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更专题-重启】变更影响/风险分析结合法

回复“培训”可选择热门付费课程学习,添加管理人员报名。

变更的影响分析通常是一个团队的合作,受影响部门的区域专家SME(Subject Matter Expert)是进行变更影响分析的主力人员。

一般情况下,变更由变更发生的部门发起,比如生产部门负责生产工艺、处方和生产设备的变更,质量部门负责质量标准、检验方法的变更,物料部门负责原辅料供应商的变更,IT部门负责计算机系统的变更,工程部负责公用系统的变更。除了变更发生区域的SME以外,其他部门也需要对各自区域潜在的影响进行分析。

今天的这篇文章不大好写,只好举一个例子抛砖引玉来说明变更影响分析的方法。一般的质量相关的变更应该主要关注两个方面:质量与合规。

比如,固体制剂原料药产地的变更,供应商会给出一些原料药产地变更的影响,原料药的生产工艺及溶剂系统与原产地略有不同,导致原料药的粒度分布存在差异,固体制剂的生产厂有相关的数据,表明原料药的粒度分布差异对溶出度有影响,同时原料药的原产地变化也会涉及到注册的变化。

从产品质量方面:

原料药的生产工艺变化可能会导致新的杂质,溶剂系统的变化又有可能带来残留溶剂的残留水平的变化,所以需要评估现有的杂质、残留溶剂的检验方法是否仍然适用;原料药的粒度分布与之前有差异,也需要评估是否需要建立新的原料药质量标准。

基于已有的知识,成品的溶出度数据与原料药的粒度有影响,那么需要进行相关的工艺优化,同时完成溶出度的对比试验,对于工艺的变化,还需要进行工艺验证与稳定性考察/加速试验。

同时原料药产地的变更,也需要对现有的供应商评估文件进行更新,必要时进行供应商的评估与审计,对供应商的质量体系进行核实。

如果企业采用了ERP系统管理物料,可能还会涉及到ERP系统中是否需要创建新的物料号,是否需要创建新的主数据等影响。

从合规方面:

原料药的产地变更涉及到注册,工艺和检验方法的变化也涉及到注册文件的变化。

上面这个例子可以看出,一个原料药的变更涉及到产品的工艺开发等生命周期的前道,再加上后续的工艺优化,实际上变更管理贯穿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同时,变更评估应基于知识和风险

将上面的文字分析转化为风险分析的表格大概可以是这个样子的(风险级别的高中低只是举例,并不一定完全代表实际情况)。


变更对于其他质量体系的要素也有可能会有影响,具体关于质量体系的六大系统,可以参见文章哪些计算机化系统需要验证?

细心的朋友可能发现了,潜在的危害与采取的行动是相对应的,这也揭示了一个朴素的真理,变更影响分析是建立后续的变更行动项的基础。

这也是为何笔者说,变更的影响分析是变更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的主要原因。

今天的文章首发于2016-05-12,几年下来,看到现在很多人做的风险评估,感觉还是没有达到我想要的程度,不知道从何时起,计算机化系统的风险评估流行起一条条UR进行打分,将FMEA的工具套用在对URS的分析上,风险管理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依赖的是对流程的理解和SME或者说风险评估小组核心人物的能力,这两天审核文件的时候,看到几百条的UR评估出的风险得分完全一模一样的时候,我的内心已经接近崩溃。

真正的风险意识,不在于你对工具的使用,而在于你的风险意识,这真的需要时间去积累。

回复“培训”“报名”可选择热门付费课程学习,添加管理人员报名。及联系索要下图的高清大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