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的中国,有一群特殊的犹太群体,他们将中国声音传至世界

谈及二战时期的犹太人,大多数人会想起纳粹对他们的屠杀以及《辛德勒的名单》这部电影。但很少有人知道曾有大量的犹太人前往中国上海避难,在其中有大量知识分子与记者。他们在中国避难的同时,用他们的笔和镜头记录下日军的残暴行为,以及中国军队的艰难抗战景象,他们与中国人一道遭受着法西斯的暴行,对中国百姓怀有深切的同情。他们的报道很大程度上改善了西方对中国的固有印象。

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

一、反犹浪潮与中国

20世纪的欧洲出现了大规模的反犹浪潮。由于宗教、种族的不同,加之近代以来种族进化论的流行,尤其是20世纪经济危机的接连出现,种族主义的火焰迅速升温,反犹浪潮就此出现。20世纪30年代,伴随着法西斯在欧洲的出现与经济大危机的爆发,尤其是1939年二战的爆发,反犹浪潮也演变成对犹太人的屠杀。在这种情景下,大量犹太人逃往世界各地以寻求庇护,而遥远的中国则成为他们逃离的选择之一。

二战时期被驱赶的犹太人

远在东方的中国在历史上与犹太人并未有什么瓜葛,没有反犹浪潮的土壤。此时的中国虽在日本的残酷进攻下自顾不暇,但也尽最大可能为犹太人提供相关手续,以促使他们来中国避难。作为远东第一大都市——上海,虽被日军占领,但广大的租界区依旧为犹太人提供了坚实的避风港,这里不需要繁琐的手续,更不存在什么反犹主义。可以说,上海的存在既为犹太人提供了绝佳的避难场所,也为他们提供了得以观察战时中国的绝佳舞台。

租界为犹太人提供了庇护场所

二、在上海生存的犹太群体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占领上海租界,随后德国方面提出要日本“清理”掉在上海的犹太难民。日本虽与德国结盟,但他们对犹太人并无多少反感,相反,犹太人的存在还会为日本提供一定利益与筹码。经过多次博弈,日本在上海设立所谓的“无国籍难民隔离区”,将包括犹太人在内的各国侨民迁入,变相将犹太人保留下来,未对其实行屠杀举动。

日军在上海

历经种种波折后,犹太人在上海安顿下来。在犹太难民群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知识分子或记者,他们国籍不同、身份不同、想法不同,但在华期间,他们都继续拿起手中的笔或镜头,记录着上海与中国。根据国籍可以将记者群体划分为欧洲、美国与苏联犹太记者。其中苏联与美国的犹太记者并非逃难,而是主动来到中国工作,而欧洲犹太记者主要是为政治避难来到中国的。其中像汉斯·希伯、魏璐诗、冈瑟·斯坦等,都是有名的记者,汉斯还是德国共产党员,他在二战之前即多次来到上海。

汉斯·希伯墓(临沂革命烈士陵园内)

无论是逃难还是主动来到中国,在华犹太记者的工作与中国动荡的局势密切相关,任何风吹草动都成为他们观察记录中国的素材,上海则成为他们工作的主要据点。1939年,记者威利·顿离开家乡柏林前往他处逃难,但逃往伦敦的他始终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威利远赴遥远的中国。威利本身就对东方文化抱有浓厚的兴趣,抵达上海后他借助地缘之利,继续开展对中国的研究。自1939年至1943年,他先后在中文、英文与德文刊物上发表300篇左右文章,内容皆与中国有关。1943年,他在日军成立的“无国籍难民指定区”创办“亚洲研讨会”,集中了当时在华的许多西方汉学家,还为西方人提供了学习东方文化的课程。威利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依旧坚持记录中国,直至1949年他才离开中国前往以色列。

油画:在上海的犹太人

三、犹太记者做出的贡献

其实除上海外,在战时首都重庆、在红色圣地延安以及广泛的敌后区,都活跃着犹太记者的身影。他们用双脚丈量着中国的土地,即使深入后方也丝毫不加畏惧。像爱泼斯坦曾在敌后区四处采访记录,1938年他在广州还加入了“保卫中国同盟”,后在香港被日军逮捕,费劲心力才逃出生天。美国犹太记者白修德在河南记录下了残酷的河南大饥荒,使这场震惊世人的消息被国府知晓。1939年,白修德将日军的暴行发往美国《时代》周刊,在文中他写道:“任何有价值的东西悉被洗劫一空……被当做牲口使唤的中国农民,被怒气冲冲的日本兵用残暴的手段驱赶,直至他们累死或发疯为止。”

电影中的白修德

无论在上海还是敌后区,犹太记者都是亲眼目睹与亲身经历过日军的暴行,他们将其揭露出来,固然不会停止日军侵略的步伐,但却可以将日军的暴行昭告世界。他们的目的是要世界各国明白,不仅有法西斯对犹太人的大规模屠杀,在中国也有着日本法西斯对中国人民的屠杀。

二战时期的犹太记者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大部分人既是在屠杀中逃出的落难者,又是另一场屠杀的见证者。他们对苦难的中国人民满怀同情,正如同同情他们自身遭遇一般,诸如威利、爱泼斯坦、白修德等记者,他们当中虽有人并非欧洲逃难的犹太难民,但身为记者的一种良知,都促使他们对中国抗战进行详细描述,并将其传播至世界各国。正是由于犹太记者的文字和镜头,使中国抗战的景象得以部分保留,也使各国能够真正看到中国人民的伟大与坚强。下图即是美国《生活》杂志1938年5月16日刊发的,左下英文意为“一位中国卫士”。

中国将士的抗战被传播到世界各地

文史君说

在华犹太记者是受难者,也是记录者。他们的存在是人类良知闪烁的产物,正是有无数“辛德勒”的存在,才使犹太人得以在屠杀中存活下来。而这批犹太人在中国,同样是作为“辛德勒”而广泛存在,他们用纸笔、摄像机记录日军的暴行,他们虽无法阻止日寇的暴行,但却将其永远刻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昭示着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珍贵。

参考文献

李璇玲:《二战期间在华犹太记者研究》,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0年。

王庆余:《旧上海的犹太人》,《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87年第2期。

(作者:浩然文史·小太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