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澍森《重建关帝楼城隍庙碑记》【1】
咸丰辛亥(1851)夏,予以部选【2】来宰是邦,甫下车,整肃我仪容,洁齐我心志,敬谒各庙神祇,翼翼严严,祗祗肃肃,瞻拜俨然,轮奂彬然。独南城关帝楼因祝螎【3】为灾,城闉【4】颓圮,圣容岿然仅存;县城隍庙则上风旁雨【5】,榱崩棚【6】栋折,目击颓败,深为愀然。然予方莅任伊始,忩忩【7】未遑,即欲倡为修建,未信,而何敢遽劳我民也。既而整刷精神,纪纲庶务,暴者锄之,良者安之,向所苦者扫除而更张之,未逾月,而此邦人颇有能信予者,然犹未敢自信也。己乃编查保甲,亲历各乡,与父老子弟相劝勉,莫不欢欣鼓舞,甚至感激涕零,予乃知此邦人果有深信不疑者,今而后可以劳吾民矣。爰进绅耆而语之曰:“关帝功业在天地,德泽在生民,况宜【8】与荆州最近,侧身南望此楼,固圣帝之精神所注也,是宜修。”众皆曰:“唯唯。”又语之曰之【9】:“城隍閤【10】邑福神,御灾捍患、理幽赞明之权,皆于是乎在,而顾忍令其露处乎,是尤不可不修。”众亦曰:“唯唯。”于是有献粟者,有操金者,解橐倾囊,争先恐后,不数日而获钱六千余贯。遂命匠师鸠工庀材,去其楹栋之腐黑朽折者,易其砖石之破碎不完者,修其墉垣之倾欹脱落者,治其黝垩之漫漶无辨者。楼始于咸丰元年十二月十二日,成于次年八月初三日。庙始于二年(1852)正月二十日,成于七月十六日。旧者新,缺者完,坏者易,倾者安,翼如秩如,肃若焕若,规模宏敞,气象一新,计共费钱六千余贯,予僅捐钱百贯而已。夫事神之道,与治人相表里,古圣王成民而致力于神,非徒藉神道囗(以)设囗(教)也,亦谓此心可以对人,民即可质神明耳。余虽不学无术,未能施泽于民,而区区之心窃自谓可对神明而无愧。然则登斯楼也,可憬然于之圣帝忠义之心,即可以激发吾民忠义之气;入斯庙也,可凛然于赏善罚恶之严,即可使吾民惕然兴为善去恶之念。庶几以事神之道治人,即可以治人之心事神,神其许我乎!谅我民其有以共信之矣。抑予犹有感者。考彝陵州【11】志载:楼创始于雍正六年(1728)夏,庙建于康熙三十一年(1692)冬,当其初固巍然焕然矣,乃距今百余年,而剥落摧残竟至于此,使非此邦之人急公好义踊跃输将,斯【12】久且几成废墟【13】,则后之守兹土者宜何如加意,随时補葺耶!然又乌【14】知其果能培护而经理之否耶?志诸石以俟。捐输姓字另列于左,并示来兹。
录自同治三年《续修东湖县志.卷二六.艺文》(亦即民国二十年《续修宜昌县志》)
广西巡抚新繁严公树森第六世裔孙严训朝恭录
二〇二一年六月四日
向录此文提供帮助的山后人老师和马大哥致谢
注:
【1】严澍森:为严树森(1814—1876)原名。同治三年《续修东湖县志.卷十二.秩官》载:“严澍森,新繁人,举人,累迁至湖北巡抚。”严公澍森此时为东湖知县,尚未遵旨改名;而本文是讫今已知作品中最早的一篇。
【2】部选:清朝凡经考试、捐纳或原官起复等具有任用资格的,须到相关部门听候铨用,按规定选补某种官缺;乙科举人也需要拣选和考选,方可授内阁中书、国子监学正、学禄、知县等官职。清朝文官的铨选,由吏部文选司负责。
【3】祝螎(融):传说中楚国君主的祖先,名重黎,高阳氏颛顼之后;是高辛氏帝喾的火正(掌火之官),后世祀为火神,故将火灾称为祝螎之灾。
【4】闉(yin):瓮城;护城门的小城墙。
【5】上风旁雨:此处应为“上雨旁风”。(《百度百科.汉语成语》载:唐韩愈《面海神庙碑》:“上雨旁风,无所盖障。”形容家里贫穷,房屋破旧。)此处疑为排版错误,校对不仔细。
【6】棚:此字疑为衍字(即由于传抄、排印错误而产生的多余字)。
【7】忩忩(cong,cong):匆匆。
【8】宜:此处指宜昌。
【9】之:这个“之”字疑为衍字(即由于传抄、排印错误而产生的多余的字)。
【10】閤(he):全。
【11】彝(夷)陵州:战国时期楚国即置彝陵,以后名称和疆域多有变更,至清朝才相对固定下来;东湖县属彝陵旧地,隶于彝陵州,彝陵州隶于宜昌府,宜昌府隶于荆宜施道(上荆南道),均录于湖北而归湖广。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以原夷(彝)陵县境置东湖县,治今湖北宜昌市,为宜昌府治所,1912年改为宜昌县,2001年3月22日,改为宜昌市夷陵区。
【12】斯:在此句中,代指关帝楼和城隍庙。
【13】废墟:原文为“墟废”,疑为排版错误。
【14】乌:疑问代词,同“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