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藩】甘肃肃王墓:小十三陵(上)
第一代肃王名朱楧,他是朱元璋的第十四子,洪武十一年,朱楧年仅3岁被封为汉王,食邑在安陆。洪武二十五年,朱楧被改封为肃王,转年春天,他前往封国甘州,此即今日甘肃张掖市。
兰州市博物馆大门
明初时期,蒙元势力仍很强大,朱元璋平定江南后,把主要军事力量用在防备北元的入侵,为此,他先后封了燕、晋、秦、辽、肃等九王来镇守边疆。明何乔远在《名山藏》中说:“此九王者,皆塞王也,莫不傅险狭,控要害,佐以元侯宿将,权崇制命,势匹抚军,肃清沙漠,垒帐相望。”
白衣寺塔
当时的甘州是北方要役,明廷把陕西行都指挥使司的驻地移于此处,朱楧被派到这里负责统领该都司。《明太祖实录》卷二百三十九载:“陕西行都司甘州五卫及肃州、山丹、永昌、西宁、凉州诸卫从肃王理之。”
博物馆大门
当时朱楧统领的部队在五万六千人以上,可见朱元璋对他的看重。朱楧确实有才气,清陈如稷在《兰州志·人物志》中称其“善骑射,能诗文,谋勇兼资,太祖尝呼为秀才。”
平顶峰路牌
朱楧能文能武,有勇有谋,颇得其父赏识,朱元璋称他为秀才。为了能够培养朱楧的军事才能,洪武二十四年,朱元璋命朱楧及诸皇子在临清练兵。洪武二十六年,朱楧奉诏赴甘州就藩,但因:“二十五年就藩,以陕西各卫兵未集,暂驻平凉。二十八年始之国甘州。”(《甘州明季成仁录》)
黄家庄宣传牌
朱楧到达甘州协调各路兵马,尽力防备北元入侵,同时也镇压当地的一些暴动,当时他年仅20岁,朱元璋却对他委以重任。洪武三十年正月十二日,朱元璋在给朱楧的敕令中写道:“古者兵出于农,人无寒馁,有寇则操戈以战,无事则荷耒以耕,此良法也。今春气方和,宜及时督军屯种。遇有征伐,尔其率精兵,与长兴侯耿炳文等进讨。”(《明太祖实录》卷二三八)
村北是平顶峰
朱元璋命朱楧除了练兵防边外,同时要进行屯田,以解决粮食问题。此阶段汉中府沔县发生了千余人的暴动,朱元璋派长兴侯耿炳文、武定侯郭英等征调陕西的驻军予以讨伐。可见朱楧当年负有重任。
明肃王墓碑牌坊
朱楧在甘州居住了四年,建文帝登基后,朱楧请求将肃一座迁到临洮府兰县,即今日兰州市。当时朱楧提出的理由是甘州风水大,江南士兵水土不服,所以提出内迁。其实内在原因是建文帝即位后看到各地藩王权力太大,威胁到了皇权的稳固,于是进行了削藩之举,朱楧感觉到了朝廷对他的限制,于是主动提出了内迁。建文帝同意了他的请求,朱楧就在兰州市内建起了规模宏大的肃王府。
张旭开门
此后朱棣发动靖难之役,经过三年的战争,他成为了永乐帝,然其不承认建文年号,将建文四年改为洪武三十五年,以此表明他是从父亲朱元璋那里直接继承了皇权。朱棣为了笼络各个兄弟,他对各地藩王给予大量赏赐,并如今诸王汇聚南京前来朝贺,以此证明他继位的合法性。
进入陵区
永乐元年二月,肃王朱楧向皇帝奏求书籍和药材,《太宗实录》载:“(永乐元年二月乙卯)肃王楧奏求书籍、药材。赐书报曰:'所求书籍,今有者悉送去,惟十七史诸书俟印装续送。昔洪武中,兄尝奏求乳香,皇考以分封供给有制,不与贤弟,其亮之。’”
文保牌
朱瑛喜欢读书,故其向皇帝提出赐书的要求,朱棣对他的要求尽量满足,将其所列之书几乎全送给了他,只是《十七史》等大部头的书还没有刷印装订完成,但朱棣答应他装订完成之后再给其送去。可见朱棣登基之初对朱楧颇为照顾。
碎石径
但是,此后朱棣对各地藩王的态度有所转变,因为他本人正是藩王之一,最后通过造反夺得了皇位,他不想再让此事重演,于是开始打击各地藩王,朱楧当然在打击之列。
肃庄王墓旁的小屋
永乐六年三月,有人向皇帝举报肃王朱楧做违法之事,《太宗实录》载:“(永乐六年三月丙辰)有言肃王棋不法事者。赐敕谕楧曰:'祖训王所居国境内军民人等,有侮嫚王者即擒至京,审其虚明白,然后治罪。今兰州卫卒星得名三人得罪于王,当闻诸朝廷区处,乃听小人朱典之言,辄箠杀之。春秋人臣无外交。近别失八里、哈密进马及布,王皆受之。朱典构谗杀人,长史不能辅导规正,悉械送京师。’”
墓道挖成了断崖
朱棣说按照祖训,如果有人侮辱谩骂藩王,就要将这些不法之徒押运到京师由朝廷来治罪,近期兰州有三位卫卒因故得罪了朱楧,应当把此事报告朝廷处置,但是朱楧却听朱典之言,直接杀掉三人,显然这是违规行为。另外近期有外国人送给朱楧马及布匹,朱楧都接受了,按照祖训臣属不能接受外国人的馈赠。朱棣为了警告朱楧,并没有直接治朱楧之罪,而是让他把朱典和肃府长史交出来押解送京。
小心下行
一个月后,又有人告发朱楧听信百户刘成的谗言,罪罚平凉卫卒。永乐帝借此继续敲打朱楧,他说这是“此下人所为,未必尽出王意。”这句话貌似替朱楧开脱,但“未必”二字又说明朱楧也有一定干系。
盗洞外口
朱楧闻讯后立即给皇帝上了奏章,深刻检讨了自己的过错,他同时还替朱典等人求情,希望能得到皇帝的宽宥,但朱棣为了打击朱楧的羽翼,他没有同意朱楧的请求:“览奏,深见谦恭守法之意,恳恳之词固皆克己。然亦多为下人盖蔽求释。夫既自明为小人所惑,除恶务本,何可复容。小人必去之,庶不重为所惑。”
只能弯腰爬入
永乐十七年,朱楧去世了,谥为庄王,葬在兰州榆中县来紫堡乡伍营村和黄家庄村之间的平顶峰。其原本所选之地并不在此,武沐著《甘肃通史·明清卷》中称:
肃王墓前后经历了三次选址。最初选址在榆中县新营乡新营古城以东的山坡上。王圹主体工程竣工后,朱楧到现场视察,当听说王圹上面山岔地名叫温家岔时,因忌“猪瘟”便下令停建,至今遗址尚存。后人称那里的村庄为圹背村,即与此次选址有关。第二次将圹地选在榆中县定远镇白石崖与水岔沟之间的矿湾,朱楧的灵柩就埋葬在这里。以后又发现墓地下方有三条煤系,康王朱瞻焰便以真龙(帝王)和火龙(煤炭)相克不利为由,便第三次将肃王圹地选定在现在的来紫堡平顶峰,朱楧的灵柩也迁葬到这里,以后的肃王几乎全葬在这里。
村民在储存水果时砌起的
自朱楧后,肃王世代世袭,前后袭位9王,追封3王,共计12王。其中平顶峰葬有10位肃王及1位夫人,合计有11座陵。另外在兰州七里河区葬有两位藩王,这些加在一起总计有13座,故被今人称为小十三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