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的春天,王传福的战略,还有云轨再造比亚迪
无意中看到了俞敏洪对话王传福的视频,俞敏洪问得很直接,王传福回答得也很真诚,这段很接地气的对话也让我有了一些思考。
电动汽车的底层逻辑:能源危机和取代燃油车
从能源角度来看,我国70%以上的能源靠石油进口,进口的石油里面70%从马六甲海峡运输,而中国交通用油量又占到了整个用油量的70%,三个70%决定了用电的必然。
环境污染和二氧化碳排放,也正好发生在当前这个时间节点上。能源本质都来自于太阳,当前太阳能已经可以做到每瓦1.3元,而我国1%沙漠铺上太阳能电池板,中国的电就全部够了,这时候需要储能,还是需要电池。
电动车市场很大,不需要惧怕市场上的竞争,电动车最终目的是去替代燃油车。这个逻辑十分简单,也十分清晰,但是真正能坚持下去的,十年磨一剑,其实很少。
管理一把手,更是技术总工
王传福60-70%都是花在技术上,刀片电池概念是王传福提出来的,是他非常引以为豪的一件作品。
重管理还是重技术?当一个行业发生变革的时候,一定是技术驱动的公司占上风,等到风平浪静的时候,才是管理型公司占上风。
在王传福看来,管理的本质,一个是逻辑关系,做决策有因果,有方法支撑,不要想当然;第二个是闭环,这一环没有搞完,就不会放手,必须要有执行力,
独立思考,数据决定战略
王传福以化学专业为基础,下海做电池,是第一个重要节点,王传福认为当时市场前景非常好,充电电池正好是大发展的时候,但竞争还不够充分,国内能做的企业很少,而企业的失败和成功其实取决于对手,因此毅然下海。
购买秦川汽车获得造车资质,是比亚迪发展的第二个节点;而巴菲特的入股,让比亚迪发展又上了一个台阶,也就是发展到一定时候,需要有人“拉一把”。
不过汽车人参考认为,经历了高光时刻,比亚迪也有战略上的失误,或许最大的失误是电动汽车入局时机太早了,2011年经历了销量不佳和大幅度裁员的窘境。不过王传福在电动汽车依然坚持,终于在10年后迎来了真正的春天。
在比亚迪发展过程中,王传福反复强调独立思考的能力,抓住国家发展机遇,用到自己判断、逻辑思维、技术储备来支撑。
判断就是定战略,定战略不能赌,需要精准,一定要有科学依据,用数据决定战略,数据来决定每一项决策,定下之后,要不怕质疑,明白其中有长时间的起伏。
而俞敏洪认为,战略实际上就是一种面向未来的眼光和勇气,人的命运是一瞬间,看能不能再坚持一下。
在王传福看来,电动汽车的瓶颈是电池,电池技术的迭代和趋势,决定了电动汽车的命运,掌握了电池技术,把握了电池的技术发展方向,实际上就定了电动车的战略。
新的机会:口罩和云巴
如果说做电池下海,是为困而去改变,是实现养家糊口,那么比亚迪之后的发展,更多的是情怀和责任。
只用了三个月时间,比亚迪就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口罩生产商,三天画图纸、七天口罩生产机、三周做出熔喷布,是为了社会需要,当然也盈利了。
关于云巴,王传福在7年前开始布局。城市化是大势所趋,也是国家战略,如果说电动汽车解决城市污染问题,那么轨道交通解决的是城市拥堵的问题,治污和治堵的一个战略方向。
支撑这个战略的,还是数据,东京都市圈有2000万人口,八百多万台车,比北京车多路少,但是东京一点都不堵车。
东京的地铁只有300公里,但是有2000多公里各种制式的轨道交通,因此,云巴和云轨会变为未来城市轨道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果中国不行,还有出口,云巴或者能再造一个比亚迪。
本文为汽车人参考第306篇原创文章,如果您觉得文章不错,“推荐和关注”是对我最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