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贴”的历史渊源

2017年06月27日 【健康号】 张国栋

“三伏贴”的历史渊源

  所谓的三伏贴疗法,其源自于清朝,又名天灸,可治疗过敏性气喘、过敏性鼻炎、异位性皮肤炎、经常反覆性感冒等疾病,并预防感冒。只要在一年当中最炙热的3天,在背部的特定穴位贴上膏药,到了秋冬您就可以轻松告别过敏气喘老毛病;古代和现代中医师皆指出确实有其疗效。三伏贴疗法自古代流传至今,已有悠久的历史,清代张潞的张氏医通就有记载『诸气门下喘。冷哮灸肺俞、膏肓、天突有未有不应。夏月三伏中用白芥子涂法往往获效。方用白芥子净末一两、延胡索一两,甘遂、细辛各半两,共为细末入麝香半钱,杵匀,姜汁调涂肺俞、膏肓、百劳等穴,涂后麻冒疼痛,切勿便去,候三柱香足,方可去之。十日后涂一次,如此三次病根去矣!』就是三伏贴疗法的应用。

  中医传统贴敷疗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临床应用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远古时期,先民就已学会了用泥土、草根、树皮外敷伤口止血;最早的文字记载可以追溯到《黄帝内经》,民间常在夏季喝雄黄酒治疗疾病的方法与本方法相同;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载有许多外敷方剂,用以治疗创伤等疾患。

  晋代的《肘后备急方》载用鸡子、白醋、猪脂、水、蜜、酒等作为外敷药与调和剂外敷;南北朝《刘涓子鬼遗方》用猪胆汁外敷治疗痈肿;唐《食疗本草》用胡桃研泥外敷治疗白发;宋《太平惠民方》以地龙粪研饼敷在小儿囟门,治疗小儿头热、鼻塞不通;明《普济方》用生附子和葱涎为泥敷涌泉穴治疗鼻渊等等,说明贴敷疗法相沿习用甚久;清代的《理瀹骈文》一书集贴敷疗法之大成,标志着本疗法的临床应用达到了相当完善的水准。  

  贴脊疗法是以古代“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学说为理论基础,通过将药物敷贴在俞穴,使药物沿俞穴→经络→脏腑途径渗透并放大药效,从而激活人体免疫力,增强机体抗抵力作用的一种中医内病外治法,大多在夏季进行。原因在于夏日炎炎,腠理疏泄,汗腺、皮脂腺组织均处于开放状态,有利于药物的循经络渗透、吸收、传导,更主要的原因是呼吸系统疾病,如急、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