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的秀才,举人,进士,状元,相当于现在的啥?

为什么古代文人的梦想就是考取功名,这个功名的分量在古代太重要了。

哪怕是最低一级的秀才,也能相当于区县一级下辖实权部门的一把手,大公司的高级白领,大学讲师、教授。

秀才

清末4亿人口,文生员约72万,也就是秀才,加上武生员,合起来差不多是100万。400挑1的水平。

成为秀才依然很难,历朝历代也不缺60岁都考不上县学成为生员的老童生。

但秀才这个功名本身的地位一般,并不能当官,仅仅相当于高校讲师、教授。

中国古代,能够读书的人本来就大多是地主出身,才能脱离生产读书。

秀才身份会成为他们作为地方乡贤士绅的一个装饰。

比如鲁迅笔下,赵老爷就是一个秀才,他们通常是秀才+田地连阡陌的地主,类比现在,相当于地方乡镇企业老板当上村支书——也就是最近常说的“企业家村官”。

举人

通过省级乡试考取举人是一个重要的槛,举人是可以做官的,但是很难轮到。

《明朝那些事儿》里提到过举人若三次中央会试不中,可以在吏部登记,以后如果有坑位可能就会让你去填——当然代价是不能再考会试。

举人通常当不了大官,但运气好也可以做一县之长,比如《范进中举》里的那个张举人老爷就当过知县。

当然也有极个别可以做到省部级,比如著名的海瑞,就仅仅是举人,却做到大明南京右都御史的高官。

如果不幸没有做官,但至少也享受见县令不跪,免除数十人和若干亩的税和徭役等特权。

因此就会有许多人为了不担徭役而自愿卖身为奴,奉献田产。

类比现在,当官的举人相当于地方实权县处级干部,没当官的相当于享受正处级待遇的县委干部,在皇权不下县的古代,你知县要想干什么事,必须得到县内举人的支持。

进士和状元

进士录取率一般也是几百分之一,最终录取三个层次。

也就是所谓“三甲”,一甲进士及第,也就是状元、榜眼、探花三人,二甲进士出身,三甲同进士出身。

成为进士,如果仅仅名列三甲或二甲排名靠后,常常会成为地方县处级干部做起,但地位与省级官员可以称兄道弟。

如果是二甲靠前,就可能进入翰林院,大致相当于享受正处级待遇的中央选调生(中央选调生通常每年招100人,绝大多数被清北包揽)。

如果是一甲,直接当中央部委正处级干部乃至副司厅局级干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