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给男人的时间不多了?

利维坦按:正如文章中所介绍,对于Y染色体前景的推测大致可以分为“存“、”亡“两派。一方面由于缺乏相应的复制体,Y染色体上的基因正在经历丢失与损毁——人类与黑猩猩的基因库只有1%的区别,而单就Y染色体而言,区别范围达到了30%,由此可见,人类的Y染色体正在经历剧烈的进化,甚至可能在460万年后彻底消失。而另一方面,人类Y染色体特殊的回文序列等机制正在努力保留Y染色体上的基因,其自我稳定和更新的功能正在努力抵抗消亡的命运。

至于男性是否会因为Y染色体的前程未卜而在未来灭绝?这似乎不是作为当代男性应该过分关心的事情,不妨留给后人着急吧……


文/Darren Griffin、Peter Ellis

译/乔琦

校对/斩光

原文/theconversation.com/the-y-chromosome-is-disappearing-so-what-will-happen-to-men-90125

本文基于创作共同协议(BY-NC),由乔琦在利维坦发布

留给男人的时间不多了?图源:EPA/Dmitry Astakhov

Y染色体也许是雄性的一种象征,不过,现在愈发清楚的是,这玩意儿一点儿也不强壮、耐用。尽管其上携带着能够决定胎儿是男(XY)是女(XX)的“主控”基因SRY(sex-determining region Y,Y染色体性别决定区),但这个染色体上携带的其他基因却少得可怜,且Y染色体也是唯一一个非生存必需的染色体。毕竟,女士们虽然没有这个染色体,却也一样活得很滋润。

(ghr.nlm.nih.gov/gene/SRY)

此外,Y染色体已经迅速退化了,结果就是女性现在拥有两个完全正常的X染色体,可男性就只有1个X染色体和1个萎缩的Y染色体。如果退化速度不变的话,只消460万年,Y染色体就会彻底消失。听上去时间还很多,但是想想地球生命已经存在了35亿年之久,你就不会这么觉得了。

(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2Fs10577-011-9252-1)

Y染色体并非生来如此。让我们把时钟拨回1亿6千6百万年前,第一代哺乳动物刚诞生的时候,情况就完全不同。早期的“原初Y染色体”本来和X染色体大小相同,携带的基因也完全一致。不过,Y染色体有一个根本缺陷。其他所有染色体在我们体内的每个细胞中都有两个复制体。与它们不同,Y染色体是仅有的以单个形式存在的染色体,由父亲遗传给儿子。

这意味着,Y染色体上的基因无法进行基因重组——基因重组是每一个世代里都会发生的基因“混合”,这有助于消除有害的基因突变。缺少了基因重组带来的益处,Y染色体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退化,并最终将从染色体组里彻底消失。

红框内的便是Y染色体,旁边是大得多的X染色体。图源:National Human Genome Research Institute

不过,近来的研究表明,Y染色体发展出了某些具有相当效力的机制来“刹车”。这些机制可以减缓基因丢失的速度,并可能终止基因丢失现象。

比如,PLoS Genetics期刊最近就发表了一项来自丹麦的研究。该项目的研究人员对来自62位男性的部分Y染色体进行了测序,结果发现Y染色体有一种大尺度结构重排的倾向,而这将可能引起“基因扩增”——基因扩增可以使那些能够提高健康精子功能并减缓基因损失的基因得到大量复制。

(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5591018/)

这项研究同时也表明,Y染色体已经发展出了某种不同寻常的结构,称为“回文序列”(一种从前往后读和从后往前读都一样的DNA序列,就和单词“kayak”一样),这种结构可以保护Y染色体免于更进一步的退化。研究人员发现,Y染色体上的回文序列中,“基因转变事件”发生率很高——这种事件主要就是一个“复制和粘贴”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损坏的基因可以以未损坏的备份为模板得到修复。

让我们看看其他物种吧(Y染色体在哺乳动物及其他一些物种中都存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Y染色体基因扩增对所有携带这种染色体的物种都是一条普适的工作原理。这些扩增的基因在精子生产及调节后代性别比例(至少啮齿类动物是这样)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研究人员最近在期刊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发文并给出证据证明:老鼠体内的这种基因复制增加是自然选择的一种结果。

(www.annualreviews.org/doi/abs/10.1146/annurev-genet-112414-055311)

(academic.oup.com/mbe/article-abstract/34/12/3186/4211124)

就Y染色体是否真的会消失这一问题来说,在科学界,比如此刻的英国科学界,现在就分成了“消失”和“保留”两派。后者认为,Y染色体的防卫机制效果很棒,已经完成了自我拯救。不过,“消失”派则认为,Y染色体的防卫机制所做的无非就是垂死挣扎,最终仍会掉落悬崖、坠入谷底。这两派谁都无法说服对方,于是,争论只得继续。

(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2Fs10577-011-9252-1)

鼹形田鼠没有Y染色体。图源:Wikipedia

“消失”派的首席拥趸,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的珍妮·格雷夫斯(Jenny Graves)声称,从长远角度看,Y染色体注定消亡——哪怕它们有时可能比预期的寿命还会长点儿。她在2016年的一篇论文中指出,日本棘鼠和鼹形田鼠的Y染色体都已经完全丢失了——她还认为,Y染色体上的基因丢失或创造过程会不可避免地引发生育问题。而这最终又能反过来驱动全新物种的形成。

(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5094562/)

男性的消亡?

图源:Alamy

正如我们在一本新电子书的一章中所持的观点一样,即便人类的Y染色体真的消失了,这也并不意味着男性自身就必然随之一起灰飞湮灭。哪怕是在某些已然完全丢失Y染色体的物种身上,繁殖仍旧需要雄性和雌性共同合作,缺一不可。

(www.springer.com/us/book/9783319704968)

就这些物种的例子来说,决定雄性基因型的“主控”基因SRY已经转移到了不同的染色体上,也就是说,这些物种没有Y染色体也能繁殖出雄性。不过,这个决定性别的新染色体——也就是SRY转移过去的那个——之后应该又会再度开启退化的过程,原因和消灭Y染色体的一样:无法进行基因重组。

然而,对人类来说有趣的一点在于,尽管正常的人类繁殖需要Y染色体,但假如使用辅助生殖技术的话,其上携带的许多基因都不是必需的。这意味着,基因工程也许很快就能替代Y染色体的基因功能,而那些同性夫妇及不育的男性也将有机会生育后代。不过,即便所有人都可能通过这种方式进行生育,似乎有生育能力的人们也极不可能就此停止自然繁殖方式。

(www.ncbi.nlm.nih.gov/pubmed/26823431)

尽管这是基因研究中一个有趣且被热议的领域,我们也没什么好担心的。我们甚至根本不知道Y染色体究竟是否真的会消失。并且,正如上文所述,即使Y染色体真的消失了,我们也还是很可能需要男性来维系正常的生殖过程。

毕竟,像农场家畜那样的繁殖系统——一小撮儿“幸运”的男性被挑选出来担任“种马”的角色,成为绝大多数人类孩子的父亲——这种模式当然是完全不可接受的。

无论如何,在接下去的460万年里,还有许多紧迫得多的烦恼等待我们去解决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