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汪岗】之一:汪岗,是从发展经济起身的
笔走汪岗,梦回老家
之一:汪岗,是从发展经济起身的
年少不识汪家岗,再认已是白头翁。
——题记
熟悉我的人,知道我是浠水南凉人。南凉是我的出生地,在我的记忆中它曾经叫过“公社”,叫过“乡”,叫过“管理区”,也叫过“片”等有行政意义的名号;如今它什么行政级别也不是,只是楔进我心里的一个地理位置。
南凉一直隶属于汪岗公社,即如今的汪岗镇——自然而然,我这个南凉人,也一直是个汪岗人。上世纪80年代中,也曾有过那么几年,南凉划归三店乡管辖。那几年我正好在团陂读高中,三店乡来此读书的不少,却大都不肯承认自己是三店人:豹龙来的同学说自己是关口的,白石来的同学说自己是望城的,像我一样从南凉来的学生则声称自己是汪岗的!
虽然声称自己是汪岗人,但是,我对汪岗的了解却很浮浅。因为无论作为行政中心,还是商贸集镇,汪岗距离我家所在的刘家塆实在有点远:刘家塆去朱店仅有四里地,去南凉也才五里地,稍远的梅山、杨祠和三店都只不过八里路程,而去汪岗则要跑上十五里路。生活中首选的出门方向基本上都是距离最近且交通便利(由柳界公路可以出县出省)的朱店!我20岁离开浠水之前去过汪岗的次数大概凑不够一双手一双脚,其中有两次还是因为初三毕业时的体检和参加中考,不得不去指定的汪岗卫生院和汪岗中学。
汪岗之于我,更多的意义是一个符号。家里满墙的奖状,不管是来自学校还是生产战线,那些红色的公章里总有“汪岗”二字;家里的有线广播、队里的高音喇叭总在传递着来自“汪岗”的通告;儿时我们刘家塆的男孩子和隔壁铁路坳的男孩子隔着芭茅埂子玩打仗,也会自觉地标榜成“汪岗”与“朱店”的对战......“汪岗”这个符号如影随形,我抹不掉它。我也从未想去抹掉它,随着年岁加增,我愿意更多地了解它。越了解,越诧异,越为自己是个汪岗人感到自豪。
汪岗镇是从发展经济起身的。
说出来不怕您笑话,我对汪岗最初的了解,是从一根油果子(油条)开始的。五岁那年,我大爷(叔叔)谋得一个在汪岗公社下属的一家国营单位食堂做工友的临时工职位,不仅脱离了令他痛苦不堪的土地,每个月还有一次休息日可以回家。他做工友后的第一个休息日,就带回了几根三齐五短而且软塌塌的油果子来——那可是七十年代,像我们这样家大口阔的人家,一年到头都不舍得炸油果子吃的!我不知道大爷在汪岗那家食堂做工友意味着什么,只知道大爷去了汪岗之后,才一个月,他就带回了我很难得吃到的油果子,这是别人家的大爷做不到的!手里攥着一根疲软的油果子,我真舍不得一口气把它吃完,我想拿着它出门去炫耀:我大爷在汪岗做工友,这是我大爷带回来的油果子!这根从汪岗带回来的油果子令我骄傲无比。
过了一年,我二爷(姑姑)的亲事定下来了,姑爷是朱店公社二大队(南家寨)的一个姓李的小伙子。那年3月份的一天(不记得是1日还是15日),一大早,我刚起床眼睛还没全睁开,却见我姑爷从外面的晨雾中走进来了,头上眉毛上全挂着白雾,手里还用齐稻草扎了两根油果子!我婆(祖母)一看这架势就明白:“你个伢儿是从汪岗集上卖猪儿回来的吧?!”姑爷傻笑着点点头。——从南家寨到汪岗得有二十里地,汪岗到我家也有十五里地,姑爷这次赶集该要起多早啊!姑爷家养着一头老母猪,每年至少要下一窝猪仔。猪仔出栏的时候,姑爷会按照亲爹(姑爷的父亲,我叫亲爹)的吩咐,赶在当月的十五号或者次月的一号,前往汪岗集市上售卖,不仅比在家门口卖的价钱高,还很抢手,都来不及讨价还价!我不管什么猪仔呀价钱呀,只记得姑爷带回来的油果子,好吃,比大爷带回来的好吃多了。
姑爷从汪岗的早市上带回来的油果子当然比大爷带回来的单位食堂吃剩下的油果子好吃!汪岗镇上每月一号、十五号开集市,东西多,品质好,那是由来已久闻名遐迩的!
这些年,我翻阅有关的方志,渐渐知道汪岗镇所在地原本只是一条从北边大别山区出往南边长江沿岸的交通要道上必经的一处长岗。清朝咸丰年间(约1852年)一户汪姓人家来此做生意,后来兄弟们分家置业就发展出了几家门面小店,汪家岗的名称由此得来。民国初年,汪家岗仍旧是一条不过百米的小街,商家们小本经营,自给自足,过得还算安逸闲适。抗战时期,日本侵略军进驻黄冈,鬼子以黄冈为据点,不断进犯周边各县;浠水离黄冈近,首当其冲屡遭战祸。此间,长江航道被封,通往县外的交通被阻隔,地处偏僻之所的汪家岗竟然因此而成为战时浠水的经济贸易中心,沿江的巴河、兰溪、散花,中部的县城、关口等地商家也把生意转到这里来了。一时间,汪岗街上店铺骤增,街道向两端延伸,市场极度繁荣,短短几年汪岗集市竟拓展成了千余米的长街。汪岗镇“小汉口”的名声不胫而走!抗战胜利后,水陆交通恢复,聚集于此的很多商家又纷纷选择了回迁和外迁,甚至把生意做到了黄州、黄石以及汉口,而“小汉口”热闹的盛况就成为汪岗人心中不可磨灭的追忆。
但是汪岗集市依然存留,汪岗镇保留了每月一号十五号的赶集的传统,从解放前夕走到合作化年代,从人民公社时期走到改革开放的今天,即使在大集体的时代“割资本主义尾巴”的热潮如火如荼的日子里,去汪岗镇赶集也未曾被彻底取缔。由此看来,作为一处经济交流中心,这是上苍赋予汪岗镇的优势,谁也无意去改变它!这个先天优势是周边那些曾经同为乡政府所在地的朱店、梅山、杨祠、三店、南凉所不可企及的。如今的汪岗集市,已不再是单一的经济活动,而是与时俱进了:年轻人来展示街舞,大妈们扭起了广场舞,政府机构组织帮扶就业培训,就连民间团体自发的访贫问苦也搭上了赶集这个平台。
发展经济,汪岗不仅有着不同凡响的历史过往,更有着敢为人先的惊人创举。邱宏祁和他的前进大队就是最好的证明。
现在的汪岗镇下辖41个行政村,其中的40个村都曾几易其名,唯独“前进”这块牌子岿然不动——从前进合作社,到前进大队,到如今的前进村,“前进”二字从未改过。这个名号是由它的第一任领路人邱宏祁在1955年成立农业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的时候起的,有“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之意。邱宏祁是这么设想的,也是这么做的。前进村地处巴水河畔,土质肥沃,便于农耕。邱宏祁带领前进人在这块土肥水美的田野里创立了“油稻稻”的种植模式,在早晚两季水稻收割之后兼种油菜(或)小麦,在五六十年代就实现了“亩产3200斤”的目标,成了远近闻名的先进集体的典型。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浠水人张口就来的一句口号是“学大寨,赶十月,超前进”,咱浠水人早已把自己的十月大队、前进大队和全国闻名的大寨相提并论!值得一提的是,邱宏祁带领的前进大队和饶兴礼带领的十月大队,并不是在“学大寨”之后才树立起来的典型,而是在此之前已经成为了浠水县促进农业生产的标杆!只是在此之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十月”和“前进”是我们浠水这个农业大县发展经济的两面旗帜,邱宏祁和饶兴礼一同成为浠水县闻名的全国劳模和全国人大代表。
自从汪家岗开埠以来,这里的人们心里就明白:咱家中无矿,要想立足于天地之间,活出个人样儿来,发展经济是必由之路。
(未完待续)
(文中插图均借用于“秀美浠水”,取景地乃汪岗镇前进村——谨此致敬“秀美浠水”和前进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