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长寿之人的14个特征

下面十四个长寿征象,是中华古代养生学的总结与积累,很有借鉴意义。

第一征象:老有父母者寿

可以说,影响长寿现象的主要因素是遗传。我们国家长寿老人数量较多的地方,往往可以看到家族长寿现象。长寿者的基因使我们天生避免了许多对疾病的敏感。那是毫无疑问的。因此说,如果年过六旬,还有父母健在,而且身体很好,即使年过半百,还有父母在,那就是长寿的征兆。

第二征象:寡财无官者寿

调查发现,民间种长寿的人,多数人一生没有大作为,几乎都是一介平民。不管是名还是利,都不能完全体现在它们身上。这就是说,这些小人物,在远离名利争夺战、纷争的同时,也很好地保持了自身免疫力。但不求名利,不代表无所作为。反之,也有不少老人,年轻时做事认真、踏实,在某些方面表现出色,甚至受到人们的赏识。比方说一些百岁老人,修鞋匠出身,还有厨师出身、木匠出身。她们年轻时的工作态度和表现,都很好。

第三征象:律己克己者寿

对于长寿者来说,最明显的就是生活节奏比较稳定,并且有规律地形成。什么时候吃,什么时候睡,什么时候去健身,都有自己的节奏,很少被打破。有的老人,即使是家人团聚,儿孙满堂时,只要到点了,人家也会马上睡觉,根本不管周围环境是否喧闹。

人体,有其自身的记忆。在某一时刻,身体力行,一连串的变化发生,以迎接,配合这一时刻应该做的事情。所以,对于生活节奏的“自律”,无疑强化了这种记忆。人体在一年到头都按着自己的规律运转着,不容易出现问题。因此,严于律己者寿。

第四征象:不羡美食者寿

长寿者,多无意追求山珍海味、人间佳肴,以及灵草仙丹等,他们吃的吃的多为普通食物,且食量稳定,不多。这样实际上就是保护了脾胃,避免了过多的滋补之品带来的负面影响。

第五征象:陈衣合体者寿

什么是陈衣合体,是指有些人,到了六七十岁,穿着四五十岁,甚至三四十岁,仍然合体。也就是说,它的体形没有明显改变。这种人,容易长寿。

第六征象:不掌家财者寿

何谓不掌家财?调查发现,高寿老人多会给自己“省心”,包括家里的经济状况、子女的琐事等等,一般都不太放在心上,甘于听命于人。相反,那些年轻时当家,处处亲力亲为,在家里说说笑笑的人,身体早会出问题。这与缺乏思考、忧愁、单纯的思想放松是有联系的。

第七征象:适度自私者寿

适度的自私是什么?曾经有一个百岁老人,年纪大的时候由外孙抚养。子孙后代数万人,无一干涉。怎么了由于家庭内部的矛盾和纠纷。问起这些,老头儿笑了,说:“我管那些破事儿干什么?“我要好好活着这样,任家里矛盾重重,老人这里也跟没事一样。

这类人,很少会因为外界的事情影响自己的身心。这种自私自利也好,自我保护也罢,对其长寿,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第八征象:周身不闲者寿

何谓“周身不闲”?提到长寿者通常会有适度运动的习惯。或者经常在户外运动,或者经常做家务,经常做些零活。研究发现,有个百岁老人,到了101岁时,还会亲自洗自己的内裤。孩子们默许了这一点,为他们买了合适的洗衣盆和搓衣板。为了使老年人保持这种生活习惯,就应该加强锻炼。诚然,这样的老人,也有在六七十岁就离世的。但仔细观察那些长寿老人,一生勤快,仍占多数。

第九征象:识文断字者寿

也就是说,许多长寿的人,直到他们过世的前夜,头脑还能正常工作。她们年轻时,要么受过一定程度的教育,要么勤于思考、钻研,在某一方面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她们的自学、领悟能力较强。尽管这并不绝对,但可以说是不少长寿者的一个鲜明特征。这样说吧,这也是很正常的-大脑是元神的府邸。勤动脑,则五脏六腑在元神的调理下,能平稳而正常地运行。这类人,自然容易长寿。

第十征象:善念存心者寿

长寿老人中,不缺斤斤计较、算计、刻薄的。但多数,却确实是心地善良,单纯乐观。这种乐观主义,当然,并不代表能处处隐忍,逆来顺受。年长的人往往不会把事情藏在心里。它们常常只是换个角度看问题。曾经有过一百岁的老人,九十多岁的时候捡砖头卖小钱。捡砖头的人谎称自己没有零钱,就回头去拿,于是拉起老人的一堆砖头就走了。随后一去不复返。老人家也不是不生气,也骂了几句,但后来他对家里人说:“那人一定是有难处才这样的。谁也不愿这样欺骗别人”。

第十一征象:老有所好者寿

许多高寿老人,都有人生追求,有爱好。有些人爱花,有些人爱戏,还有的人爱运动。爱好的满足,是调节身心,维持免疫力的重要手段。因此,老有所依是关键。

第十二征象:自我满足者寿

曾经有一个长寿的老人,大约百岁左右,经常念叨着一个东西,这个东西是年轻的时候当过三回单位先进,还有几次“优秀的列车员”。老人们把这种普通的荣誉感,视为自我价值的体现。

结果显示,长寿的人对自己的负面评价较少。即使是它的一生也没有特别出众的地方,但是还是比较满足的。这个问题也值得我们关注

第十三征象:子时不寤者寿

调查结果显示,凡长寿的人,多有早睡习惯,且睡得快,少有失眠。因为睡得早,所以醒得也早。曾经有一个一百岁的老人,每天晚上七点睡觉,早上三点起床,然后穿上鞋出去溜达一圈,天蒙蒙的时候就回家做早餐。

早起、早睡、睡眠充足,这是高寿老人的共同特点。

第十四征象:病而不痿者寿

研究表明,长寿的人,不一定没有疾病。反之,许多长寿的人都患有某种慢性疾病,病程长,有几十年之久。不过,这些长者习惯了与病魔共存,对其常年坚持不懈,摸索出一套与之“和谐”的方法,做到了正气不为其所伤,故“病而不萎”。由于有慢性疾病的存在,这些人对生活细节,饮食习惯等特别关注,避免患上变生他病。因此,病而无痿,也是长寿的征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