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均进口种猪不到1万头,何来“猪卡脖”与“猪芯片”?专家辟谣

年均进口种猪不到1万头,何来“猪卡脖”与“猪芯片”?专家辟谣

从“非洲猪瘟”出现以后,猪一直占据网络热点,可以说从2018年到如今,猪都是网络热词,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优质种猪问题还曾经一度的引发网友广泛关注,其中最为出名的两个词就出自进口种猪问题上,一是“猪芯片”,二是“猪卡脖”。

所谓的“猪卡脖”,来源于前段时间关于我国种猪大量依靠从国外进口,本土猪种大量减少的新闻,意思是在我国大量依靠国外生猪的情况下,一旦国外不给我们供应猪种,那么我们的养猪行业将会遭受重大影响;而“猪芯片”则是在优质猪种上存在的技术壁垒,主要指开发难度大,短时间无法开发出来。

4月28日,农业农村部就新一轮畜禽遗传改良计划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专家委员会主任陈瑶生指出:

近十年来,全国年均进口种猪不到1万头,占核心育种群更新比例不足10%。

很显然,这个结果和上面我们提到的“猪卡脖”与“猪芯片”是有很大的出入的,但是“猪卡脖”与“猪芯片”也的确在前段时间引发了大量的热议和关注,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实际上,问题出在技术壁垒上。

前面之所以会出现“猪卡脖”与“猪芯片”热点,关键原因是认为种猪的培育是存在技术壁垒的,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专家委员会主任陈瑶生对这种想法进行了辟谣,因为生猪品种与“芯片”问题并不相同,也就是说优质种猪的培育技术,是可以突破的。

不是说引进就属于国外

在蜂部落小编看来,之所以出现“猪卡脖”与猪“猪芯片”的说法,主要原因在于是不是引进就属于国外?这点在今天陈瑶生专家的辟谣中说得比较明显:

少量进口主要用于补充资源、血统更新和改善种猪性能。事实上,发达国家间都在相互进行品种交流,这是国际惯常做法,我国也是一样。

关于这点的理解,蜂部落小编的理解是这样的,我们从国外引入种猪,用于和我国培育的种猪进行血统更新和性能改善,改善后的种猪,并不属于国外猪种。按照这种思路,的确想要培育优质猪种,在我国现有的猪种上,的确不需要大量的进口种猪就可以培育出大量的新型品种,缩短与国际先进种猪培育距离。

类似培育早有先例

其实关于引进和是属于国外的还是属于我们自己的问题,在过去早就有先例存在,最为明显的就是蜜蜂,我国目前养殖的蜜蜂分为西方蜜蜂和中蜂,西方蜜蜂是从国外引入的蜂种,中蜂则是我国特有的蜂种,由于西方蜜蜂经过了高度驯化,产出的蜂产品种类多,经济效益好,导致西方蜜蜂成为目前全球养殖最多的蜂种,我国也大量养殖西方蜜蜂,而且以西方蜜蜂培育出了属于我国的蜂种,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产浆蜂、东北黑蜂。

①产浆蜂:我们都知道,蜜蜂除了会产蜂蜜之外,其实还会产蜂王浆、蜂胶、蜂蜡等等,对于我国本土的蜜蜂来说,目前能够产出的主要是蜂蜜,虽然有王浆,但是无法商业化使用、有蜂蜡,但是量不大,有花粉、也收集不了多少,而这些问题,西方蜜蜂正好都可以解决。

其实在我国引进西方蜜蜂的时候,主要还是用于生产蜂蜜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养殖的西方蜜蜂越来越多,而且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养殖方式,一些养蜂人将西方蜜蜂长期的在特定环境下进行了特殊的养殖,最后发现了可以大量产生蜂王浆的蜂王,经过我国蜜蜂研究专家们的定向选育以后,培育出了专门用于蜂王浆的蜂王,在我国养蜂人把蜂王分为“蜜型”和“浆型”,其实就是我国选育的一个结果。

如今西方蜜蜂在我国大量养殖,我国成了蜂王浆生产的主要国家,而生产蜂王浆的蜂王,并不属于国外,老外也认为浆王属于我国的蜂王,经过这样的改良以后,确实与进口的蜂王已经千差万别。

②东北黑蜂:东北黑蜂是我国通过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培育出来的地方优良蜂种,分布于我国的黑龙江省,甚至还在当地设立了东北黑蜂保护区,并且被列入农业部《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可见这里我们所谓的东北黑蜂,其实已经属于我们自己的蜂种,但是要追究东北黑蜂的来源,其实并不含有国内蜜蜂的血统。

首先我们必须明白一点,虽然说我国的中蜂与西方蜜蜂在生物学特点上有着很多相似的地方,但是这两种蜜蜂之间其实存在着生殖隔离,就算能交配,也不会有后代,也就是说,我们想要利用西方蜜蜂来改良我国中蜂的血统都不可能,但是不含国内血统的蜜蜂,的确成了我国特殊区域的保护蜂种。

关于东北黑蜂的形成过程,实际上已经有大量的分析资料,最后也得出了结论:

东北黑蜂实际上源自于苏联远东黑蜂,远东黑蜂是乌克兰蜂和欧洲黑蜂长期杂交形成,乌克兰蜂又接近于卡尼鄂拉蜂,所以说归根结底,东北黑蜂实际上是卡尼鄂拉蜂和远东黑蜂的杂交品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