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 打通为侨服务“最后一公里”——侨务强市建设成效系列报道之提升侨务工作水平篇

“以前回来'寻根’都是通过亲戚朋友或者自己找,现在很方便了,越来越多的侨胞愿意回到家乡看看,甚至留在当地生活。”十多年前跟随父亲回到江门“寻根”的马来西亚侨胞黄天福感慨道,如今江门日渐完善的为侨服务,让越来越多侨胞离家乡的距离“近”了不少。

《江门市侨务强市建设工作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实施以来,我市以提升服务为抓手,以创新平台建设为载体,通过体系化推进为侨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完善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国内为侨服务网络,推动服务向基层下沉,同时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将服务向海外拓展,打通为侨服务“最后一公里”,为侨服务由“粗放”向“精细”升级。

完善为侨服务“硬件”载体

自20世纪50年代初出现大批华侨回国潮,到1987年止,全国接待、安置侨胞近百万人,其中安置在广东的归侨有40多万人,不少难侨被安置在各地的华侨农场,直到如今,江门仍有3个华侨农场,近万名侨胞。近年来,广东省积极推进国营华侨农场体制改革,希望以此构建新的产业结构,为华侨农场的发展走出一条新路子,缩小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

椰子树、棕榈树、波罗蜜树、芒果树以及东南亚特色风格的建筑使街道处处弥漫着浓郁的东南亚情调……如今,位于台山的海宴华侨农场经过改造后焕然一新,成了当地极具代表性的集生态休闲、度假旅游、民俗风情、农业观光及餐饮娱乐于一体的东南亚特色文化体验区和风情小镇,当地越来越多归侨的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海宴华侨农场的“蝶变”,是我市积极推动华侨农场融入当地社会的一个缩影。

《纲要》实施期间,我市大力推动侨场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建设,全面完成侨场水利治理、电网改造、道路硬化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危房改造、垃圾处理等民生工程建设任务,在侨场地区实现城乡服务同等化。同时,市侨务部门还努力推进侨场管理体制改革,按照“财政统一、规划统一、政策统一”标准要求,协调当地政府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3个侨场顺利完成场镇合并,实现融得进、稳得住,同城同地同步可持续发展。

“十三五”期间,我市还结合本地侨情特色,分别在全市3个华侨农场以及新会菱东社区建立了4个“侨之家”综合服务平台,为侨胞提供涉侨政策法律服务、涉侨事务服务、侨界民生服务和事业发展服务。

此外,《纲要》实施期间我市还健全完善江门“侨梦苑”核心园区五大项目承接平台,包括华侨华人创业创新基地、高新创智城、“珠西云谷”创客产业园、华侨华人“双引双创”特色小镇、中美(江门)合作园等,同时搭建金融服务平台,打造科技金融共同体,构建国际化、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并出台一系列人才政策,鼓励华侨华人和港澳青年回乡创业创新,为引进海外人才提供更多发展空间。

“服务网”进一步向外延伸

《纲要》实施以来,我市还将为侨服务进一步向外延伸。“十三五”期间,我市通过建立市、区(市)、镇(街道、华侨农场)、村(社区)、村小组五级侨联工作网络,推行“基层侨联组织(涉侨社团组织)+海外华侨华人社团”模式,增强为侨服务覆盖面,目前我市各级侨联与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个社团建立了联系。

2016年,委内瑞拉发生严重的哄抢事件,多家超市和商店遭砸抢,其中包括数家华侨华人开设的商铺,在当地生活的华侨华人中,约有90%来自恩平。针对委内瑞拉的动荡局势,我市及时建立多部门联动的应急机制,制定了涉海外侨胞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同时针对大批委内瑞拉侨胞返乡情况,出台了就业安置、创业发展、儿童教育等一系列扶持政策,在全国率先创造性地建立了涉侨突发事件应对机制。

2018年,中国侨都江门全球华侨华人“一门式”服务平台正式上线,与江门市行政服务中心、江门12345政府服务热线、江门微市长等行政服务窗口互联对接,打造了一个集网上办事、信息宣传、投资发展、招才引智、政策咨询、社团服务等多种服务功能于一体的面向海外侨胞的门户网站。“该平台再次创新了为侨服务的工作手段,把为侨服务与侨胞需求相结合,与'互联网+’的时代发展相适应,与'中国侨都’的工作要求相匹配。”市侨务局局长陈耀华说。

《纲要》实施以来,我市还打造了侨创工程创新平台,结合互联网技术,通过微信小程序设置108个联络点、商务合作、政策解读、根在五邑等板块,包含优惠政策、合作信息、为侨服务等一手资讯,为世界各地青年认识江门、融入大湾区提供了便捷渠道。

持续推进侨界人文关怀

2020年,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持续蔓延,部分国际航班中断,导致我市一批侨胞滞留江门,其中有不少带着孩子留在鹤山市的智利侨胞,子女的读书问题,一度困扰着他们。“回不去的话小孩长时间没有书读,当时很担心他们的学业被荒废。”智利侨胞钟丽群回忆道。同年8月,在我市侨务局、侨联以及当地政府的合力下,56名受疫情影响滞留鹤山的智利侨胞子女顺利插班入读当地公办学校,解决了困扰侨胞家长们长达数月的难题。

近年来,我市大力开展涉侨相关的人文关怀工作,让越来越多侨胞得到实实在在的帮助。《纲要》实施期间,我市成立了以青年侨商为主体的暖侨义工服务总队,自筹资金,标准化管理,积极配合义工部门行动,在全市范围内为有需要的归侨侨眷提供低保帮扶、成长关爱、能力支持等服务,在全市范围内形成以侨助侨的社会氛围。2017年,市暖侨义工服务总队开展的“五邑青商慈善行”慈善拍卖活动,吸引了500多位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参加,通过直接捐款和拍卖捐款等方式筹集善款逾100万元。

同时,“十三五”期间我市不断完善涉侨纠纷多元化解工作,化解侨界群众的矛盾纠纷,维护侨界安定团结,推动众多的华侨与海外侨胞在侨房、土地、侨汇、侨属关系、捐赠等方面的矛盾纠纷化解,借助“侨爱南粤·云平台暨江门市涉侨纠纷多元化解远程平台”,办理民商事案件超过400宗,其中涉外民商事案件超过100宗。

展望“十四五”,侨乡将更加温暖。“'十四五’期间,我们将制定工作品牌建设规划,进一步立足侨联实际,动员侨界力量,发挥侨乡独特优势,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久久为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继续作出侨界贡献。”市侨联主席林春晖说。

文/图 皇智尧 公茂合 周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