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唐诗(138-142):唐诗中的元宵节
秦皇岛市国学研究会全体同仁
祝各位朋友元宵节快乐!
138.十五夜观灯
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①,兰缸艳早年②。
缛彩遥分地③,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④,依楼似月悬⑤。
别有千金笑⑥,来映九枝前⑦。
【注释】
①锦:色彩华丽,这里指色彩华丽的花灯,正月十五有放花灯的习俗。开芳宴:始于唐代的一种习俗,由夫妇中的男方主办,活动内容一般为夫妻对坐进行宴饮或赏乐观戏。宋罗烨《醉翁谈录》“常开芳宴,表夫妻相爱耳。”开,举行。
②兰缸:也作“兰釭”,是燃烧兰膏的灯具,也常用来表示精致的灯具。早年:年轻的时候,这里指年轻人。
③缛彩:也作“縟采”,绚丽的色彩。
④汉:天河,银河。《迢迢牵牛星》中有“皎皎河汉女”,即为银河中的织女星。
⑤依:靠着,依靠。《说文》依,倚也。
⑥千金笑:指美丽女子的笑。
⑦九枝:一干九枝的灯具,枝上放置蜡烛或加灯油,也泛指一干多枝的灯。
139.正月十五夜
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①,星桥铁锁开②。
暗尘随马去③,明月逐人来④。
游伎皆秾李⑤,行歌尽落梅⑥。
金吾不禁夜⑦,玉漏莫相催⑧。
【注释】
①火树银花:比喻灿烂绚丽的灯光和焰火。特指上元节的灯景。此句对后世影响甚大,如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词有:“东风夜放花千树……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红楼梦》十八回:“只见庭燎绕空,香雪布地,火树琪花,金窗玉槛”
②星桥:星津桥,天津三桥之一,“洛水贯都,以像星汉”此处或以星津桥指代天津三桥。”东都洛阳,洛水从西面流经上阳宫南,流到皇城端门外,分为三道,上各架桥,南为星津桥,中为天津桥,北为黄道桥。开元年间,改修天津桥,星津桥毁,二桥合而为一。铁锁开:比喻京城开禁。唐朝都城都有宵禁,但在正月十五这天取消宵禁,连接洛水南岸的里坊区与洛北禁苑的天津桥、星津桥、黄道桥上的铁锁打开,任平民百姓通行。
③暗尘:暗中飞扬的尘土。
④逐人来:追随人流而来。
⑤游伎:歌女、舞女。一作“游骑(jì)”秾李:此处指观灯歌伎打扮得艳若桃李。《诗经·召南·何彼秾矣》:“何彼秾矣,华如桃李。”
⑥落梅:曲调名。
⑦金吾:原指仪仗队或武器,此处指金吾卫,掌管京城戒备,禁人夜行的官名,汉代置。《唐两京新记》云:”正月十五日夜,敕金吾弛禁,前后各一日以看灯,光若昼日。”不禁夜:指取消宵禁。唐时,京城每天晚上都要戒严,对私自夜行者处以重罚。一年只有三天例外,即正月十四、十五、十六。
⑧玉漏:古代用玉做的计时器皿,即滴漏。
140.观灯乐行
李商隐
月色灯山满帝都,
香车宝盖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
羞逐乡人赛紫姑①。
【注释】
①紫姑:传说中女神的名字。我国的西南方,尤其是湘西地区,民间传说其为厕神,又作子姑,厕姑,茅姑。一说于正月十五那天激愤而死,一说被害于厕,于正月十五那天显灵。人们为记念她,形成了正月十五迎接她的习俗。
141.正月十五夜灯
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
正月中旬动帝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
一时天上著词声。
【注释】
①千门,形容宫毁群建筑宏伟,众多,千门万户。如杜甫《哀江头》:“江头宫殿锁于门”。
内人,宫中歌午艺妓,入宜春院,称“内人”。
②著,同着,犹“有”。此句形容歌声高唱入云,又兼喻歌乐声悦耳动听,宛若仙乐下凡。
142.上元夜六首·其一①
崔液
玉漏银壶且莫催②,
铁关金锁彻明开③。
谁家见月能闲坐?
何处闻灯不看来?
【注释】
①上元:节日名,即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
②玉漏、银壶及铁关、金锁:都是美称,并非真正全由玉、银、铁、金做成,应理解为“像……一样的……”。漏,壶:古代计时的器具,古人向铜壶里灌水,壶底打通一小孔,壶中立刻度箭,壶中的水逐渐减少,箭上的度数就依次显露出来,然后根据刻度计时,是为漏刻之法。
③铁关:宫禁的城门,唐朝宫禁森严,平时入夜即管关,天亮开放。彻:通,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