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在足少阳、厥阴甚则入肝

​徇蒙招尤

目瞑耳聋

下实上虚

过在

足少阳、厥阴

甚则入肝

木郁之发

甚则

耳鸣眩转

目不识人

善暴僵仆

上气不足

脑为之不满

耳为之苦鸣

头为之苦倾

目为之眩

哲言

眩者,言视物皆黑;

晕者,言视物皆转

二者兼有

方曰眩晕

若甚而

良久方醒

又名郁冒

谓如以物

冒其首也

眩晕之证,《内经》

虽云皆属于肝风上攻

体虚之人

外感六淫

内伤七情

皆能眩晕

以脉证别

风则脉浮有汗,项强不仁;

寒则脉紧无汗,筋挛掣痛;

暑则脉虚烦闷;

湿则脉沉吐逆

及其七情所伤

遂使脏气不平

郁而生涎,结而为饮,

随气上逆,令人眩晕,

眉棱骨痛,眼不可开,

寸脉多沉,此为异耳

疲劳过度

吐衄便利

妇人

崩伤产后

去血过多

皆令人眩晕

随其因治之

眩晕之病,悉属肝胆风火

风火属阳,阳主动

目眩头晕

火焰得风

旋转不已

肾阴不足

三阳之焰,震耀当前

阴虚之人,常若眩晕

目中忽见

火如星炮

胸隔多痰

晕眩之时

眼不能开

眼开之时

所见之物

非斜即倒

中土虚衰

下逆之光

上浮巅顶

发则

眩仆呕吐

五心烦热

肥白人

湿痰滞于上

阴火起于下

痰挟虚火

上冲头目

邪正相煽

故忽然眼黑生花

所谓无痰不作眩

○黑瘦人

肾水虚少

肝枯木动

复挟相火

上踞高巅

而作眩晕

风若胜地动

火得风焰旋

头痛之病,上实证也

头眩之病,上虚证也

《内经》分别甚明:

曰头痛巅疾,下虚上实

曰上实下虚,为厥巅疾

此以

邪气在上

所以为痛

故曰上实

至若眩晕之病

则曰上气不足

又曰上虚则眩

未闻言上之实

后世诸家

有曰,结而为饮,随气上逆者;

有曰,疲劳过度,下虚上实者;

有曰

肾不纳气

使诸气逆

奔而上者

即如丹溪亦曰:

痰在上

火在下

凡此皆言上实也

何与《内经》相反若此

噫!此后人之不明耳

夫眩晕之证,

或为头重眼黑,

或为脑髓旋转,

不可以动。

求其言实之由

不过谓头重者为上实

不知头本不重于往日

惟不胜其重者

乃甚于往日耳

上力不胜

阳之虚也

岂上实乎?

又何气不归元及

诸气逆奔之有?

盖上实者

宜降宜抑

上虚者

最不宜

再伐生气

此上实上虚之旨

不可不辨

○头眩有大小之异

察之可得虚实之情

如今人之

气禀薄弱

无论少壮

或于

劳倦酒色之后

每有耳鸣如磬

或者头眩眼黑

倏顷而止者

乃常有之事

至于中年之外

多见眩仆卒倒

亦常有之事

忽晕忽止,人皆谓之,头晕眼花

卒倒不醒,人必谓之,中风中痰

不知忽止,气血未败

旋见旋止,即小中风

卒倒而甚,根本既亏

遽病难复,即大眩晕

且必见于

中年之外

较之少壮

益又可知

于此察之,是风非风

是痰非痰,虚实可悟

补编

心下有痰饮

胸胁支满,目眩

苓桂术甘汤主之

心下有支饮

其人苦眩冒

泽泻汤主之

眩晕一证

人皆称为

上盛下虚

而不明言

其所以然

所谓虚者,血与气也

所谓实者,痰涎风火

原病之由

有气虚者

清气不升

汗多亡阳

升补阳气

有血虚者

亡血过多

阳无所附

益阴补血

此皆不足之证

有因痰涎郁遏者,宜导痰开郁,重则吐下;

有因风火摇动者,宜清上降火

此皆有余之证

气不归元

丹药镇坠

沉香降气

香窜散气

丹药助火

不归之气

岂能因此而复

治病求本

气之不归

求本用药则善

丹溪论眩晕:

无痰不作眩

有风亦必

有痰挟气

虚者亦宜

治痰为主

若据此论

则凡眩晕

无非痰证

何轩岐之言

绝不及痰

在丹溪则曰

无痰不作眩

以治痰为主

余则曰∶

无虚不作眩

以治虚为主

眩晕一证

有虚晕、火晕、痰晕之不同

治失其要

鲜不误人

曷言乎虚晕

纵欲脱血

痈溃产后

老年精衰

诸伤阴者

其证

面赤口干

烦躁不寐

便秘溺赤

脉弦细而数

或弦大而数

无非

精血受亏

阴虚为病

蒂固则,真水闭藏

根摇则,上虚眩仆

此阴虚之晕

劳倦费神

吐泻汗多

悲哀痛楚

诸伤阳者

其证

面青神倦

畏寒厥冷

身面浮气

脉沉细而迟

或浮大而空

无非

元阳被耗

气虚为病

禀浓则,真火归藏

脏亏则,气逆上奔

此阳虚之晕也

治阴虚者

归芍六味汤

加人参之类

壮水之主

以生精血;

治阳虚者

八味养血汤

加人参之类

益火之原

以生元气

所谓滋苗

必灌其根

曷言乎火晕

房劳则,火起于肾

暴怒则,火起于肝

思虑则,火起于脾

其证

耳鸣目黑

上重下轻

眩仆卒倒

脉象细弱

无非

动作烦扰

虚阳不藏

火藏则清明内持

动扰则掉摇散乱

此虚火之晕

实火眩晕

人必强健

证必暴发

渴必引饮

脉必洪数

呕吐酸苦晕稍定

饮食寒凉晕稍缓

便解燥结晕稍止

无非

风火相搏

实火为害

有余则上盛而火炎

壅塞则火炽而旋转

此实火之晕

治虚火者

六味、

逍遥

之属

滋阴以制火

舒肝以养脾

治实火者

三黄、

竹叶、

石膏

之属

清降以抑火

辛凉以泻热

虚火可补

实火可泻

曷言乎痰晕

水沸水泛,则痰起于肾;

风火生涎,则痰起于肝;

湿饮不行,则痰起于脾

其证

头重眼花,

脑转眩冒,

倦怠嗜卧,

食饮不甘,

脉象缓滑

无非

疲劳过度

虚痰为虐

清升则,浊阴下走

气滞则,津液不行

虚痰之晕

实痰眩晕

脉证必实

积热在阳明

阻塞在经络

郁遏在肠间

无非

风火结聚

积痰生灾

液凝则,浊阴泛上

饮停则,火逆上升

此实痰之晕

治虚痰者

宜六味、八味、归脾之属

补肾之原

治痰之本;

治实痰者

宜二陈、

芩、连、

滚痰丸之属

冷肠胃之热

以治痰之标

大抵

虚晕者,十之六、七,

兼痰火者,十之二、三

且今人

气禀薄弱

酒色不谨

肝肾亏

内伤剧

以致眩晕大作

望其容则,精神昏倦也

闻其声则,语言低微也

察其证则,自汗喘促也

切其脉则,悬悬如丝也

当此之时,须执定见,

毋惑多岐,参、 归、术,

重剂多进,庶可转危为安

病家畏补,而生疑

医家见补,而妄驳

旁人因补,而物议

以虚证为实火

以参、为砒毒

卒中之变至

危脱之象见

虽有智者

无如何矣

戴复庵云:

有眩晕之甚

抬头则屋转

眼生黑花

常见有物飞动

或见一物为两

宜《秘旨》正元散

加鹿茸,兼进养正丹

不效,

一味鹿茸

每服半两

酒煎去滓

入麝香少许

缘鹿茸生于头

头晕而主以鹿茸

从其类也

此为虚寒

丹溪云:

眩晕不可当者

大黄酒炒为末

茶调下

每服一、二钱

此为实热

《经》:

诸风掉眩

皆属于肝

头为

六阳之首

耳目口鼻

皆系清空之窍

所患眩晕者

非外来之邪

乃肝胆之风阳上冒耳

甚则有昏厥跌仆之虞

其证有:

夹痰夹火、

中虚下虚、

治胆治胃治肝之分

火盛者:

羚羊、山栀、

连翘、花粉、

元参、生地、

丹皮、桑叶

清泄上焦

窍络之热

此先从胆治

痰多者,必理阳明

消痰如:

竹沥、

姜汁、

菖蒲、

二陈汤

之类

中虚则兼用人参、

《外台》茯苓饮

下虚者

必从肝治

补肾滋肝

育阴潜阳镇摄

至于天麻、钩藤、菊花之属,

皆系熄风之品,可随证加入

此证原本肝风,当与

肝风、中风、头风门

合而参之

脉候

浮而散者为眩仆

春脉太过

令人善怒

忽忽眩冒而巅疾

肝脉溢大主眩

风浮寒紧,湿细暑虚,

痰弦而滑,瘀芤而涩,

数大火邪,濡大虚极

选案

刘允功,

形体魁伟,

不慎酒色,

偶因劳怒,

头晕仆地,

痰涎上涌,

手足麻痹,

口干引饮,

六脉洪数而虚

余以为肾经亏损

不能纳气归原而为晕

不能摄水归原而为痰

阳气内虚而麻痹

虚火上炎而作渴

用补中益气汤

合六味丸

治愈

吴添官母,时多暴怒,

经行复止,气逆上厥,

如畏舟船,动则晕去,

久卧于床,时若天翻地覆,

大热引饮,脑如刀劈,

食少泻多

以怒甚则

血菀于上

气不返于下

名曰厥巅疾

厥者,逆也

巅者,高也

气与血俱

逆于高巅

动辄眩晕

又以

上盛下虚

过在少阳

少阳者,胆也

胆之穴络于脑

郁怒之火,上攻于脑

得补而炽,其痛如劈

同为厥巅之疾

风火相煽,故振摇而热蒸

木土相凌,故艰食而多泻

会《内经》

铁落镇坠之意:

以代赭、龙胆、芦荟、黄连

降其上逆之气;

以蜀漆、丹皮、赤芍

行其上菀之血;

以牡蛎、龙骨、五味

敛其浮游之神

最要在每剂药中

生入猪胆汁二枚

盖以

少阳热炽

胆汁必干

亟以同类之物济之

资其持危扶颠之用

连进十数剂,服猪胆二十余枚,

热退身凉,食加泻止,始能行步

尚觉身轻不支

减去猪胆、芦、龙,

加入参、归、姜、枣

平调而愈

一人常常

头目眩晕

步履不稳

寸脉豁大

关脉多滑

医谓,老年体虚,用补

余曰∶

脉大无力

固虽属虚

然滑则多痰,徒补而不消痰

则眩晕不去,步履何由而健

必须补中兼消

方用:

六君汤

菊花、

川芎、

酒炒黄芩

与服十剂

证觉减轻

再加

归、芍

配合丸药

熟地泥膈

肉桂助火

皆非所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