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渡赤水论坛|偶然与必然——神奇的四渡赤水之战
在中央红军连续突破湘江及乌江天险,攻克黔北重镇遵义,蒋介石大梦初醒,不仅完全出乎他的意料之外,而且使得他精心谋划的湘西决战计划顿时落空,成了泡影。蒋介石再次搬出了堡垒主义这块杀手锏,实施“重兵合围”。蒋介石部署向黔北地区合围中央红军的总兵力达148个团,共40余万人,是中央红军的10余倍,力量极为悬殊。一时间,以遵义为中心的黔北地区狼烟四起,中央红军再次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
能否突出蒋介石国民党军重围,关系党中央和中央红军生死存亡。根据中革军委渡江作战计划,中央红军向赤水及其附近地域开进,拟从泸州至宜宾间渡过长江。在行进途中,随中央纵队行动的毛泽东决心利用土城附近有利地形,集中优势兵力,围歼孤军尾追的国民党川军“模范师”郭勋祺等部,以便中央红军顺利北上。1月28日,当土城战斗打响后,红军连续奋战三四个小时,虽歼敌一部,但红军也付出了不小代价,不仅未能继续扩大战果,反遭川军的猛烈反扑。川军突破了红5军团阵地,抢占山头,步步进逼土城镇,并一度突进到土城镇以东白马山中革军委指挥部前沿。此时,中央红军面临前有强敌猛攻,身后即是波涛滚滚的赤水河,若不能顶住并击退敌人的进攻,后果不堪设想。危急中,中革军委主席、红军总司令朱德亲临火线指挥战斗。同时,毛泽东亲自下令中央红军的战略预备队军委干部团投入战斗,向疯狂进攻的川军发起反冲锋,终于击退了川军的进攻,稳住了阵地。
土城战斗,不仅没有达到消灭川军的目的,反而被川军所窒碍,形成了对红军十分不利的战场态势。但是,毛泽东处变不惊,临危不乱。他从战场的实际情况出发,审时度势,果断命令中央红军撤出战斗,并提出改变原定由赤水北上,从泸州、宜宾间北渡长江的战略计划,指挥红军轻装西渡赤水,拉开了四渡赤水之战的序幕。
四渡赤水(油画)
一、毛泽东及时总结土城战斗的经验教训奠定了四渡赤水之战胜利的基础
一渡赤水后,毛泽东于云南扎西(今威信)会议上,对土城战斗进行了及时的总结,他说:“这是一场拉锯战、消耗战。我军没有全歼进攻的川军,反而受到很大损失,不合算,也可以说是一个败仗。主要教训有:一是敌情没有摸准,原来以为是4个团,实际上比原来估计的敌情超出一倍多;二是对川敌的战斗力估计不足,对刘湘的“模范师”战斗力太低估了;三是红军的兵力分散,不该让红1军团北上夺取赤水城。我们要吸取这一仗的教训,今后力戒之。”毛泽东对土城战斗总结的教训是非常深刻的,并主动承担了土城战斗失利的责任。反映出毛泽东的伟大气魄和宽广胸怀。也正是因为及时并深刻总结了土城战斗的经验教训,为尔后打出气势如虹、精彩绝伦又扑朔迷离的三渡赤水大胜仗奠定了基础。
二、神奇的四渡赤水之战
第一,临机处置,用兵如神。四渡赤水之战之所以神奇,是因为它是在中央红军土城战斗失利的偶然变故下所引发的,战役前并无完整的谋略和计划,而且军情十分紧迫,生死存亡在毫发之间,完全是毛泽东根据战场情况的临机处置。但是,毛泽东却运筹帷幄,指挥若定,应付自如,且奇谋迭出,环环相扣。在四渡赤水之战中,毛泽东一改过去“左”倾军事教条主义者的死打硬拼和退却逃跑的军事路线,坚决实行“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的高度机动灵活的运动战战略战术,从而在四渡赤水之战中始终牢牢掌握战场主动权,即红军想打即打,且打得坚决;想撤就撤,且撤得果断。因此,毛泽东亲自指挥的四渡赤水之战,每一战都是精彩绝伦的杰作。
第二,成竹在胸,料敌如神。战争不仅是敌对双方军力的比拼,而且也是双方指挥员谋略的较量。因此,战争中,只有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做到扬长避短,克敌制胜。正如毛泽东所说:“军事家不能超过物质条件许可的范围外企图战争的胜利,然而军事家可以而且必须在物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争取战争的胜利。军事家活动的舞台建筑在客观物质条件的上面,然而军事家凭着这个舞台,却可以导演出许多有声有色威武雄壮的活剧来”。“我们不许可任何一个红军指挥员变为乱撞乱碰的鲁莽家;我们必须提倡每个红军指挥员变为勇敢而明智的英雄,不但有压倒一切的勇气,而且有驾驭整个战争变化发展的能力。”毛泽东的这一著名论断,就是对四渡赤水之战的最好诠释。
第三,洞察其奸,巧用矛盾。蒋介石“追剿”长征中的红军,怀有一箭双雕的目的,既要剿灭红军,又要排除异己,搞垮各地方军阀势力,达到一统江山的企图。毛泽东洞察其奸,充分利用蒋介石与各地方军阀之间、地方军阀与地方军阀之间、地方军阀内部之间的种种矛盾,指挥3万中央红军,神奇地回旋于国民党军重兵之间,取得了对于长征具有转折意义的四渡赤水之战役的辉煌胜利。
四渡赤水出奇兵(油画)
四渡赤水之战,是在土城战斗失利的情况下,毛泽东顶住巨大压力,指挥中央红军在十分艰难曲折的斗争环境下所取得的辉煌胜利。毛泽东出神入化的指挥,匪夷所思的奇谋,令人叹服,书写了中外战争史上的奇观。经过四渡赤水之战,蒋介石也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失败,他痛心疾首地说:“我们有这么多军队来围剿,却任他东逃西窜,好像和我们军队玩弄一般,这实在是我们最可耻的事情!将来战史上评论起来,这就是我们最大的失败!”连一向高傲自大、 “游击主义”的李德对毛泽东所指挥的四渡赤水之战也是心悦诚服,他在《中国纪事》中写道:“渡过金沙江以后,在战略上形成了一种新的比较有利的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