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晓合:如何做好学术研究?

导读:学术研究需要养成努力创新的思维方式,创新性是学术研究的生命线。

主讲:郭晓合 华东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部教授

全文如下:

怎样做好学术研究,这个题目很大,我这里主要从经济管理学科学术研究的角度,谈谈三点个人体会:一,学术研究应有的理念;二,学术研究的动力与基本功;三,如何选取研究方向。

一、学术研究应有的理念

首先我们谈第一个问题,学术研究应有的理念。

我们说讲课要生动,研究要严谨,必须有科学精神,不讲科学精神的研究是伪研究。

什么是科学精神?我赞成这样的观点:科学精神就是实事求是,就是自由的精神,如果丧失这两个维度谈科学,就不可能真正拥有科学精神。

学术研究首先应该具有科学、负责和严谨的态度,实事求是、数据详实、分析深刻、结论可靠。千万不能弄虚作假,主观臆造,或带有个人感情色彩和偏见。一句话,科学性就是做好学术研究的前提。

学术研究需要养成努力创新的思维方式,创新性是学术研究的生命线。它追求的是所揭示的事物的现象、属性、特点、运动规律或者这些规律的运用必须是前所未有的、首创的或部分首创的。当然,这样的学术研究是最高追求。

对于大多数年轻教师来说,做好学术研究,主要是依据熊彼特“新组合”的创新理念,努力在前人的成果基础上有所突破,可以是新的见解、新的方法、新的局部或阶段性成果,包括对已有成果新的改进等等。

养成努力创新的思维方式,持之以恒,学术研究水平、质量就必能不断提高。

学习精神,学无止境。任何人不学习就不可能有进步,活到老,学到老,一个研究者停止学习,实际等于他的学术研究生命的终止。学术研究最忌讳的是盲目自大,因为个人在某个高水平杂志上发表一篇论文,就沾沾自喜,自以为是,自吹自擂,固步自封,而是要寻找差距,追求更高的目标,正所谓“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二、学术研究的动力与基本功

下面我们谈第二个大问题,学术研究的动力与基本功。

学术研究需要有情怀,怀着情怀进行研究,就会深思熟虑,认真研究,就会有了持续研究的动力,就会有“不是精品不满意”的研究理念;没有情怀就会急功近利,为发表而研究,投编辑所好而研究,为评职称而研究,没有情怀的研究就没有可持续性。一旦评上高级职称,比如说评上了教授,研究的动力就消失了。

我们国家的研究风气,过于重视研究的立竿见影,注意力过于集中在应用研究上,而原创动力的基础研究却不被提倡。但是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我们倡导培育原创研究的能力,才是科学研究的本源。美国之所以有科学研究上的强大,就在于他们重视发展原创驱动力的基础研究。如何转变观念,如何从我做起,从个人开始重视原创动力学术研究,是我们每个高校青年老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学术研究需要坚持,不为外界花花世界所诱惑,朴实而坚毅。学术研究不是改改试卷,它的核心在于突破。新的思路出现,往往根植于你长期在这一领域研究中的积淀和对大量问题的总结。需要有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的精神。而且开展原创研究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有长期坐冷板凳的思想准备,需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坚持梦想,不断努力,绝不妥协才是科研的精神。

做好学术研究就是一个做好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的工作,需要充分显示和科学地组织素材,通过科学的分析、逻辑的推理得出结论,并提高到学术理论的高度,所以做好学术研究,光有点子、创意、创新的想法是不够的,必须掌握研究的逻辑的基本功。

下面我们再谈谈做好学术研究的基本功,在这方面,我们主要讲以下这么几点。

一,掌握收集运用资料的基本理念,掌握文献收集利用的基本功。

首先,研究应在阅读尽可能多的参考文献的基础上展开;其次,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优先甄选国内外高水平学术期刊上的相关文献阅读,这样就有可能做到研究起点高、视野广、研究的内容有质量。再次,一般来说,实证研究需要有数据支持,真实性、可靠性最重要。

收集的原则是准、全、深。所谓“准”,收集的文献应该是针对特定的要求,能为其学术研究的内容提供可靠的依据;“全”,所收集的情报、文献资料,应该能够反映其研究的学术领域或课题内容的全貌,能揭示问题的本质,反映其研究课题内容的来龙去脉和发展的全过程;“深”,当今学术领域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学科的细化,学术研究的综合化、全球化,文献资料的收集应注意打破门户的界限,注意相关和交叉学科,既要收集国内也要收集国外的,既要有公开的,也要有内部的,不仅是有新的,也要收集老的文献。

二,掌握“干中学”提高学术水平的思路。刚到高校任职的年轻老师,未来如何通过“干中学”提高学术水平,建议你,在研究新问题的时候分两步走。第一步,在重温学校学习时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阅读相关经典论著与论文;第二步,阅读相关问题的研究论文,在这个基础上开展研究。

三,掌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合理应用研究方法。任何学术研究都离不开方法的支撑,比如说,牛顿用公理化的方法、归纳与演绎的方法,完成了经典的力学体系;达尔文用观察法、实验法、分类法、比较法等等提出了进化论。

首先,应在研究计划、研究报告中,明确提及使用何种研究方法。这样做有两个作用:其一可以增加成果的可信度和可行性,以利于读者审核、检验;其二,可以为以后做相关研究的研究人员提供参考,进而有利于学术研究的可持续发展。其次,应根据各学科的特点、性质、对象选择,运用一定的研究方法。再次,应根据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的一致性程度选择、运用一定的研究方法。第四,应根据研究方法的特点和功能选择,运用一定的研究方法。还有,注意使用多种研究方法,各种研究方法可以相互补充,也便于新成果的产生。第六,注意在研究的不同阶段选择使用不同的研究方法。

学术研究通常是分阶段进行的,选题阶段,可以使用观察法、文献调查法、历史(研究)法等获取相关的数据,进而保持所选课题的学术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等。调研文献阶段可以借助问卷调查法、文献调查法,查找出相关的学术信息、研究成果。在提出假说和构建理论阶段,可以借助公理化方法、从抽象到具体方法,历史与逻辑的相统一法等,把自己的想法和观念通过符号化而形成为显性信息。在推出研究成果阶段,可以借助数学方法或统计方法,把相关的数据或理论以文字、图表,甚至影像的方式实现成果的表现。

三、如何选取研究方向

如何选取研究方向?我们打算从以下五个方面,给大家谈谈体会。

一,学术研究如何开始?经济管理学科研究的选题有两种方式,前瞻式与回顾式,这两种方式从截然不同的策略开始,但最终都有可能使你对科学作出贡献,同时又享受到探索与发展的乐趣。

一,前瞻式研究,彻底检索你感兴趣的领域的文献,精读最新的杂志里面最热的文章,搞清楚这个领域里已经解决和未解决的问题,然后你针对未解决的问题,设计自己的研究框架。

二,回顾式研究。第一步,你把所有的热的杂志,热的文章都暂时搁在一边,读几篇你所选的领域里最近的权威综述,从这些综述中选出你感兴趣,在这些领域里已被公认的、接受的概念和假说;下一步就是去图书馆寻找这些假说所依据的原始文献,这些文献可能太老而无法从网上下载;在仔细阅读这些文章后,你开始进一个用新方法验证这个假说的研究。

你的研究可能有两种结果。第一,你可能证实了旧的研究结果是正确的,因为你使用了新的实证方法,为一个公认的重要假说提供了新的证据,对这个领域是有相当的贡献,可以发表在高水平的杂志。另一个,可能是你的研究结果与旧的研究结果不符合,甚至相反,如果这样,你就中奖了。你的证据可以对目前公认的假说提出质疑,流行的概念与假说需要重新考虑,这样你就可以发表一篇热的文章,一连串的新研究课题也就将从此诞生。

第二个问题,如何选择好研究方向?选择好的研究方向,必须遵循以下的选题原则。

一是价值原则,要有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二是新颖性原则,要有时代感、内容新、方法新或者角度新。三是具体性原则,不空泛,不过于具体狭窄。四是量力而行的原则。量力而行,主要考虑主客观因素完成的可能性。五是选题宜小不宜大,这有利于对一个问题做深入细致的研究,正所谓小课题大理论。六是,研究涉及的面不宜太宽,以避免需要应付错综复杂的方方面面的问题,而顾此失彼。七是,选择方向要建立在资料可能性的基础上,选题不要太生僻,以至于鲜有参考文献作为参考,而造成一开始就无从下手的局面。

第三点,选取方向应建立在个人相对优势的基础上。比如说一个刚刚入校两年的年轻教师,博士毕业论文是有关贸易竞争力的,该发表的论文也都发表了,在进行了新的选择时,有三个新的研究方向可供选择,自由贸易账户问题、自由贸易港问题,贸易便利化问题,这三个问题,他都不太熟悉,没有基础,但是熟悉的程度有高有低,熟悉的程度相对高的,贸易便利化问题的选题方向,那就是它的比较优势或相对优势,因为贸易便利化本身就是提高贸易竞争力的一种举措,展开研究相对上手得比较快。

四,选取方向应建立在个人研究兴趣的基础上,没有研究兴趣,就没有深入研究的动力。应景式的研究,命题式的研究,你的关注程度就会低一点,研究力度也就跟不上,研究质量也就相对低。要做好学术研究,需要有一颗挚爱的心。没有兴趣,你是做不好学术研究的,因为你学术研研究的路上,绝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

五,举一反三,选取交叉学科进行突破。通过举一反三,从理论的空白、不足之处、错误处和边缘学科、交叉学科中,选择突破,是发现问题、深化研究的常用选择。发现问题的思维策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怀疑,也就是说对熟悉学科内容养成反思习惯,怀疑权威的论断;其次要进行逆向思维,要变换讲角度,反向思考;再次,类比,要与其他领域的现象事实有相似之处,相似共通之处进行类比;最后,举一反三,深入探究事物。

以上是我讲的三点个人体会,与大家共享,谢谢聆听!

视频及文章来源:智慧树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