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言碎语(146)

在没有西方文明的补强之前,东方文化在悟道这件事儿上,还真像文学写作时常用的比喻等修辞手法,看着好看,也能帮人明理,但其中的道理具体是怎样清晰建构起来的?不知道!于是中华文明在近现代的国际地位就像今天的中国政治一样尴尬了——看着很好,很有道理的样子,但就是不能说服应该说服的人——差哪儿呢?!

中华文明需要通过自圆其说来重获话语权,自圆其说靠逻辑的正确运用。然而生活中总有国人贬低自己的文化体系中没有逻辑学,我觉得他们在这一点上错得离谱儿,因为中华文明的文学艺术创作从来发达,培养了中国人浪漫的天性,温和的中国文化中不可能缺少足够的逻辑理性。

我认为,在中国文化丰富的语法修辞中就完全体现着超强的逻辑能力,我们根本没有必要要逻辑问题上过分自卑,那是错把逻辑学当逻辑的无知行为。同时,考虑到“道”在概念与内涵上的宏观整体性赋予了中华文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的豁达,我认为这是一种文化意义上自上而下的逻辑学,并不比西方的自下而上式逻辑学逊色。

这样一来,如果把中华文明惯用的自上而下的逻辑和西方文明至下而上的逻辑融合起来才算周全的人与文明,那么不得周全之前的每个人或文明都是不得中道的“二”,也就是分裂的。

但通过自悟成为圣贤的除外,因为人家通过自己的努力自圆其说了。这样的人其实是普通到极致的人,被命名为圣贤是别人强加的句号,因为那只体现着其他普通人懒于自己追求自圆其说的正常惰性心理——希望圣贤能制造更多大道至简的理论帮自己解脱,这样他自己就不用努力了——是白日梦心理。只有圣贤自己知道自己对此该有多么无奈,但他们又不得不用毕生精力去追求实现之,只是时运不济,无法毕其功于一役。

虽然西方文明靠哲学与逻辑的“先进”触发了现代科技大暴发,但我们的科技领先时代可远超过他们,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在逻辑能力上过分不自信。如今文明已经开始融合,就更不必要了。

中国人需要通过摆脱上述一切尴尬来更加有效地挤压西方文明,尤其是彻底挤压垄断资本的话语权,这就必须先从哲学话语权入手,因为我们是文明比较优势的拥有者,是我们要主动挤压对方的生存空间,所以必以主动寻求哲学上的突破为成功的前提,这需要中国新哲学必须彻底突破西方哲学旧概念体系中所惯用的逻辑架构。

事实上,西方哲学体系中本来就有太多难以自圆其说的对立与冲突,只要我们能够帮助他们有效化解掉,当然可以在新哲学概念体系和国际公共语境中得到应有的话语权,进而不用再像过去一样,在隔空喊话中反复上演自说自话的尴尬。

要想说服别人,必须用更强大的逻辑思辨能力切入对方的逻辑,彻底碾压对手。前面说了,西方的唯物辩证法传播到中国后,对中华文明进行了有效补强,但他们自己的意识形态却完全否定马克思主义,这种僵化是文明史发展的必然,是由他们的阶级属性和历史发展格局决定的,所以他们的思辩能力天然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是因为他们在唯心信仰中永远也找不到上帝,这种无望与无果的思想追求,在本质上意味着他们的哲学思想是无法自圆其说的,所以这是我们最佳的攻击点和突破点;

二是因为任何统治者都避免不了利用群众在文明发展进程中固有的盲从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群众的盲从是文明局限的历史延续,是由哲学普及度低导致的觉悟低和欲望强之间的剪刀差造成的,所以任何剥削阶级貌似强大的话语权根本就是不堪一击的虚张声势,只要把常识化的哲学做普及性宣传到位后,谎言终将迅速被彻底拆穿,无所遁形之后的垄断资本将自然消失于人类历史长河之中。

在我看来,迷信上帝就是西方文明的逻辑起点错误,而我们中华文明认为是“道”生成万物,这意味着道具有与上帝一样超人主体性,但我们的道家文化恰恰能够通过“天地不仁”理念彻底消解道的神性主体,使之完全回归客观性与唯物性。

我想,这就是中华文明文化先祖的无边智慧,是潜意识求得自圆其说的文化自觉,是朴素的对立统一式思辨思维,只有靠敏锐的自上而下的洞察力才能实现的逻辑思维。

我坚信,中国哲学如果能按照这样的思路重新解读自己的文明与文化,自然可以在重新定位中华文明与世界整体文明的关系时,帮助西方文明彻底消解上帝的神性与神秘感,进而使人类一同迈进终极文明。这种假设的成立,便意味着说服垄断资本的全部可能。

更好地放眼长远,才能更好地解决当下的难题,保守的人与势力是不屑于这样想和做的,因为那妨碍他们的物质利益的最大化,只是他们忽略了,精神上的利益是无价的,精神上的任何一点进步都远超于物质文明以数量为标志的最大化标准。所以,只会盲目追求物质利益最大化的人是极端狭隘的可怜人。

科技创新代表物质文明进步,但从来不是单纯的物质意义上的进步,本质上仍是人改造自然能力的提升,真正体现的仍是人的主观能动性,所以科学家们的科技创新从来不能本人独享。科学新知识的普及速度永远快于哲学的普及速度,但从主观能动性上来说,科学普及依然从属于哲学普及,只不过人们总是被切实可见的物欲遮蔽了智慧而已。

这里还需要特别提示一下,物欲仍是欲望,不是无人性的物质,物质永远只是实现欲望的手段,永远不会是真正的目的。错把手段当目的的人,一定是没有文化自觉的可怜人。这样的人一直不能通过哲学普及得到有效消减,可怜的就是人类文明了。

文明是由什么构成的?人,而且只能是人。所以可怜的还是人自己,因为你没积极用自学哲学开展文化自救。

如果大家认同哲学能改善人生,认同哲学常识化、普及化的可能,请把这样的想法尽可能多地传达给周围的人。

(0)

相关推荐

  • 介绍几本逆向思维的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最近出版了一套<国外经典哲学教材译丛>,其中就有<逻辑学导论>,价格是60元左右.我个人认为它其实是逻辑学基础和逻辑哲学的教材. 关于逻辑学我也只看到普通的逻 ...

  • 高考状元唐楚玥语文146,字迹如“印刷体”,认真就是学霸的秘诀

    朋友把这张照片分享给我的时候,我愣了一下,因为知道朋友的女儿在学写字,就半开玩笑,半夸奖地回问:"我侄女写的啊?这也太漂亮了." "这要是我家孩子写的,我做梦都能乐醒.& ...

  • 她是湖北理科学霸,高考成绩725分,语文146分,如何做到?

    2020-07-23 21:18 高考,牵动着诸多考生和家长的心.小时候,我们往往纠结着自己到底要选择清华还是北大而整天"思绪万千",但是当我们当中的很多人真正参加高考之后才发现: ...

  • 第146封信丨为什么日本清酒能够走向世界?

    日本的清酒,其实和中国的米酒是同一类酒,以大米为原材料,用日本传统酿造工艺制作.你可能知道,日本有著名的居酒屋文化,人们习惯于下班后在酒馆社交,价格不高.口味爽滑清淡的清酒就与居酒屋文化一同成为了日本 ...

  • 知子莫若母,赵匡胤黄袍加身,赵母不意外。(两宋繁华往事146)

    岁月如梭. 当四娘子年近花甲,她的人生,再次迎来巨变. 公元956年,相伴40年的丈夫赵弘殷去世.终年58岁.年少时,正厅门后短短的凝视,约定了一生的缘分.40年来,身处乱世.飘若浮萍,相濡以沫.不离 ...

  • 精美动态插图146个

    .富贵荣华 鸿福呈祥 就爱你 虎虎生威 遇水生财 山高我为峰 鱼跃龙廷 神骏 酒意诗情谁与共 双龙护福 春色 马到成功 梅开五福 竹枝词 喜上枝头 老夫老妻 多情四月 墨荷 鲤鱼跳龙门 恋恋情趣 明月 ...

  • ​146,800,000元的一只碗是什么来头?定窑拍价前三十拍品赏析!

    中国瓷器在很长一段时间维持着"南青北白"的格局,南方以越窑为代表生产青瓷,北方则以邢窑为代表生产白瓷.邢窑盛于唐代,在五代仍有部分烧造,后被定窑取代. 定窑的遗址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曲 ...

  • 146期/芳菊作品/《老戏园子》梁剑清读

    老戏园子 芳菊 老戏园子于今天已经久远,却给我的脑海里留下一幅色彩鲜明,古朴典雅的旧年画. 老戏园子不大.看戏用的长条桌.长条凳,表面磨的光亮滑溜,炸裂开条条裂缝.戏园子四周粗圆木柱漆成了大红色,柱子 ...

  • 摄影每周评(第146期)点评专辑| 摄影~排列组合生活中的映像元素

    05-05 2021第017期 每周评总第146期 每周二投稿|每周一发布 "摄影的创作,是通过所学的美学原理,来将众多摄影元素组织在一起,从而形成一幅富有冲击力的画面!" 特别感 ...

  • 人间词话第146期

    词曲专栏  沁园春·长征之歌 王一平 回首当年,战略迁移,决策史标.忆金沙赤水,壮歌曲曲,雪原草地,烈马萧萧.遵义红楼,伟人走笔,方向修明意气豪.书新页,听三军鼓角,地动山搖.    九州儿女多娇,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