祭祀。吠陀中提到的祭祀种类极多,较常提到的有新月满月祭、火祭、马祭、人祭等等。咒法在当时也被人们视为是消灾招福的重要工具。
印度哲学思想的发展一开始就与宗教思想的发展紧密相关。在吠陀中,虽然有大量颂扬神的赞歌,但也可看到一些人对神的存在表示怀疑。通常认为,吠陀中有几首明显具有哲学或哲理意义的赞歌。如《无有歌》、《生主歌》、《原人歌》、《造一切者之歌》等等。
3. 吠陀的影响
吠陀在印度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印度后世的各种宗教哲学流派都有影响。印度后世哲学中的所谓正统派和非正统派的划分标准就是对吠陀的态度,承认吠陀权威的为正统派,反对吠陀权威的为非正统派。
吠陀对印度后世思想界所起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对婆罗门教系统哲学派别的影响,特别是对弥曼差派和吠擅多派的影响。吠陀不仅对印度后世的婆罗门教正统哲学派别有影响,对非正统派别也有影响,如《阿闼婆吠陀》中的咒语或巫术等成分为佛教中的密教所吸收,对密教的宗教理论和实践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三、奥义书时代
奥义书
奥义书是印度最早提出大量哲学思想的典籍。奥义书也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产生的一大批文献,这些文献中较早的大约形成于公元前800年左右,而略晚一些的则形成于佛教产生前后。还有一些称为奥义书的文献是在公元后产生的。我们此处所谓奥义书时期的时间范围大致在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500年左右(即吠陀后期至佛教产生之前)。伴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的思维能力也明显增强。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印度出现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奥义书中的哲学思想仍然与宗教理论交织在一起,因而从总体上说,属于宗教哲学。
奥义书的梵语是“Upanisad”,它的原义是“近坐”或“坐在一起”,引申而成为师生对坐时所传的“奥秘教义”。
现一般认为奥义书中年代较早的有《广林奥义书》、《歌者奥义书》、《他氏奥义书》、《鹧鸪氏奥义书》、《乔尸多基奥义书》、《由谁奥义书》。上述奥义书通常被认为是约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500年间产生的。此外,还有一些年代晚一些,约公元前500年至公元前200年间产生,但也很重要的奥义书,如:《迦塔奥义书》、《伊莎奥义书》、《白骡奥义书》、《剃发者奥义书》、《蛙氏奥义书》、《慈氏奥义书》等等。
2. 奥义书的内容
奥义书的内容虽然涉及的范围很广,包括着印度几百年间的许多思想家的各种哲学及宗教观点,但在这些观点中,仍可看出基本的内容大致有三个方面,即:梵我理论方面的内容、轮回解脱方面的内容及物质要素方面的内容。
梵我关系问题是奥义书的众多思想家最为关心的问题。也可以说是大多数奥义书中所讨论的中心问题,不涉及“梵”与“我”这类概念的奥义书非常之少。
在奥义书中,梵被大多数思想家描述为一切事物的本体,宇宙的最高实在。如《歌者奥义书》中说:“这整个世界都是梵。”《白骡奥义书》中说:“高于这世界的是梵。”
在奥义书中讨论梵我关系的众多思想家中,占主导地位的观点是所谓“梵我同一”或“梵我一如”。这些思想家认为,宇宙本体(梵或大我)和人的主体(阿特曼或小我)在本质上是同一的。如《广林奥义书》中说:“他位于一切存在之中,没有什么能认识他,他的身体就是一切存在物,他从内部控制一切存在物,他就是你的自我。”在这里,人的自我和一切存在物中的控制者是同一的。《蛙氏奥义书》中说得更明确:“一切确是此梵,此阿特曼即梵。”
奥义书思想家认为,我 (无数小我或一切事物)虽然表现为多种多样,但真正实在的只有最高的梵。梵是一切的根本,是我(小我)的本质。若把梵与我看作不同的东西,或仅认为我是人的根本,而不认识梵,这就是无明或迷误,将陷入痛苦。《伊莎奥义书》中说:“在认识到所有的事物都是阿特曼(大我或梵)的人那里,在看到了同一的人那里,还有什么迷误和痛苦呢?”
“梵我同一”的理论是奥义书中的核心理论。它强调了自然界与人的本性同一的思想。更主要的是,它确立了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存在着一个决定一切的主体或主宰体的意识。在印度历史上,从吠陀时期开始就形成了种姓制度。主要代表婆罗门种姓利益和观念的婆罗门教在印度思想界中居主导地位。婆罗门教哲学中的主流思想就是“梵我同一”理论。因为只有确认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存在着一个最高的不变主体,才有可能论证或宣称婆罗门种姓的最高地位是自然就有的,是永恒不变的。印度宗教哲学中的“梵”实际上与印度社会里种姓中的“婆罗门”是一致或对应的。
轮回解脱理论主要是一种宗教理论。但与印度哲学的许多理论关系密切。在奥义书的许多思想家看来,所谓轮回状态也就是一种无明状态。轮回解脱的理论与梵我关系的理论实际上是密不可分的。根据许多奥义书的观点,业报轮回产生于人的欲望和相应的行为。解脱则要在欲望消除后才能达到。所谓解脱也就是得到关于梵的智慧,领悟到梵我同一。如果真正认识到了一切皆梵,自我即梵,那人对外物的欲望和追求就自然没有意义了。无欲望就无相应的行为,无行为自然就不会产生业力,也不会有轮回转生,这也就是解脱。
许多奥义书中都提到了世界的本原是一些物质性的东西。如印度哲学或宗教史上经常论及的“四大”(地、水、火、风)的概念,最早就出现在奥义书中。从总体上说,物质要素理论在奥义书时期不是占主导地位的理论,在整个奥义书中所占的比重无法与梵我理论及轮回解脱理论相比,而且这些理论也往往和梵我理论及轮回解脱理论掺杂在一起。
3. 奥义书的影响
奥义书在印度思想史上占有显要地位。它的思想对于印度文化特别是对印度宗教与哲学在后世的发展和基本特点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它不仅被后世的婆罗门教哲学派别视为圣典,也受到了佛教等派别的高度重视,其理论被印度历史上绝大多数思想家所吸收或借鉴。
奥义书中的核心理论是'’梵我同一”的思想。这一思想在后来被婆罗门教中的纯正统派吠檀多派所继承和发展。
奥义书中的物质要素理论,对印度后世流行的自然哲学,特别是“极微”理论,起着先驱思想的作用。
奥义书中论述的轮回和解脱理论成为印度后世绝大多数宗教哲学派别都信奉的理论。除顺世论外,各派都不同程度地继承和发展了这一理论。这一理论在印度宗教哲学后来的演变过程中被进一步系统化,得到完善与发展。
奥义书中对梵的主要论证方式成为印度思想史上最为著名的“遮诠法”。这是一种否定形态的思想方法。它在吠檀多派中和佛教中被大力发挥,颇受人们关注,成为一种极具印度特色的思维方式。
奥义书的思想也传入了中国。但在中国古代,古籍中并没有用“奥义书”一词。它一般与其他吠陀文献混在一起,被称为“知论”、“明论”、“围陀”等。中国文化受奥义书影响主要是通过佛教中吸收的奥义书的有关成分以及对奥义书思想的转述而实现的。
四、沙门思潮
(1)六师
婆罗门教思想体系自吠陀时期起形成的统治地位直至佛教产生前的一段时间才真正受到了严重的挑战。挑战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随着印度诸新兴国家权力的确立,作为王族势力的刹帝利的地位有了明显提高;二是随着商业的兴盛,以经商为主的部分吠舍的地位亦不断上升。与这一社会政治经济情况变化相应,一股反映刹帝利和吠舍利益的思潮便应运而生,这就是沙门思潮。
从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印度思想界呈现出一种极为活跃的情形,进入了一个各类思潮蓬勃兴起和争鸣的历史阶段。印度历史上著名的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的主要部分在这一时期形成。两大史诗中的不少内容表述了印度的宗教哲学,因而这一时期也被称为“史诗时期”。
沙门思潮是当时各种非婆罗门教或反婆罗门教思潮的总称,它声势浩大,数量众多。关于沙门思潮,佛教和耆那教文献有多种记载,有说有数十种的,有说有数百种的。详情虽不可考,但沙门思潮种类极多是可以肯定的。其中“六师”川是沙门思潮中影响较大的。在此时的印度思想界,出现了一股很强的新思潮。新思潮也称为沙门思潮,它主要指当时出现的一批反婆罗门教或非婆罗门教的思想。新思潮的种类极多。有些材料说有数百种,有些材料说有数十种。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所谓“六师”,即当时有影响的六个思潮的代表人物,他们是:富兰那·迦叶、末伽梨·拘舍罗、阿耆多·翅舍钦婆罗、婆浮陀·伽旃那、散若夷·毗罗梨子、尼乾陀·若提子。六师在许多方面提出了与婆罗门教不同的观念。
六师思想的历史作用与影响虽有多方面,但最突出的则表现在以下两点上:
首先,对传统的婆罗门教思想的权威进行了挑战,部分反映了中下层民众的思想意识。印度婆罗门教的思想体系强调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婆罗门至上的基本纲领,是印度历史上一般占主导地位的思想形态。该思想主要反映了印度种姓中婆罗门祭司阶层的利益,起着维护印度种姓制社会形态的作用。六师思想则反映了当时的非婆罗门种姓阶层的主要利益。他们反对种姓制的不平等,对婆罗门教为维护种姓特权提出的理论进行质疑。六师中提出的要素说即是针对婆罗门教的基本理论的。婆罗门教强调婆罗门种姓至上,强调有一个最高的万有本体—梵。六师则提出“四大”、“七身”等理论,实际上就是否定在宇宙中只有一个最高实体,这样也就等于否定了在社会中存在一个永远居于主导地位的阶层,为反对婆罗门教强调的种姓特权奠定了理论基础。六师中的阿耆多·翅舍钦婆罗及他所倡导的顺世论的观点最为明显地反映了印度下层人民群众的思想意识。
其次,丰富了印度哲学的思想,推动了印度哲学的多方面发展。印度哲学自奥义书时期提出相对明确和大量哲学理论之后,哲学思想的主流就是婆罗门教系统的思想。六师思想产生后,对婆罗门教哲学的理论提出了一系列的质疑。在质疑的过程中,六师中形成了一些新的理论。如要素论。这种理论不仅在新思潮中具有相当影响,而且对婆罗门教在后来的发展也有影响,婆罗门教在发展中形成的一些派别就受到六师中的要素论的影响。再如,六师中关于人死后“皆悉坏败,为断灭法”的观点,否定意识或精神能离开身体独立存在的说法,促进了古代印度人对意识与物质关系的积极思考,推动了当时人们思维水平的提高。这些理论极大地充实了印度文化的思想宝库,并对中国等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哲学与宗教思想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2)异流三派
六师作为新思潮的主要代表,对印度后世的宗教哲学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这六个代表人物,阿耆多·翅舍钦婆罗的思想在印度后世融入顺世论的整体发展中;尼乾陀·若提子的思想在印度发展成耆那教的理论体系,其他四人没有在印度发展出有系统理论和长久流传的派别。佛教、耆那教和顺世论这三个派别由于都不承认吠陀的权威,在许多方面与婆罗门教对立,因而在印度思想史上被看作是非正统派,被称为“异流三派”。
佛教是在批判.和吸收改造婆罗门教的基础上形成的,大约形成于公元前6世纪。佛教的理论极为丰富,它和婆罗门教都探讨灭苦的方法,都有轮回与解脱的理论,思维方式也有不少相近之处。但早期佛教强调缘起的理论,认为事物是因缘和合的,否定有一个不变的实体,主张无常。这是它与婆罗门教的主要不同。
耆那教的产生时间与佛教类似,理论上也与早期佛教的某些观念接近。此教重视对世间万有构成要素的分析,也讲轮回与解脱的理论,但具体内容与婆罗门教有差别,不信奉婆罗门教主张的不变的“梵”。
顺世论是印度思想史上的一个反宗教的派别,它的具体形成时间难以确定,但其思想萌芽时间很早。由于顺世论的理论倾向与印度势力强大的各宗教派别都格格不入,因而发展极为困难,历史资料流传下来的极少。顺世论的理论表现在多方面。其中包括对世界的基础、轮回解脱和业报因果、意识的来源、获得正确认识的方式、禁欲思想等一系列问题的分析。
五、正统六派
从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4世纪,印度婆罗门教哲学经过长期的发展,最终形成’了六个主要哲学派别,即:数论派、瑜伽派、胜论派、正理派、弥曼差派和吠檀多派。这六个派别因为属于印度思想史上占主导地位的婆罗门教系统,都承认吠陀权威,因而被称为正统派哲学,根据其数目又简称为“正统六派”或六派哲学。这六派形成的主要标志是其根本经典(最初的原典)的出现。六派哲学虽然都隶属婆罗门教系统,但这些派别在理论上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
数论派侧重对世界的转变形态进行研究,论述“自性”如何在”神我”的作用下转变出世间各种事物。通过认识这方面的真理而达到解脱。
瑜伽派侧重研究瑜伽的宗教修持方法。通过这种修持方法,在数论的基本思想指导下达到最高境界。
胜论派侧重对世间各种现象进行区分,将事物分析为若干种“句义”,用以展示世界的基本构成。
正理派侧重研究逻辑理论和辩论规则等,在自然观上与胜论派类似。
弥曼差派侧重论述祭祀的神圣性,在对自然现象的分析方面吸收了不少胜论派的观点。
吠檀多派是直接继承奥义书中婆罗门教主流思想的派别,侧重论述“梵”与现象世界的关系等理论。
公元4世纪至公元9世纪,婆罗门教有不少重要变化,开始逐步演化为印度教或“新婆罗门教”。从4世纪开始,婆罗门教大量吸收一些当时也已很发达的其他宗教及印度民间信仰的成分,对自身进行了许多改造。至八、九世纪,著名的吠檀多派思想家商揭罗加大了对婆罗门教思想改造的力度,完善了传统婆罗门教的基本学说,奠定了印度教的理论基础。印度教中虽然还有多神崇拜,但主神崇拜已明显占据主导地位,主要有所谓“三大主神”—梵天、毗湿奴、湿婆。后来在宗教崇拜方面还形成了所谓三大教派,即:毗湿奴派、湿婆派、性力派。这些崇拜一直发展延续到印度近代。
主要参考资料:印度宗教哲学概论(姚卫群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