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中师生:中国素质最好的一代教师
中师生,全称中等师范学校学生。第一代中师生是我国现代化教育的先行者和重要基石之一,也是中国综合素质最好的一代老师。
中师生的由来:改革开放后对于教育资源的高度需求
改革开放前夕,我国恢复了荒废多年的高考制度,让日渐衰颓的教育界重新焕发了生机。但是由于反动分子的长期破坏,即便再度恢复了高考制度,农村也有许多学生由于长期得不到充足的教育资源,从而错失考入大学的好机会。
在这样的背景下,第一代中师生应运而生。在1983年左右,实行了在全国范围内招收中学毕业生,在中等教育师范学校学习,毕业后前往城乡小学任教的政策。
第一批中师生的选拔十分严格,有时候一个乡镇中学,只能有一位被录取,其他的虽然只有几分之差,却也难以踏上这条路。当时的中考政策一般是先录取中师生,再录取高中学生。而中师生的录取线一般比同地高中的录取线要高出几十分。
因此,第一代中师生都具备极高的学习和教育的天赋与能力,他们本都是中学里的成绩优异、表现突出的优等生,也只有这些学生,在当时的环境下才能够被选拔为教师。
而他们本可以凭借天赋与努力,顺利上完中学,最后通过高考考入大学,实现自己。但是中学毕业生的许多人选择了中师生这条路,这是为什么呢?
一直以来,上学的目的除了获得知识,为自己的思想、知识、能力等个人方面的整体素质及其发展之外,还包括学成以后成为社会、国家需求的人才,实现自身的价值,并从中获取报酬。
这个过程中,大多数学生,尤其是农村学子,都对就业这个环节最感兴趣,因为这是赚取金钱、收获地位,进而改变自己和后代社会生活的最重要一步。
对此,中师生也不例外。第一代中师生的成就来自于当时鼓励成为中师生的政策。其中有一条就是,中师生毕业后可以获得城市户口。
这对于农村户口的中师生来说都是不可拒绝的诱惑,因为城市户口意味着社会地位的整体提高与认可。再加上教师职业有着较高的职业美誉度与工作稳定性,中师生就成了许多中学毕业生眼里的香饽饽。
于是第一代中师生被录取,前往了中等师范教育学校,进行为期三年的教育培训,待他们学成之后,就会被分配到各个乡镇的小学,担任教师。
这种培养教师的方式无疑是一种速成的、量产的,在现代已经不复存在,但是结合当时的实际国情来说,这种方法也是局限性以内最有效的。
在如今看来,成为一名人民教师要经过大学四年的完整本科教育,甚至考取硕士学位,再通过教师资格考试、学校招聘考试等多重环节。
相比之下,初中毕业后学习三年,相当于高中毕业的年龄,就已经能够成为一名人民教师,的确存在着双重属性。毕业中师生需求大、待遇不错,且容易学成。因此,对于当时的农村普通家庭来说,成为中师生是最好的出路之一。
但是,中师生是来自百里挑一的初中优等生,他们怀揣对安稳而富足生活的向往和支持国家教育的一腔热血,选择了扎根基层,服务社会。
后来国家逐渐对中师生的录取放宽,以期望让更多拥有同样梦想的年轻人成为基层教师,这是对教育事业和个人发展都有利益的双重实现。
因此,一代中师生才是相对来说最具备优良素质的教师,因为他们面对的没有日渐放开的录取政策,而是激烈的竞争;他们却看不到中师生的真实的未来,因为此前并没有先例供他们参考。
但是一代中师生依然选择了这条路,在社会大环境的需求下,国家政策的鼓励下,个人愿望的驱动下,天时地利人和都汇聚在第一代中师生这里。
中师生最大的幸运与不幸都在于他们的身份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一直迈入新世纪的二十年间,一共录取了数百万的中师生。他们中的许多人,如今已经在讲台上站了三四十年,甚至有的已经退休。
人们会记得新中国的教育事业兴旺发展的背后,有他们的贡献。他们是一批具有优良素质,却无私服务社会的人才,却也是在时代背景下被迅速赶超的一个群体。
因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人才缺口的扩大,中师生已经从人们眼里的“金饭碗”变成了一张普通的饭票,甚至,如今我们的市场已经取消了粮票制。
在高校扩招之前,社会对于大学生人才的需求极高,待遇也是十分优渥。当时的大学生与如今的大学生相比,虽然受到的教育都是相同的水平,但是在人才市场的地位却不可同一而论。
许多当时差一点分数,遗憾没有考入中师生的毕业生,在高中、大学也能够保持优良的成绩,凭着高等教育的学历,获得了比中师生薪资待遇更好的工作。
这正是中师生的一大遗憾。中师生在基层担任小学教师,大多数一辈子都难有再闯一闯的机会,他们失去了绝大多数晋升的机会。
其实许多中师生,尤其是一代中师生,都和当时的高等教育毕业生一样优秀,都拥有出众的能力和非凡的素质。但是他们只能留在乡村,难以向上攀登。
中师生将自己的青春和毕生精力奉献给教育事业,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人才,为我国的科学文化社会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对于他们个人而言,又不幸地被限制在这片小小的土地上。
如果他们能够像其他同学一样顺利参加高考,大学毕业,以他们的能力决不会被学生时代水平相当的同学拉开如此大的差距。但是大多数时候,人生都是变化无常的,得到了一些东西也注定要失去一些东西。
因此,即便许多曾经的中师生,如今回顾这数十年的发展历程,觉得自己“高能低配”,也不能够改变既成的事实。
当然,相信在过了这么多年的沧桑生活之后,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已经能够看开,平和面对、接受如今的自己。在谈及以前时,无论如何后悔现实的差距,年轻的一腔热血投身报国永远都是他们最自豪和骄傲的地方。
中师生的伟大之处不可被否认
如今的社会上更不应该有认为自己的收入超过了当初的中师生群体,就认为他们是“书呆子”、“眼界小”。
因为如果没有他们的付出,新中国的教育事业也难以进展如此之快,更别提利用中师生的“牺牲红利”换来新一代人才培养资源。
许多时候,一个人或者一个群体所能够达到的成就,和他们的整体素质、能力虽然有着莫大的关系,但是时代背景也能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新中国的社会日新月异,时代一直都在以从前五千年所未有的速度前进着,每一代人都有着各自的境遇和结果。
中师生是一个时代推动的产物,也是这个时代结束,新时代产生的推动力。中师生响应国家面对整体大局时做出的为全国服务的神圣任务,许多经他们教育出来的学生,也早已成为各个行业的领军人物。
如今,“中师生”的政策早已被取消,而类似的受教育路径还有中专教育。即在九年义务教育结束后,直接接受某些专业的教育,毕业后考入一些大学专科,或者直接就业。
但是中专生也不再是当年的中师生,中专虽然也有着庞大的学生基础和职业前景,却没有当初中师生那样近乎一致的完美口碑,更没有了学生们争先恐后考取的受欢迎程度。
由于对于中专生录取制度的放开,住房、工作等社会条件的分配的取消,大多数中专生已经失去了竞争力。整个人才市场呈现出自由度极高、竞争性极强的特点,如中师生那样的铁饭碗已经越来越少。即便是依旧为教育事业而存在的师范专业、学校,也失去了以前人山人海的受欢迎程度。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产业和专业面临着巨大的变革,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自由度更高的行业,因为这些可以让他们尽情施展才华,获得远超教师的报酬。
但是无论如何,教师的神圣性和必要性都不可能被替代,即便是AI教育、网络视频教学等新型教育方式逐渐兴起,人与人最直接、最灵活的直接接触依然是教育的首选。
人民教师依旧是为国家源源不断输送人才,奉献青春和精力,值得所有人肯定、敬佩的职业。教师,尤其是以一代中师生为例的群体,都具备着极高的素质,他们的经历固然值得人们惋惜,但是如果没有他们的这般遭遇,绝不会有今天的发达的教育事业。
中师生凭借着优秀的素质,在学生眼里成为了“全能型教师”,这也是他们被称为“最优秀的一代”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当时录取中师生时,考试内容既有文化课的初试和复试,也有音乐、体育、美术等方面的考试,因此中师生都多才多艺,深受学生们的喜爱。
也正是在一代中师生的亲身表率和鼓励下,才有了越来越多的学生下定决心也成为中师生,像自己的老师一样发光发热,成为中国现代教育的基石。
如今的中师生:平和且知足就是最大的宝藏
在当今的社会,随着终身教育这个理念的提出和贯彻,成人大学、老年大学等教育机构不断兴起,高考考场里也出现了许多“重回学生时代”的年长者。许多中师生也获得了弥补遗憾的机会,重新考上了大学。
或许他们已经不再计较经济收入上的差距,但是大学这段人生最宝贵的经历,他们无论如何也不会轻易释怀。所幸还不晚,让他们也有了上大学的机会。
在今后的生活里,既是学生眼里的老师,也是大学老师眼里的学生,这样双重的身份让他们更能够领悟到,其实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每一个中师生,都是当初的学霸级人物,在毕业以后获得城市户口和“正规军”工作,属于科班出身,如今却依旧扎根农村。而本以为会遗憾一生的“大学梦”,却在承认过去的现实以后,成为了新的现实。
回望过去几十年,中师生的诞生是基于新中国教育资源的极度匮乏,而成为中师生的原因却各有不同。
一代中师生在出生时,尚没有计划生育,他们之中大多数作为家里的“老大哥老大姐”,身后还站着弟弟妹妹。而农村的家庭收入,难以供养太多的孩子上大学。父母只有委屈这批老大哥老大姐的选择,或打动、或强迫,让他们报考中师生,才能让后面的弟弟妹妹有学上。
这其中有多少的委屈和无奈,也只有一代中师生自己知道,但是无论如何,有过失落,有过欣悦,回过头来,都只剩下了平和。
如今依旧在讲台上奋斗的中师生们,在闲暇之余也有时间写写文章、看看世界,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我们更不必为他们感到悲哀和可惜,因为他们最需要的是理解与尊重!
每一个时代都有它的特色,时代在向前走,社会在向前发展,人们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好。一代又一代的人交替接过接力棒,才能够让整个民族长盛不衰,永远屹立于世界。
中师生的时代使命就是培养新时代的人才,而一代中师生作为时代最前沿的先驱,不论是肩负的责任还是承担的压力,都具备远超其他人生轨迹的价值。
能在不公与大义之间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本就是一代中师生作为中国素质最好的一代教师的最佳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