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禘自既灌而往者(3-10)
《论语·八佾》全部围绕礼乐展开论述。孔子当时看到天下礼乐崩坏的现象愈演愈烈,只有用深深的叹息发出感慨,表达不满。
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注释】
禘(dì),古代天子祭祀祖先时举行的隆重典礼。最早只有天子可以举行,后来演变为祭祀开国的第一任帝王,祭于太庙之上,和其祖先并列,每五年举办一次。
灌,禘礼中第一次献酒。把酒洒在地上,求神降临。
欲,愿意。
【译文】
孔子说:“禘礼的仪式,从第一次灌礼以下,我就不愿意再看了。”
要明白孔子说这句话的目的,必须弄清孔子所处的时代背景。鲁国是周公的封地,周公姬姓名旦,是周文王姬昌之四子,周武王姬发之弟,曾辅佐武王,辅政成王,制作礼乐,因采邑在周,爵为上公,故称周公。因为周公功勋卓著,周成王赐周公用天子礼乐,所以鲁国的周公庙都配用天子的祭礼。
据孔安国批注,“既灌之后,列尊卑,序昭穆。而鲁逆祀,跻僖公,乱昭穆。故不欲观之矣。”昭穆是指祭祀时祖先牌位排列的先后顺序,太祖、始祖位列中间,左为昭右为穆。如果排位顺序错误,其尊卑、上下序位混乱,就是僭礼非礼。行禘礼时,用酒灌地以求降神之后,就应该“列尊卑,序昭穆”。但是“鲁逆祀,跻僖公”,顺序居然故意排错。僖公、闵公是鲁庄公的儿子(鲁庄公是鲁桓公的长子,另外三个儿子是鲁国“三家”即孟孙氏、叔孙氏和季孙氏)。僖公不是嫡生,为庶子,但年长;闵公是嫡生,但年幼。当时鲁庄公立嫡子闵公为君,闵公去世以后,僖公才被立为君。所以僖公虽然年长,仍须排在闵公之后。后来鲁国一些臣子为了讨好鲁僖公的儿子鲁文公,把僖公神位升到闵公之上,行“逆祀”,显然不合礼制。所以孔子说“吾不欲观之矣”。
朱子《集注》认为,鲁国的君臣去宗庙祭祀周公,行禘礼时还有一定诚意,但用酒“灌”地求神的时候已经开始懈怠,明显缺乏诚意。孔子看到这种情形,发出了“不欲观”的感叹。
清儒刘宝楠《论语正义》则认为,鲁国受天子恩赐,可以在周公庙里举行只有天子才能使用的禘礼,但后来其它国君在自己的宗庙里也使用禘礼,明目张胆地越礼。所以孔子“不欲观”。
不论怎样去理解孔子的本意,都能客观反映出当时礼乐崩坏的严重状况,也反映出孔子坚守礼乐制度的态度。圣人依礼而行,一切行为都要依理合规。在孔子看来,当时鲁国国内社会文化严重衰败,几乎所有人都无视礼乐制度的存在。举行祭祀典礼时,僭礼行为时有发生,让孔子非常失望,所以孔子对此不屑一顾。
当今时代,国家和民间都有大量的纪念庆典,其本质都是中国优秀传统礼仪文化的继承和弘扬。要真正使庆典办得富有价值和意义,就必须深入把握礼仪文化的精神本质,在严守礼仪规范的基础上,大力倡导移风易俗,深怀诚敬之心,加以诚挚纪念。如果只注重热闹的外在形式,而丢弃庆典仪式的精神本质和根本目的,那就是舍本逐末,就会丧失蕴含其中的非常宝贵的传统礼仪精神。为政者、为人者均当警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