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陆氏名人与家训

金华陆氏名人与家训

    陆瑾

陆瑾(1436~1489),字润夫,兰溪后陆村人。天顺三年(1459)乡荐,卒业太学,博通经史。授桂林通判,委以边务,悉心力而为之,上官深为器重。历任长沙、广州。为人笃厚,谨实克任所事,时以清介闻。

陆璥

陆璥(1460~1540),字温夫,兰溪后陆村人。弘治五年(1492)举人,授万载知县,愷悌有为,劝课学徒,抚存孤寡,皆竭其诚,剪除豪暴,不遗余力。后以谤调大庾,遇事坚执不为诡隨,爱民礼士,敦雅有古循吏风。升福建漳州通判。有遗惠,民恒思之。

陆震

陆震(1464~1519),字汝亨,号鹤山。兰溪后陆村人。师事章懋,慷慨有大志,以学行知名。正德三年(1508)进士,授江西泰和知县。任内减轻赋税,积谷备荒,巡视乡村,劝课农桑。时朝廷发兵镇压永丰、新淦民众暴动,官兵沿途骚扰百姓。震向总督建议,准县供应粮秣,不许官兵私自勒索,民甚感德。离任后为立生祠。调任兵部主事,因疏谏武宗北游,被严遣,获大臣营救得免,改任武选员外郎。正德十三年(1518),佞人江彬鼓动武宗南巡山东祀神祈福,一时内外汹汹,变幻莫测。陆震与同僚黄巩等上书劝谏南巡,并请诛杀江彬以谢天下。武宗与诸倖臣大怒,罚跪午门5日。后廷臣疏继进,益怒,俱加梏罚跪阙下5日,又下诏狱。震被三讯三杖,拷掠至死。临终前作书与诸子云:“吾虽死,汝等当勉为忠孝。吾笔乱,神不乱也。”无一语及家事。嘉靖元年(1522)追赠太常少卿,崇祯年间赐谥忠定。《明史》列传。

陆瓒

陆瓒(1484~?),兰溪后陆村人。生有仙骨,碧眼,苍髯,身长9尺余,阔步缓行顷刻数十里。性格不凡,沉溺于修真断缘息念。30岁后遍游京师及诸远方,人称“陆长仙”。后忽归,绝口不问家事,

坐卧一小楼,历旬日复去,竟不知所终。

陆亲仁

陆亲仁(1488~1578),字子文,兰溪后陆村人。震次子。文昌主簿。自奉俭约。御下宽平,宠辱不惊,和而能介。升马湖经历致仕,所至有惠政,民怀之。祀文昌名宦。

陆体仁

陆体仁(1501~1556),字子元,号瑞峰,兰溪后陆村人,震季子。方震系狱,江彬必欲致之死,绝其饮食。体仁年才15岁,变服冒为他囚亲属,职纳橐 焉。嘉靖初有诏,录一子官,诸昆推让,体仁乃承袭。先任通政司知事,历临江府推官,漳州府通判。以管粮为正职,征办常平镇海仓米,一切规例皆不受。会浦城令缺,吏治久驰,上官檄莅其事,始至文牍山积,立为判决。涤烦苛,释械系,罢不急之务,去虚耗之用,岁省民财什之三四。有赎锾则悉归之公帑。知府卢璧深敬礼之。县之民素喜讼,闾巷细故,一言相违,辄仰药以死图。累衅端一构,动致株连。体仁以政化导,卒袪其弊,争平俗厚,囹圄为空。时适有缮城之役,征召者多贫户。体仁深为不安,说:“城垣之设,所以卫富民,奈何舍富而役贫乎!”于是,亟更其令。在官愷悌廉洁,明果练达,治事动得枢要。漳州士民群颂其绩。入祀名宦。

陆瑞家

陆瑞家(1532~1595),字信卿,号古台,兰溪后陆村人。始为诸生,已而告退。读书希慕古哲,收藏甚富,建楼储之,曰“万书楼”。所交游皆达人名士,学问迥别俗流。所著有《学契谪稿》、《遗野集》、《古台集》等书。

陆可教

陆可教(1547~1598),字敬承,号葵日。兰溪后陆村人,陆震裔孙。自幼聪明敏捷,9岁能文。万历五年(1577)进士,授编修,充纂修会典官,兼掌诰敕。会典编成后加侍讲,擢右春坊谕德,为经筵讲官,掌司经局。时神宗久不临朝,倦于政事。连上十二疏,首列圣训,继陈时事,有情有理,神宗读后下罪己诏。万历十六年(1588),擢江西正主考。十九年(1591),擢应天府正主考,因处事公正切当,“俱称得人”。秋试毕,依成例馈赠金钱,坚却不受。时西夏告警,进“坐困”之策,神宗采纳。不久,以侍读学士掌留院事。二十三年(1595)春,擢南京国子监祭酒,“以身率士,士风一振”。年底,改北京国子监祭酒。次年十一月,升南京礼部右侍郎。后因父丧,悲哀成疾而卒。祀乡贤。天启元年(1621)赐祭葬,赠南京礼部尚书。其文章与冯梦桢齐名,在馆阁所撰典章为时所重。

著有《陆礼部文集》16卷。

陆大潮

陆大潮(1704~1788),字观涛,号信川,后陆村人。邑诸生。笃学修行,至老不倦。与祝文彪、戴曦诸人力兴古学。曾搜罗同郡先辈专集、合集及名家文谱、行谱,广收博蓄,阅数十年而集成

《金华文选类编》。又著有《信川文集》。

陆确忠

陆确忠(1889~1930),原名樟汝,兰溪厚仁后陆村人。生于贫农家庭,38岁参加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后陆支部书记、兰溪县委常委、浙西特委常委。曾在西乡组织农民协会,积极领导“二五减租”,雇工增资等革命斗争。民国17年(1928)4月,与邱福祥负责执行镇压恶霸地主陆森林,鼓舞群众革命斗志,影响极大。8月参加领导永昌秋收暴动。嗣后,去金华等地从事共产党的活动。民国19年(1930)4月被捕。在狱中受尽酷刑,始终不屈。5月被押解回兰途中,反抗脱逃时,牺牲于费垄口,时年41岁。

陆放翁家训

“昔唐之亡也,天下分裂,钱氏崛起吴越之间,徒隶乘时,冠履易位。吾家在唐为辅相者六人,廉直忠孝,世载令闻。念后世不可事伪国,苟富贵,以辱先人,始弃官不仕,东徙渡江,夷于编氓。孝悌行于家,忠信着于乡,家法凛然,久而弗改。宋兴,海内一统,祥符中天子东封泰山,于是陆氏乃与时俱兴,百余年间文儒继出,有公有卿,子孙宦学相承,复为宋世家,亦可谓盛矣。然游于此切有惧焉。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游童子时,先君谆谆为言,太傅出入朝廷四十余年,终身未尝为越产,家人有少变其旧者辄不怿。其夫人棺纔漆四会,婚姻不求大家显人,晚归鲁墟,旧庐一椽不可加也。楚公少时尤苦贫,革带敝,以绳续绝处。秦国夫人尝作新襦,积钱累月乃能就,一日覆羹污之,至泣涕不食。太尉与边夫人方寓宦舟,见妇至喜甚,辄置酒,银器色黑如铁,菓醢数种,酒三行以已。姑嫁石氏,归宁食有笼饼,亟起辞谢曰:'昬耄不省是谁生日也。’左右或匿笑,楚公叹曰:'吾家故时数日乃啜羹,岁时或生日乃食笼饼,若曹岂知耶?’是时楚公见贵显,顾以啜羹食饼为泰,愀然叹息如此。游生晚,所闻已略,然少于游者又将不闻,而旧俗方以大坏,厌藜藿,慕膏梁,往往更以上世之事为讳。使不闻此风,放而不还,且有陷于危辱之地,沦于市井,降于皂隶者矣。复思如往时,父子兄弟相从居于鲁墟,葬于九里,安乐耕桑之业,终身无愧悔,可得耶?鸣呼,仕而至公卿命也,退而为农亦命也,若夫挠节以求贵,市道以营利,吾家之所深耻,子孙戒之,尚无坠厥初。干道四年五月十三日,太中大夫、宝谟阁待制游谨书。”
  “吾见平时丧家百费方兴,而愚俗又侈于道场斋施之事,彼初不知佛为何人,佛法为何事,但欲夸邻里为美观尔。以佛经考之,一四句偈功德不可称量,若必以侈为贵,乃是不以佛言为信。吾死之后,汝等必不能都不从俗,遇当斋日,但请一二有行业僧诵金刚、法华数卷或华严一卷,不啻足矣。如此为事,非独称家之力,乃是深信佛言,利益岂不多乎!又悲哀哭踊,是为居丧之制,清净严一,方尽奉佛之礼。每见丧家张设器具,吹击螺鼓,家人往往设灵位辍哭泣而观之,僧徒衒技,几类俳优,吾常深疾其非礼,汝辈方哀慕中,必不忍行吾所疾也。且侈费得福,则贪吏富商兼并之家死皆升天,清节贤士无所得财,悉当沦坠,佛法天理,岂容如是!此是吾告汝等第一事也,此而不听,他可知矣。
  升济神明之说,惟出佛经,黄老之学,本于清净自然,地狱天宫,何尝言及?黄冠辈见僧获利,从而效之,送魂登天,代天肆赦,鼎釜油煎,谓之炼度,交梨火枣,用以为修,可笑者甚多,尤无足议,聊及之耳。
  墓有铭,非古也。吾已自记平生大略以授汝等,慰子孙之心,如是足矣,溢美以诬后世,岂吾志哉!
  吾平生未尝害人,人之害吾者,或出忌嫉,或偶不相知,或以为利,其情多可谅,不必以为怨,谨避之可也,若中吾过者,尤当置之。汝辈但能寡过,勿露所长,勿与贵达亲厚;则人之害己者自少。吾虽悔,已不可追,以吾为戒可也。
  祸有不可避者,避之得祸弥甚,既不能隐而仕,小则谴斥,大则死,自是其分。若苟逃谴斥而奉承上官,则奉承之祸不止失官,苟逃死而丧失臣节,则失节之祸不止丧身。人自有懦而不能蹈祸难者,固不可强,惟当躬耕绝仕进,则去祸自远。
  风俗方日坏,可忧者非一事,吾幸老且死矣,若使未遽死,亦决不复出仕,惟顾念子孙不能无老妪态。吾家本农也,复能为农,策之上也。杜门穷经,不应举,不求仕,策之中也。安于小官,不慕荣达,策之下也。舍此三者,则无策矣。汝辈今日闻吾此言,心当不以为是,他日乃思之耳,暇日时与兄弟一观以自警,不必为他人言也。
  气不能不聚,聚亦不能不散,其散也或遽或久,莫或致诘。而昧者置欣戚于其间,甚者祈延而避促,亦愚矣。吾年已八十,更寿亦不过数年便终,固不为夭,杜门俟死,尚复何言?且夫为善自是士人常事,今乃规后身福报,若市道然,吾实耻之,使无祸福报应,可为不善耶?
  吾承先人遗业,家本不至甚乏,亦可为中人之产,仕宦虽龃龉,亦不全在人后。恒素不闲生事,又赋分薄,俸禄入门,旋即耗散。今已悬车,目前萧然,意甚安之,他人或不谅,汝辈固不可欺也。
  厚葬于存殁无益,古今达人言之已详。余家既贫甚,自无此虑,不待形言。至于棺柩,亦当随力,四明、临安倭船到时,用三十千可得一佳棺,念欲办此一事,窘于衣食,亦未能及,终当具之,万一仓卒,此即吾治命也。汝等第能谨守,勿为人言所摇,木入土中,好恶何别耶?
  近世出葬,或作香亭、魂亭、寓人、寓马之类,一切当屏去,僧徒引导,尤非敬佛之意,广召乡邻,又无益死者,徒为重费,皆不须为也。
  古者植木冢上,以识其处耳,吾家自先太傅以上,冢上松木多不过数十。太尉初葬宝峰,比上世差为茂郁,然亦止数亩耳。左丞归葬之后,积以岁月,林樾寖盛,遂至连山弥谷。不幸孙曾遂有剪伐贸易之弊,坐视则不可,禁止则争讼纷然,为门户之辱,其害更甚于厚葬。吾死后墓木毋过数十,或可不陷后人于不孝之地,戒之戒之。
  石人、石虎之类,皆当罢之,欲识墓处,立一二石柱可也。守墓以僧,非旧也,太傅尝为乡邦,其力非不可置庵赡僧,然终不为,岂俭其亲哉,盖虑之审耳。坟墓无穷,家资厚薄不常,方当盛时虽可办,贫则必废。又南方不族墓,世世各葬,若葬必置庵赡僧,数世之后,何以给之?吾墓但当如先世置一庵客,岁量给少米,拜扫日给之酒食及少钱,此乃久远事也,若云赖僧为福,尤为不然。
  吾少年交游多海内名辈,今多已零落,后来佳士,不以衰钝见鄙,往往相从,虽未识面而无定交者亦众,恨无繇徧识之耳。又有道途一见,心赏其人,未暇从容,旋即乖隔,今既屏居不出,遂不复有邂逅之期,吾于世间万事,悉不贮怀,独此未能无遗恨耳。
  人生才固有限,然世人多不能克尽其实,至老必抱遗恨。吾虽不才,然亦一人也。人未四十,未可著书,过四十又精力日衰,忽便衰老,子孙以吾为戒可也。
  人与万物同受一气,生天地间,但有中正偏驳之异尔,理不应相害,圣人所谓'数罟不入污池’'弋不射宿’,岂若今人畏因果报应哉!上古教民食禽兽,不惟去民害,亦是五谷未如今之多,故以补粒食所不及耳。若穷口腹之欲,每食必丹刀几,残余之物,犹足饱数人,方盛暑时,未及下箸,多已臭腐,吾甚伤之。今欲除羊彘鸡鹅之类,人畜以食者,【牛耕犬警,皆资其用,虽均为畜,亦不可食。】姑以供庖,其余川泳云飞之物,一切禁断,庶几少安吾心。凡饮食,但当取饱,若稍令精洁以奉宾燕,犹之可也。彼多珍异夸眩世俗者,此童心儿态,切不可为其所移,戒之戒之。
  世之贪夫,溪壑无餍,固不足责。至若常人之情,见他人服玩,不能不动,亦是一病。大抵人情慕其所无,厌其所有,但念此物若我有之,竟亦何用?使人歆艳,于我何补?如是思之,贪求自息。若夫天性澹然,或学问已到者,固无待此也。
  人士有与吾辈行同者,虽位有贵贱,交有厚薄,汝辈见之,当极恭逊己,虽官高亦当力请居其下,不然则避去可也。吾少时见士子有与其父之朋旧同席而剧谈大噱者,心切恶之,故不愿汝曹为之也。
  吾惟文辞一事,颇得名过其实,其余自勉于善,而不见知于人,盖有之矣。初无愿人知之心,故亦无憾,天理不昧,后世将有善士,使世世有善士,过于富贵多矣,此吾所望于天者也。
  居丧之礼,不可不勉,人固有体气素弱不能常去肉食者,礼亦许之,然亦不得已耳。至若寝苫于地,东南卑湿,决不可行,食去盐酪,亦非南人所堪。如此之类,小有出入,固有不得已者。若夫饮酒及广设殽羞,以至招客赴食之类,乃可以守礼而不守者,亦是近世礼法陵夷遂至于此!汝辈各宜勉之,若不能人人皆行,则行者自行而已,兄弟相驳,亦无如之何也。
  诉讼一事,最当谨始,使官司公明可恃,尚不当为,况官司关节,更取货贿,或官司虽无心,而其人天资闇弱,为吏所使,亦何所不至?有是而后悔之,固无及矣。况邻里间所讼,不过侵占地界,逋欠钱物,及凶悖陵犯耳,姑徐徐谕之,勿遽兴讼也,若能置而不较,尤善。李参政汉老作其叔父成季墓志云'居乡则以困畏不若人为哲’,真达识也。
  吾居贫,不喜为人言,故知者少,今启手足之后,乃至不能办棺殓,度不免以累亲故,然当痛节所费,但或入土则已矣,更不可借口干人,以资他用。
  九里袁家嶴大墓及太傅、太尉、左丞、少师、荣国夫人、康国夫人诸墓,岁时切宜省视修葺。近岁族人不幸有残伐扰害者,吾竭力禁止之,虽遭怨詈诬讼者,皆不敢恤。一二年来,方似少止,以后固不可保,然已蒙郡中给榜严戒。他日援此有请,既非创始,必易为力,然须汝辈念念不忘,举措必当,然后可耳。
  '余庆’藏书阁色色已具,不幸中遭扰乱,至今未能建立,吾寝食未尝去心。若神明垂佑,未死间或可遂志,万一赍志及泉,汝辈切宜极力了之,至祝至望。此阁本欲藏左丞所著诸书,今族人又有攘取庵中供赡储蓄及书籍者,则藏书于此,必至散亡,不若藏之于家,止为佛阁,略及奉安左丞塑像可也。此事本不欲书,然势不可不告子孙,言及于此,痛心陨涕而已。
  子孙才分有限,无如之何,然不可不使读书。贫则教训童稚以给衣食,但书种不绝足矣。若能布衣草履,从事农圃,足迹不至城市,弥是佳事。关中村落有魏郑公庄,诸孙皆为农,张浮休过之,留诗云:'儿童不识字,耕稼郑公庄。’仕宦不可常,不仕则农,无可憾也。但切不可迫于衣食,为市井小人事耳,戒之戒之。
  后生才锐者最易坏,若有之,父兄当以为忧,不可以为喜也。切须常加简束,令熟读经子,训以宽厚恭谨,勿令与浮薄者游处,如此十许年,志趣自成,不然其可虑之事盖非一端,吾此言后人之药石也,各须谨之,毋贻后悔。”

(0)

相关推荐

  • 【兰溪祠堂】 兰溪游埠镇潦溪桥村祠堂与家训

     兰溪游埠镇潦溪桥村祠堂与家训 刘鑫 兰溪市游埠镇潦溪桥村世居章姓,章氏世祖及公唐时官至刺史,迁居福建之浦城,其十六世孙天叙公(兰溪始迁祖)南渡来兰溪,官至学政,因此,又尊称"学政公&quo ...

  • 浙江金华赵氏大墓

    常回家看看 宋皇族浙江金华赵氏大墓表 洪武元年十月壬午,赵氏先世之丧,既葬于金华县庆云乡青冈之七星原.郡守髙公升题曰:"赵氏之大墓".其孙古愚,于是具其族.出世次,所以发大而流远者 ...

  • 浙江金华兰溪积庆堂

    金华兰溪积庆堂位于浙江金华兰溪市永昌街道社峰村.距诸葛村民居东南7.1公里.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积庆堂坐西朝东,布局为三间四进两狭弄,通面阔13.75米,通进深58.8米,硬山顶.一进,进深 ...

  • 【金华廉风】上戴村《莲湖戴氏宗谱》有家训

     上戴村<莲湖戴氏宗谱>有家训 上戴村位于兰江街道北部的厚仁片,是一个坐落于山林之中.水域丰富.四面环山的山水村落.上戴村距离兰江街道办事处11000米,属丘陵地.往东到兰江街道的厚仁村, ...

  • 【黄店镇关工委家风家训专题】兰溪硕范村:胡氏族训传家风

    兰溪硕范村:胡氏族训传家风 硕范村俗称石板路头,位于兰溪市诸葛镇南部,距诸葛镇政府所在地诸葛八卦村1.5公里,东与前宅村.下徐村相邻,南接厚伦方村,西靠葛塘朱村.北与胡家村毗邻,诸葛至厚伦方通村公路穿 ...

  • 金华蔡氏名人与家训

    金华蔡氏名人与家训     蔡元定 始祖蔡元定(1135年12月17日-1198年9月11日),字季通,学者称西山先生,建宁府建阳县(今属福建)人,蔡发之子.南宋著名理学家.律吕学家.堪舆学家,朱熹理 ...

  • 金华曹氏名人与家训

    金华曹氏名人与家训 曹聚仁 曹聚仁(1900-1972),民国著名记者.作家.浙江浦江墩头镇蒋畈村(今属兰溪梅江镇蒋畈村)人.毕业于浙江第一师范.1922年到上海,任教于爱国女中.暨南大学.复旦大学等 ...

  • 金华陈氏名人与家训

    金华陈氏名人与家训 陈亮 陈亮(1143年10月16日[1]  -1194年),原名汝能,后改名亮,字同甫,号龙川,学者称龙川先生.婺州永康(今属浙江)人.南宋思想家.文学家.才气超迈,喜谈兵. 孝宗 ...

  • 金华樊氏名人与家训

    金华樊氏名人与家训     樊勲 樊勲,字则峣,号竹溪.其先山阴人,父贾于兰溪,遂占籍.勲少嗜学,长服贾,犹手不释卷.务施与就义若渴,凡利于人者无不为.邑育婴堂资用缺,勋带头捐钱300缗,又每年出百缗 ...

  • 金华郭氏名人与家训

    金华郭氏名人与家训 郭时芳 郭时芳(1274-?),名桂.兰溪城区药院巷(今星宫巷)人.世承家业,精岐黄.高祖母汪夫人以善医女科显于时.南宋建炎初,元祐太后有病召医.汪夫人应召,依祖传女科牡丹十三方施 ...

  • 金华胡氏名人与家训

    金华胡氏名人与家训     胡则 胡则(公元963-1039年),字子正.北宋永康人.少果敢有才气.宋端洪二年(公元989年)考取进士,为婺州有史以来第一个取得进士功名的文人.他一生做了四十年官,继任 ...

  • 金华黄氏名人与家训

    金华黄氏名人与家训 黄初平 黄初平(约328-约386),后世称为"黄大仙",是中国民间信仰之一,著名道教神仙.出生于浙江省金华兰溪黄湓村,一说出生于浙江省金华义乌赤岸.黄大仙原是 ...

  • 金华李氏名人与家训

    金华李氏名人与家训 李渔 李渔(1611-1680),初名仙侣,后改名渔,字谪凡,号笠翁.汉族,浙江金华府兰溪县夏李村人,生于南直隶雉皋(今江苏省如皋市).明末清初文学家.戏剧家.戏剧理论家.美学家. ...

  • 金华刘氏名人与家训

    金华刘氏名人与家训     刘渭 刘渭,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字志清.生卒年不详.宋宁宗嘉定十三年(1220)庚辰科状元. 刘渭中状元后,授特补承事郎,签书建康军节度判官,余事不详. 刘辰(1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