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练0702)2021年社保非税考试训练题
班主任 税官家园 2021-07-02
“互帮互助,开拓税官视野”,“互添互补,共建税务家园”是我们一贯追求的理念。多年来,我们一直努力为基层一线税官提供快捷、权威、实用、互动的税务专业化服务,竭诚希望更多的同仁支持我们,提供原创税收业务作品,加入我们的队伍,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为税收事业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2021年税务局考试,税官家园与您同行!!!
小伙伴们看过来,国家税务总局2021业务大比武考试啦!
1.考试内容包括社保非税、税收大数据和风险业务比武。
2.考试时间:大概在11月份
班主任和同学们一起行动起来,撸起袖子加油干!!!
自七月一日开始,社保和非税业务大比武,本公众号提供每日一练和每周一卷.
以下的互助群,为备考同学准备,不建议转发各种吸引流量的公众号内容,班主任不喜欢关人小黑屋。
国家税务总局考试互助群

1.2021社保费和非税大比武群
1.2021税收大数据和风险大比武群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规定,骗取社会保险待遇的,责令退回骗取的社会保险金,处骗取金额( )的罚款。
A. 一倍以上三倍以下B二倍以上五倍以下C. 三倍以上五倍以下D. 50%以上三倍以下
参考答案:B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八十八条;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骗取社会保险待遇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退回骗取的社会保险金,处骗取金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 )。
A.3个月B.6个月C.12个月D.18个月
参考答案:B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十一条: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规定,失业人员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累计缴费满五年不足十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 )。
A.六个月B.十二个月 C.十八个月D.二十四个月
参考答案:C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四十六条:失业人员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累计缴费满一年不足五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十二个月:累计缴费满五年不足十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十八个月,累计缴费十年以上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二十四个月。重新就业后,再次失业的,缴费时间重新计算,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与前次失业应当领取而尚未领取的失业保险金的期限合并计算,最长不超过二十四个月。
4.国家建立全国统一的个人社会保障号码,个人社会保障号码为( )。
A.社保机构赋码B.随机编号C.公民身份号码D.工作证号码
整考答案:C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五十八条:国家建立全国统一的个人社会保障号码,个人社会保障号码为公民身份号码。
二、多项选择题
1.关于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的缴纳义务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境内电器电子产品的自主品牌生产企业是基金的缴纳义务人
B.我国境内电器电子产品的代工生产企业不是基金的缴纳义务人
C.进口电器电子产品的收货人是基金的缴纳义务人
D.进口电器电子产品收货人的代理人是基金的缴纳义务人
参考答案:ACD
解析:依据《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51号)第四条;电器电子产品生产者、进口电器电子产品的收货人或者其代理人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履行基金缴纳义务。电器电子产品生产者包括自主品牌生产企业和代工生产企业.第七条:电器电子产品生产者、进口电器电子产品的收货人或者其代理人应当按照规定履行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的缴纳义务。
2.关于文化事业建设费征收管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文化事业建设费的扣缴义务发生时间,为缴纳义务人的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B.文化事业建设费的扣缴义务人应当向其机构所在地或者居住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缴纳其扣缴的文化事业建设费
C.缴纳人、扣缴人在办理税务登记或扣缴税款登记的同时,办理文化事业建设费登记
D.不经常发生文化事业建设费应缴纳行为或按规定不需要办理税务登记,扣缴税款登记的缴纳人、扣缴人,应在首次文化事业建设费应缴纳行为发生前办理登记事项
参考答案:ABC
解析: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有关文化事业建设费登记与申报事项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3年第64号),其中规定:(三)不经常发生文化事业建设费应缴纳行为或按规定不需要办理税务登记、扣缴税款登记的缴纳人、扣缴人,可以在首次文化事业建设费应缴纳行为发生后,办理登记事项。
3.缴纳教育费附加的缴费人包括( )。
A缴纳消费税的单位和个人B.缴纳烟叶税的单位和个人
C.缴纳环境保护税的单位和个人D.缴纳增值税的单位和个人E.收纳车船税的单位和个人
参考答案AD
解析:《征收教育费附加的暂行规定》(国务院令448号2011年修订稿)第二条:凡缴纳消费税、增值税、营业税的单位和个人,除按照《国务院关于筹措农村学校办学经费的通知》(国发(1984]174号文)的规定,缴纳农村教育事业费附加的单位外,都应当依照本规定缴纳教育费附加。
4.地方教育附加实行专款专用,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有的行为包括( )。
A.挤占B、隐瞒C.截留D.挪用 E.坐支
参考答案:ACD
解析:地方教育附加实行专款专用,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挤占、截 留、挪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