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藩】甘肃肃王墓:小十三陵(上)

第一代肃王名朱楧,他是朱元璋的第十四子,洪武十一年,朱楧年仅3岁被封为汉王,食邑在安陆。洪武二十五年,朱楧被改封为肃王,转年春天,他前往封国甘州,此即今日甘肃张掖市。

兰州市博物馆大门

明初时期,蒙元势力仍很强大,朱元璋平定江南后,把主要军事力量用在防备北元的入侵,为此,他先后封了燕、晋、秦、辽、肃等九王来镇守边疆。明何乔远在《名山藏》中说:“此九王者,皆塞王也,莫不傅险狭,控要害,佐以元侯宿将,权崇制命,势匹抚军,肃清沙漠,垒帐相望。”

白衣寺塔

当时的甘州是北方要役,明廷把陕西行都指挥使司的驻地移于此处,朱楧被派到这里负责统领该都司。《明太祖实录》卷二百三十九载:“陕西行都司甘州五卫及肃州、山丹、永昌、西宁、凉州诸卫从肃王理之。”

博物馆大门

当时朱楧统领的部队在五万六千人以上,可见朱元璋对他的看重。朱楧确实有才气,清陈如稷在《兰州志·人物志》中称其“善骑射,能诗文,谋勇兼资,太祖尝呼为秀才。”

平顶峰路牌

朱楧能文能武,有勇有谋,颇得其父赏识,朱元璋称他为秀才。为了能够培养朱楧的军事才能,洪武二十四年,朱元璋命朱楧及诸皇子在临清练兵。洪武二十六年,朱楧奉诏赴甘州就藩,但因:“二十五年就藩,以陕西各卫兵未集,暂驻平凉。二十八年始之国甘州。”(《甘州明季成仁录》)

黄家庄宣传牌

朱楧到达甘州协调各路兵马,尽力防备北元入侵,同时也镇压当地的一些暴动,当时他年仅20岁,朱元璋却对他委以重任。洪武三十年正月十二日,朱元璋在给朱楧的敕令中写道:“古者兵出于农,人无寒馁,有寇则操戈以战,无事则荷耒以耕,此良法也。今春气方和,宜及时督军屯种。遇有征伐,尔其率精兵,与长兴侯耿炳文等进讨。”(《明太祖实录》卷二三八)

村北是平顶峰

朱元璋命朱楧除了练兵防边外,同时要进行屯田,以解决粮食问题。此阶段汉中府沔县发生了千余人的暴动,朱元璋派长兴侯耿炳文、武定侯郭英等征调陕西的驻军予以讨伐。可见朱楧当年负有重任。

明肃王墓碑牌坊

朱楧在甘州居住了四年,建文帝登基后,朱楧请求将肃一座迁到临洮府兰县,即今日兰州市。当时朱楧提出的理由是甘州风水大,江南士兵水土不服,所以提出内迁。其实内在原因是建文帝即位后看到各地藩王权力太大,威胁到了皇权的稳固,于是进行了削藩之举,朱楧感觉到了朝廷对他的限制,于是主动提出了内迁。建文帝同意了他的请求,朱楧就在兰州市内建起了规模宏大的肃王府。

张旭开门

此后朱棣发动靖难之役,经过三年的战争,他成为了永乐帝,然其不承认建文年号,将建文四年改为洪武三十五年,以此表明他是从父亲朱元璋那里直接继承了皇权。朱棣为了笼络各个兄弟,他对各地藩王给予大量赏赐,并如今诸王汇聚南京前来朝贺,以此证明他继位的合法性。

进入陵区

永乐元年二月,肃王朱楧向皇帝奏求书籍和药材,《太宗实录》载:“(永乐元年二月乙卯)肃王楧奏求书籍、药材。赐书报曰:'所求书籍,今有者悉送去,惟十七史诸书俟印装续送。昔洪武中,兄尝奏求乳香,皇考以分封供给有制,不与贤弟,其亮之。’”

文保牌

朱瑛喜欢读书,故其向皇帝提出赐书的要求,朱棣对他的要求尽量满足,将其所列之书几乎全送给了他,只是《十七史》等大部头的书还没有刷印装订完成,但朱棣答应他装订完成之后再给其送去。可见朱棣登基之初对朱楧颇为照顾。

碎石径

但是,此后朱棣对各地藩王的态度有所转变,因为他本人正是藩王之一,最后通过造反夺得了皇位,他不想再让此事重演,于是开始打击各地藩王,朱楧当然在打击之列。

肃庄王墓旁的小屋

永乐六年三月,有人向皇帝举报肃王朱楧做违法之事,《太宗实录》载:“(永乐六年三月丙辰)有言肃王棋不法事者。赐敕谕楧曰:'祖训王所居国境内军民人等,有侮嫚王者即擒至京,审其虚明白,然后治罪。今兰州卫卒星得名三人得罪于王,当闻诸朝廷区处,乃听小人朱典之言,辄箠杀之。春秋人臣无外交。近别失八里、哈密进马及布,王皆受之。朱典构谗杀人,长史不能辅导规正,悉械送京师。’”

墓道挖成了断崖

朱棣说按照祖训,如果有人侮辱谩骂藩王,就要将这些不法之徒押运到京师由朝廷来治罪,近期兰州有三位卫卒因故得罪了朱楧,应当把此事报告朝廷处置,但是朱楧却听朱典之言,直接杀掉三人,显然这是违规行为。另外近期有外国人送给朱楧马及布匹,朱楧都接受了,按照祖训臣属不能接受外国人的馈赠。朱棣为了警告朱楧,并没有直接治朱楧之罪,而是让他把朱典和肃府长史交出来押解送京。

小心下行

一个月后,又有人告发朱楧听信百户刘成的谗言,罪罚平凉卫卒。永乐帝借此继续敲打朱楧,他说这是“此下人所为,未必尽出王意。”这句话貌似替朱楧开脱,但“未必”二字又说明朱楧也有一定干系。

盗洞外口

朱楧闻讯后立即给皇帝上了奏章,深刻检讨了自己的过错,他同时还替朱典等人求情,希望能得到皇帝的宽宥,但朱棣为了打击朱楧的羽翼,他没有同意朱楧的请求:“览奏,深见谦恭守法之意,恳恳之词固皆克己。然亦多为下人盖蔽求释。夫既自明为小人所惑,除恶务本,何可复容。小人必去之,庶不重为所惑。”

只能弯腰爬入

永乐十七年,朱楧去世了,谥为庄王,葬在兰州榆中县来紫堡乡伍营村和黄家庄村之间的平顶峰。其原本所选之地并不在此,武沐著《甘肃通史·明清卷》中称:

肃王墓前后经历了三次选址。最初选址在榆中县新营乡新营古城以东的山坡上。王圹主体工程竣工后,朱楧到现场视察,当听说王圹上面山岔地名叫温家岔时,因忌“猪瘟”便下令停建,至今遗址尚存。后人称那里的村庄为圹背村,即与此次选址有关。第二次将圹地选在榆中县定远镇白石崖与水岔沟之间的矿湾,朱楧的灵柩就埋葬在这里。以后又发现墓地下方有三条煤系,康王朱瞻焰便以真龙(帝王)和火龙(煤炭)相克不利为由,便第三次将肃王圹地选定在现在的来紫堡平顶峰,朱楧的灵柩也迁葬到这里,以后的肃王几乎全葬在这里。

村民在储存水果时砌起的

自朱楧后,肃王世代世袭,前后袭位9王,追封3王,共计12王。其中平顶峰葬有10位肃王及1位夫人,合计有11座陵。另外在兰州七里河区葬有两位藩王,这些加在一起总计有13座,故被今人称为小十三陵。

(0)

相关推荐

  • 明代玉器課題綱要之一

    第二十四講:明代玉器課題綱要之一 明代: 元朝末年,統治腐朽,經濟崩潰,黃河決口,災害連年.農民無法生存,掀起大規模的反抗鬥爭. 1351年,韓山童.劉福通等在穎州起義.各地農民紛紛響應.元至正十二年 ...

  • 明肃王墓 | 兰州的“小十三陵”

    明初,天下既定.太祖朱元璋在吸取前朝灭亡的经验教训后,效仿周朝分封制,建立以宗室为主拱卫中央的地方藩王制度,使"其子孙世世相传,以蕃屏帝室".其后,朱元璋进过三次分封,分别将24儿 ...

  • 明朝先后共传十六帝,为何帝陵却被称为“明十三陵”

    明朝作为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王朝,其先后共传十六帝,国祚276年.然而,位于北京昌平区天寿山麓的"明十三陵",却只埋葬着十三位皇帝,这又是为什么呢?其余三位皇帝的陵墓,又 ...

  • 距今700年明藩王陵隐于乡村 华表上被盗望天犼曾卖9万多已追回

    第六代明秦藩王朱公锡和惠王妃王氏墓,陵墓区占地面积,1900平方米,为圆丘形封土.两座陵墓的底径分别为23米.19米:高约15米和9米:周长约60米和50米.陵墓前立有"秦惠王暨妃王氏合葬墓 ...

  • 少陵原上的明秦王“小十三陵”

    说到西安历史,人们常提及的不是秦砖汉瓦.兵马俑,就是十三朝古都.盛唐文明,然而细细梳理古城的历史脉络,就会发现虽然自唐之后西安随着皇权的东移而光芒渐微,但古城文明的历史年轮依然光彩照人,钟楼.鼓楼.西 ...

  • 明藩王墓出土一颗“命运之石”,重约200克拉,考古队震撼无比

    大家知道"命运之石"吗?其实就是我们知道的蓝宝石,蓝宝石代表的就是忠诚.坚贞.慈爱和诚实,佩戴它的人肯定会带来一生的好运,当然了这都是一种说法,到底有没有好运,鬼知道呢? 先科普个 ...

  • 明藩秦隐王朱尚炳墓

    秦隐王朱尚炳墓: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杜陵乡东伍村正北200米. 沿雁翎路一直向南,出了城区,路名叫113县道.然后转向雁引公路,向东南方向.按照GPS输入的经纬度指引,一直找到了秦隐王墓.隐王墓前石 ...

  •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肃王墓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明肃王墓 明肃王墓位于兰州市榆中县来紫堡乡黄家庄村北侧平顶峰的南麓(注:平顶峰横亘于来紫堡乡与金崖镇之间,部分墓群位于金崖崖镇境内),海拔1560-1600米,距兰州市区约1 ...

  • 中国诗歌报:为您选诗(20)丨《九岭风》诗刊执行主编谢小明­­——父亲是山,我是山坡上一朵烂漫的花儿

    谢小明,1963年生,男,本科学历,江西修水人,县教育体育局干部,政协委员.九江诗词联学会.江西省作家协会.江西诗词学会.天津诗词学会.中外散文诗学会.中国当代作家联合会会员,山谷诗社社员,中国当代作 ...

  • 【打卡常德明代藩王陵墓】明荣定王墓位于湖...

    [打卡常德明代藩王陵墓] 明荣定王墓位于湖南省常德市德山山麓.墓为拱券式结构的砖室墓,分前后两室,墓宽17米,进深13米,高6米,封土堆高10.6米.前室置石案石椅.后室为寝宫三间,每间一个棺床.墓主 ...

  • 小明老师教你学拉康(上)——拉康经典解析珍藏版

    第一部分   镜像 (一)镜像理论 1 拉康的镜像 拉康的镜像,是指6到18个月的小孩,照镜子时看到镜子里的自己是完整的形象,但是自己的身体处于不协调的状态. 这使他产生了主体对客体想像性的.虚幻的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