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谁的谁(下)

谁是谁的谁(发表于《解放军文艺》)

5、

秋天时,机关组织了一场比武。考试的对象主要是副团以下干部,凡属带长的,便由上级机关来考。比武的内容很多,有计算机操作,有外语考试,有综合考试,有民主测评,有现场答辩,有个别交流,最后归总,评价机关干部的综合素质能力,评估大家在基层群众眼里的形象指数。

机关一般都是考别人,轮到自己考,而且全面衡量,每个参谋、助理和干事都很重视。

组织处的曹干事说,群众评议我们把握不了,其它的,大家能不能想想招?

参加工作后,考试好像是件非常遥远的事。一考,大家便本领恐慌。不是没本领,而是有些本领长期不用,生疏了。比如说外语考试吧,啥时用过呢?但不管你用不用,反正还得拉出来试试。机关排名要是太靠后,轮到年底提职、转业,好事想都别想。

大家都在憋劲。狼有狼道,兔有免路,人有人法,注意学习的人,百考不怕;胸中有数的人,处变不惊。混日子的人,才想招呢。

想什么招?题库由干部处掌握呗。

因此许多人或明或暗,或有或无地与干部口的人套近乎。听说是由陈副处长直接管考试,许多人便望而却步。大家都知道,要从他嘴里掏点东西出来,那比登天还难。

曹干事比陈副处长晚一年毕业,但是老乡,平时关系还可以。夜里,便来陈设立的办公室。

考试有没有个大致范围?

有啊,通知上写得很明白。

通知上也很模糊啊,考的东西太杂。

再杂,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

能不能透点信?

不能。我也没题库,只要考试时才随机抽。陈设立副处长回答得相当平淡。

曹干事脸红了,知难而退。不过,从此对这位老乡,他好像有了另样的感觉。

刘成明也一样,他怀里揣着个兔子,本来也想去找找老同学。因为老同学当了副处长,虽然是副的,也算是带长了,不用参考。而他呢,虽是同一批来的,不带长还得参加考试。考得好,或许下次提升的人中就在希望,考得不好,刚好成为不被提拔的理由。况且,陈设立还负责考试,多少会留点情吧。

好几次,刘成明拿起了电话,拔到隔壁办公室,刚通便又挂了。

上厕所路过时,他看到陈设立的门开着,好像只有他一个人。但走到门边,他又缩回去了。

算了吧,别让人小看咱。刘成明想。

我就不信考不过别人。刘成明又想。

这样一想,他又坦然了。

考试连考三天。第一天,陈设立碰到刘成明时,说,好好考。

刘成明说,顺其自然。

他们不聊考试。

第二天,现场述职答辩前,刘成明给陈设立发短信:谁会现场考我?有什么样的一些问题会问?

陈设立像没有看到似的,没有回。

结果抽签时,刘成明刚好抽到陈设立。

刘成明本来很平静,这一下有点紧张了。他想,也好,千万别问太难的问题。

陈设立恰恰问了非刘成明岗位工作专业的一个问题。

刘成明当时血涌上头了。他的脸红了。好在,平时注重学习,博览群书,回答得还不错。几个考官还给予了掌声。当场打分结果出来,刘成明居然最高!他本科毕业的,几个研究生毕业的都排在他后面。

大家都知道他们同学,都以为陈设立给刘成明透过消息。但只有刘成明和陈设立本人知道,此事子虚乌有。

考完后,陈设立发短信向刘成明表示祝贺。

刘成明问:考前为什么不回短信?

陈设立说:只顾布置会场,没看到。回答得不是挺好么?

刘成明发短信问:为什么要考一个非我熟悉的题?

陈设立回信说:让大家了解一个全面的你。

他们都不说,见了面,从此再也不提考试的事。

6、

肖政委终于来上任了。命令让传说变为现实。

事先,陈设立在宣布命令前,对刘成明说,我们都是政委的学生,等他上任后,我们一起去看看他。

刘成明说,好。

但宣布命令后,刘成明却多了个心眼,没有与陈设立一起,而是当天便到了肖政委办公室。

政委好,听说你来任职,我们都很高兴。

肖政委很热情:是吗?

是啊,我和陈设立……都很高兴。祝贺政委升职!

那也得感谢军委和总部的关怀,感谢大家的帮助信任啊。

肖政委问了一下他们的情况。当刘成明说到陈设立当了副处长,而他还是干事的时候,肖政委好像随便问了一句:记得你当学员时很优秀的,是不思进取呢,还是没有岗位啊?

刘成明顿了一下,然后说:我们处没有编制,就是陈设立……他也是超编的,老政委……老政委退下来前研究了一批干部,我没赶上。

肖政委听后看了刘成明一眼,不说话了。

两个人聊了单位一些别的问题,肖政委说,我初来乍到,情况不熟悉,有时间再找你聊吧。

下午,陈设立从隔壁打电话给刘成明说:一起看看政委去?

刘成明吱吱唔唔说,我手头……还有事,你先去吧。

他没说自己已去过了。陈设立便说,好。

第二天两个人见了面,都不提此事。

一直到有一天,刘成明的处长何必无意中对他说,肖政委上班前的第一天我们去看他,你的同学陈设立副处长就在他办公室呢。

刘成明吃惊地说:是吗?

何必处长说,是啊。看上去,他们聊得正欢。

刘成明说,那很正常啊,我们都是他带出的学生,是他的老部下。

何必处长说,我听说,肖政委还没宣布命令前,他利用星期天就跑到肖政委原来的单位去看他了,估计想去接他。

刘成明心里一沉:原来,陈设立早在自己前就去看过了啊。

不过刘成明说,他是管任免的,应该去接啊。

何必处长说,要接也得部里的主要领导带着干部处长去,你们同学自己去算哪回事呢?

处长那天不过是随便说说,但在刘成明心里,却犹如一个炸雷响起。他突然觉得,陈设立的工作做得比他还到位,比他还滴水不露,于是心里对这位深藏不露的老同学,有了另一种看法。

他突然感到周身的冷。

7、

一大早,刘成明把工作计划报给了自己的副处长。副处长崔东树比刘成明多当一年兵,进步快,副团都快四年了。机关都传说只等处长何必一提升,崔副处长便可顺利接班。但何必处长正团都五年多了,人缘虽好,但一点提升的动静也没有。

崔东树把计划翻了翻说,不详细,再详细些。

刘成明说,不都是按你昨天提的要求整理的吗?

崔东树说,我昨天的考虑也不一定全对,还不完整,你再想想吧,要动脑子。

刘成明看崔东树的眼,崔东树却没有看他的意思。

刘成明的脸收缩起来了。刘成明那一刻也许有点不太文明的想法,就是把稿子扔在崔东树的桌子,然后拂袖而去。但毕竟在机关历练多年,他无声地退出去了。

往昔,刘成明与崔东树都当干事时,也是好朋友。那时两个人不在一个处,什么都相处得挺好。大家互相钦慕,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刘成明文字功底好,崔东树还经常向他讨教如何修改材料和文章,但自打崔东树提升为副处长,成为刘成明的上级的时候,形势便发生了快速变化。

人的变化都是在不知不觉中产生的。比如说吧,过去两个人在一起开会,做事,都互相帮对方拿个文件,拎着首长的包包。现在不一样了,现在两个人到哪里,文件包都是刘成明的事了。第一次,刘成明没有感觉,但数次之后,他发现,崔东树根本没有主动去拿的意思。于是,有次刘成明不拿包,自己回来了。

崔东树问他:刘干事,我的文件包呢?

刘成明装作不知道说,你的文件包,我哪里知道?你不是自己拿着么?

崔东树说,你没有帮我拿啊。

刘成明说,我比你先走,怎么拿?

崔东树脸上没有笑意,生硬地说,那麻烦你去帮我拿回来吧。

刘成明觉得血往脸上汇聚。不过,他还是平静地说,崔副处长,我现在有事,你还是自己去拿吧。

崔东树的脸红了。

从此,两个人走在一起,话也不像过去那样投机了。崔东树好像有意无意显示自己已是副处长,分管着他的工作;但偏偏这样,刘成明装作不知道,只按程序上报,不理这个茬。有时,崔副处长在刘成明上报的材料上改来改去,其实有些地方根本可以不改,但刘成明知道,这是机关规律,以组织处一位干事的话说:不改,怎么能体现领导的水平呢?反正改是负责任的表现,爱改让领导改去呗。

刘成明释然了。

但机关的隔阂,就是这样不知不觉中由小事慢慢形成的。

那次机关考核比武,干部处长程府找刘成明谈话,问了刘成明的一些想法和情况。当问到刘成明下步有何打算时,刘成明说,干好工作,顺其自然。

程府问刘成明对工作的认识。

刘成明说,我个人认为,简单地说,工作就是饭碗。

程府问,怎么讲?

刘成明说,大部分人认为,工作是为革命作奉献,是付出。我觉得,工作首先是饭碗,是吃饭的家伙,是谋生的一种手段。因此,把工作干好,就是把饭碗当好。奉献这话讲得太大,好像工作上全是为了别人。军人就不是人么?军官拿工资,不是为了饭碗么?地方上的一些单位,干得不好被人辞掉,就得掉饭碗,军队也一样。

程府说,很新颖啊。

刘成明说,其实很简单,只是大家不这样想。

程府笑了。他说,难怪大家说你有思想,有想法。不过有个问题我得提醒你,民主测评和个别谈话时,有人提到你不太尊重领导。

刘成明说,是吗?我至不非常团结同志,至于尊敬领导,好像条令没有作统一的硬性规定和要求。服务命令可以,尊敬?那要看这个领导值不值得尊敬。

程府说,这是机关,下级必须服务上级,要注意影响。

刘成明说,我知道,谢谢你。服从命令,那是天职,是百分之百的服从,你放心。

程府说,我是看到你们处的材料有时也请你帮助,你做得不错,好心提醒你的,没其它意思。

刘成明说,谢谢领导关照,我知道了。反正现在年代不一样了,人们未必要在一棵树上吊死。

谈话结束后,刘成明甚至想到了,这话是谁讲的。

8、

日子平平静静,生活简简单单。岁月一天一天地往前挪。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机关老的同志提升不上去,转了或退了,新的同志调来或进了,过不了几天新鲜劲,大家还是按部就班。

部里一位副职退休前,开了一个欢送会。以往这样的会也搞,但多是表扬要退的领导如何如何好,工作如何如何的有成就。但这个会却不一样。新来的肖政委说,我也参加一下。

于是,这个会便大了。大家全部涌到会议室。领导们圆桌就坐,干事们分成几排。

有些未到退休年龄的领导先讲。无非是肯定这位副职的工作,表扬他如何做人。

部领导先讲完,便是处一级领导讲。处一级的领导表扬得更厉害。

肖政委说,普通干事也可以讲一讲吧。谁先说?

何必把目光投在刘成明脸上,因为在政治机关,他是最老的一位干事。刘成明却装着没看见,低着头。

于是坐在刘成明身边有个干部口干事站了起来,刚开口一句“依依不舍”的时候,部主任说,坐着讲吧。

这位干事就卡壳了。随便表扬了几句,也没有新意。

才坐下,手机震动了。他打开一看,另一位干事发的短信说:还依依不舍呀?再依依不舍,新的领导到不了任,就会恨你了。

这位干事想笑,把手机悄悄递给刘成明。刘成明把脑袋一侧,看后笑了。

他笑时,正好被部领导看到了。部主任说:刘干事你笑什么呢?你说几句。

刘成明脸红了。他才站起来,便又意识到刚才部领导说要坐着讲的。便又重新坐了下去,说:我觉得吧,退休是人生常态,是自然交替,是历史规律,是每个人都要面临的问题,但对这位领导,我的确充满尊敬。为什么呢?因为他做事光明磊落,为人阳光刚正……

才说到这,刘成明迅速地想到,是不是他阳光刚正,别人就不呢?坏了,千万别让人有这样的想法,别伤着其他人。于是话锋一转,说:虽然副主任在正师位置上没有干到将军,退也是好事啊,用一句流行的话说,叫软着陆,多好!我甚至都想到,有一天我要是干到这个份上,功成身退,饴子弄孙,那该多好啊。

他一说,会议室里笑声响了起来。

一位在任的副职部领导说,你年纪轻轻,就想着将来有正师职待遇,好事啊。

话刚落,又是一阵大笑。

气氛一下子就活跃起来了。大家发言便有点意思起来了。

轮到那位退休的副职发言,他却站了起来,说:非常感谢大家让我有这样一个机会,在这个会议室作最后一次发言。感谢大家对我赞誉,对我工作的肯定。我也想说说心里话,刚才,宣传处的刘干事几句话,触动了我,让我觉得有必要说几句心里话而不是官话。我从基层一个普通士兵干到正师职岗位,正如刘干事所说的,能够软着陆,没犯错误平安退休,要感谢上级领导关心,同级领导的支持,下级同事的帮助。走到今天,我要还要特别感谢两种人,一处是对我比较友好的人,无论我走到哪个岗位,我要感谢他们对我真诚的关心关爱,给我真挚的同志友谊,让我有了向上生长的空间;当然,我也要感谢那些对我不太友好的人,正是他们的存在,使我意识到,我有些方面没有做好,使我时时保持着警醒,没有犯太大错误……

说到这里,他的泪水下来了。气氛一下子又跌落下来。大家脸上的笑容收住了。这位领导的话也没再说下去。

这是见过了多次退休场合告别会的刘成明,印象最深的一次。

最后,肖政委作了总结,肯定了这位领导的工作,肯定了大家对他的评价。肖政委说,刚才王副主任动情的发言,使我感觉到了政治部同志间的深情,我们都是做政治工作的,做人的工作的,只要思想的通道畅通无阻,才有可能促进、服务和保证中心工作。政治工作,就是要温暖人,鼓舞人,让人活得有尊严,让人看到前途希望,它不是虚的,更不是纸上谈兵,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像王副主任那样,无论到哪一级退休或者向后转,都能软着陆。同志们,政治工作犯不得错误呀,一犯就是大错误……

肖政委最后还提出了六条希望,希望做政治工作的人,都要“找准位子、高举旗子、搭好台子、不好面子、扑下身子、做好样子”。肖政委讲完后,部主任又总结了几句,会议便结束了。

回到办公室,何必处长对刘成明说,以后大会讲话,要想好了再讲,不要出新意。你一出新意,便容易引起刍议,让人想到不好的地方。

刘成明说,有吗?没有啊。

何必说,你以为大家都傻啊,谁谁怎样心里不清楚?就你看得清啊。大家都不说罢了。

刘成明说,我也没有说错啊。

何必说,我只是提醒你。没别的意思。你想啊,为什么现在的领导在大会小会上讲话,都要准备稿子?都要讲别人讲过的老话套话空话?因为这样不犯错误啊。你要是随便讲,有时便会犯错误了。而领导代表一级党委,往往你一讲,本来没有这样意思,听的人便认为有了这个意思,那还不乱套?

刘成明说,我明白了。

过几天,他碰到肖政委,便有些忐忑起来。但肖政委没提那会上的事,只是说,看你眼红红的,又熬夜了吧。要注意身体,多加强锻炼啊。

刘成明一下子觉得很感动。

9、

到了年底,机关司政后又研究了一批师职干部。干部处长程府和宣传处长何必都如愿以偿,顺利跨入了副师行列。

大家热烈地表示祝贺。

祝贺之余,便又议论他们的位子由谁接。结果毫无悬念,崔东树当了宣传处长,刘成明顺进,接了副处长。而干部处程府的位子空缺后,考虑到陈设立年限不够,由他代理处长,主持干部处的工作。

党委会研究后,消息很快在机关传开。

崔东树对刘成明说,我是极力推荐你当副处长的。

刘成明答非所问说,你放心,我会好好配合你的工作。

崔东树看着刘成明,刘成明表情很淡定。

出了门,又遇到陈设立,刘成明对老同学说:恭喜啊。

陈设立说,就是代理,咱们扯平了。这回你老婆不会说你不追求进步了。

刘成明说,都是暂时的。大家都是过客。

陈设立说,那是那是。

两人脸上看不出提升的喜悦,也看不出任何波澜。但他们仿佛已然都觉得,对方都不再是原来同学时的那个他了。

这天,刘成明到肖政委办公室汇报中心组学习的事,顺便对政委说,感谢政委的关心关爱。

肖政委说,这是组织集体定的事,说明你们的工作还是不错的。

刘成明说,我知道,谢谢政委。

肖政委意味深长地说,要记住,大家都是党的干部,都在为党工作,感情归感情,工作归工作,谁也不是谁的谁,你们干得好,我光荣;干得不好,我照例还是要按条令条例规定打板子的。

刘成明忽然觉得,肖政委又像当初在军校时那个非常亲切的政治部主任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