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绝望的熵增定律|认清这一点,绝处逢生很简单

本篇文章共3388字,阅读大概需要10分钟
今天我们来聊聊:熵增定律。
 ❶
熵增是一个自发的、由有序向无序发展的过程。在孤立系统中,一切可能发生的过程都会使系统的熵增大,直到达到平衡态。
“熵”的通俗理解就是“混乱程度”,所以熵增定律通俗意义上来讲即为:宇宙中的事物都有自发变得更加混乱的倾向。
比如:一个房间长时间不收拾,会变得越来越乱,这就是熵不断增大的结果;一家公司,如果没有规章制度限制,员工偷奸耍滑,久而久之,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存活下来的可能也不会太大。
之前特朗普上台,美国有很多红脖子支持。后来疫情开始,美国死了很多人。很多公知见状开始慢慢怀疑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
前段时间,知名公知李铁发表了一篇文章,文章里提到:我曾经是个公知,但是后来慢慢领悟到,自己看待世界往往存在偏狭。
公知就是典型的眼高手低,啥都不懂就会喷,真正到社会了才发现自己不是公知,而是无知。做公知的时候喜欢拍拍脑袋,指点江山,但商业实践让我明白,别人多年解决不了的事情,我也无法轻易解决。
每个国家都有属于自己的发展优势与限制,根本不存在使国家迅速发达的灵丹妙药,把英美模式意识形态化,才是真正的灾难。
最近“美国散户大战机构”的事情炒的沸沸扬扬:表面上是“散户大战金融机构”,可散户注定是熵增的,各怀心思的一群人怎么可能目标一致?背后盈利的机构才是这出好戏的导演。“不愿意让别人注意到自己,将所有脏水都泼到散户身上”,大概就是这样一个套路。
当年的“黄金热”也是如出一辙,黄金炒客一边闷声发大财,一边将锅甩到了中国大妈的身上,最后中国大妈被套牢了,钱被大资本偷偷套走了。
世界上没有一劳永逸的制度,只有新制度不断对抗旧制度,国家才能发展前进。很多表面看上去繁荣昌盛的国家,末期一定会走向衰弱,这些都是有迹可循的。
当年努尔哈赤因祖父、父亲皆为明朝官员所杀,便立誓要为父辈报仇,起兵攻打大明。当时的明朝,虽然繁荣昌盛,军事实力不俗,但内部斗争十分严重,内耗严重地拖垮了整个国家。清军入关后,各路明军各自为战,最终难以抵挡清军,以致亡国。
无独有偶,这两天,一位名叫贾浅浅的女孩被推上了风口浪尖。这个名字可能有些陌生,但是提到她的父亲,著名作家贾平凹,大家应该非常熟悉。
近期,身为西北大学副教授的贾浅浅,被人指出根本就是名不副实,说她的诗歌是学术“近亲繁殖”的结果,凭借着父亲的声望,出版的作品才能被一路捧红。
我们可以感受一下其中一首《郎朗》:晴晴喊/妹妹在我床上拉屎呢/等我们跑去/郎朗已经镇定自若地/手捏一块屎/从床上下来了/那样子像一个归来的王者。

大作家鲁迅临终前,曾经在《死》一文中,留下一份不算遗嘱的遗嘱: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

言犹在耳,但仍有很多领导、名人的孩子被“特权”罩着。

最近,贵州的任女士因对物业管理有意见,在小区微信群聊中称社区支书为“草包支书”,被毕节警方从贵阳跨市铐走,行拘3天。
“草包”一词可能言语过激,但因为一句吐槽就报警抓人,这种盛气凌人的蛮横作风也让广大群众惊讶不已。
所谓鞭长莫及,越是远离中心圈层越容易出现问题。如果末端自觉性好,当然不会发生什么大问题。但正如前面所说,没人能逃得过“熵增定律”,末端不自觉,造成的影响力往往是巨大的。
之前的孙小果案件即是如此,继父是城管局局长,一路靠着关系,将孙小果从死罪拉回到减刑释放,最后案件被牵扯出来,所有涉案官员全部被判刑或予以警告。
前段时间,北京曝出的郭文思案件也是一样:2004年,郭文思杀害女友后,被判处无期徒刑。但其父作为一名研究所退休员工,竟可以凭借人情关系,一路过五关、斩六将,将案件从无期改有期,有期变减刑。
9次减刑后,入狱15年的郭文思被顺利释放。出来不到半年,便重操“杀人”旧业,因老人建议其公共场合戴好口罩,便将老人打倒在地,以致老人不治身亡。
一个家族三代以上,就可以形成盘根错节的人情网。

可以看出:靠着人情为非作歹的大有人在,而且竟可以一路畅通无阻。那些大开方便之门的人,都认为自己开了门后,下一道门总会有人拦住。他们过分相信体系的力量,最后亲手断送掉了自己的前途。
2018年,玉环市纪委查处了一起“严重侵害农民工权益”的典型案件:2016年8月,一名农民工来到当地纪委,实名举报原劳动保障所所长吴福康。
农民工提到:自己受工伤后,通过劳动保障所和企业进行仲裁调解,但吴福康没有安排自己和企业见面,赔偿款也由其转交,调解协议书上写着4.5万元,但实际只给了他3.7万元,中间相差8000元。
对此吴福康解释说:纸面上多写是给企业抵税用。但农民工认为差额是被吴福康贪污截留了。
纪委调取吴福康经办过的仲裁调解案卷后,获得了吴福康贪污的证据。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吴福康有着自己的一套逻辑自洽理论。
吴福康认为:企业拖欠的欠款,如果不是我的努力,农民工一分钱都拿不到。作为中介,既然付出了时间和精力,拿取一些中间费也没什么错。虽然扣取了一部分费用,但至少他们拿到了钱,也不算亏。
有人反馈:国家制定的制度、给官员赋予的权利,到了某个阶段就会变质。其实并不是制度变质,而是当事物出现了不好的苗头,一旦深挖,就会发现里面已经腐烂不堪了。
前段时间,教育部官网发文,提到更多注重学生‘阳刚之气’培养”。
有人觉得很奇怪,教育部为什么忽然发文提倡男孩子要有阳刚之气?事实上,这件事情也是社会进入了富足阶段的一个象征。
以前宣扬的男人形象往往是:高大伟岸、越粗犷越有男人味、越是英雄越被人崇拜。而现在,男人慢慢变得没有男子气概,看上去没有力气,也没有气场。
追根溯源便会发现:当年大多数人都吃不饱饭,男人为了撑起一片天,必须努力劳作,这种后天形成的责任感,使他们在外形上给人一种男子汉气概。而现在,在吃穿不愁的年代里,男人们不需要顾虑太多。外加社会环境的影响,男孩子们慢慢脱离男子汉形象,“失去了”阳刚之气。
有人会问:从昭和男儿到平成废宅,日本到底经历了什么?当年的“昭和男儿”普遍英武决绝,非常热血,对自身的民族文化精神极其自信。那时候的年轻人,大多积极向上,有才气又有本领。
反观平成废物的养成:可能是昭和年代的热血斗志消耗殆尽了,下一代觉得太拼命似乎不是件好事,所以平成男儿慢慢变得佛系起来,思想也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他们认为:既然改变不了命运,不如放弃挣扎,寻找自己的小确幸。
国家如果都是这样的男人,要打仗了怎么办?当贪图安逸、享乐成了生活常态,遇到外敌国家自然无人可用,亡国只是时间问题。最后,被蛮族霸占了土地、杀光了家人,才会慢慢觉醒、愤起反抗。
社会发展过程中,必定会出现各种“妖魔鬼怪”,如果钳制住了,就是一次重生;如果没有钳制住,问题进而发展、扩大应该怎么办?就像一筐橘子,一个发霉了,不及时处理就会把其他的橘子都污染了。这个时候,如果有一个好的社会机制,及时管控事情朝不好方向发展的苗头,也不失为一种挽救措施。
不良企业只要有一个员工乱来,就会有积攒劣势的可能。企业里面最关键的人物便是创始人,创始人如果以身作则,一路向下查看,就可以及早发现问题的源头。
 
见微知著,在源头处有效控制局面才能够正本清源。但是一旦洞察力缺失,或者上梁不正,就很容易出现致命的问题。所以,将问题扼杀在源头非常重要。
 
如何发现问题,并将问题扼杀在源头呢?这个我们下半集聊,上半集先到这里,再见。
写在最后:
所有事物都有朝坏方向发展的趋势,这是“令人绝望的”熵增定律。有人说:人的一辈子就是在对抗熵增定律。的确,生命以负熵为生,如果想要繁荣有序,必须要有原则、守原则,在原则的基础上谋求发展。
自律的人是极少数,所以生活需要用规则进行约束,才能使社会稳步向前发展。那么对于自身而言呢?
每个人存在于社会的大环境下,既不能脱离社会的规则,也不能因为过于遵守规则而违背自身的发展,所以树立原则非常重要。事物是变化的,人的原则也要随着环境而不断调整,当我们发现势能朝反向积累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复盘,调整规则。
--简简

本篇文章节选自《干嘛电台》-“难题学院”专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