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增长迅猛 进口玉米已成为北粮南运的重要补充
其他的不再多说,如果觉得信息有用,也不需要您花钱赞赏,只需点击关注本微信号,并点击一下今天发布的最后一条信息即可。
据来自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提供的消息显示,预计2020/2021年度我国玉米深加工产能将增至1.29亿吨,比2015/2016年度增长53%,比本世纪初更是翻了6倍还多,玉米工业消费已经占据我国玉米整体消费量的五成左右。
据悉,本世纪初为解决粮库中的陈化粮问题,国家有关方面开始在能源替代的问题上寻求燃料乙醇的发展路径,并对当时的吉林燃料乙醇公司、黑龙江华润酒精公司(当前归属中粮)、河南天冠燃料乙醇公司(破产重组中)和安徽丰原生化公司(中粮)四家公司给予相关原料收购、税收等方面的补贴措施。
在燃料乙醇的发展带动下,我国玉米深加工开始获得长足发展,在消除了国家陈化粮问题之后,还带来了国内玉米价格走高,稳定了玉米生产。
从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提供的数据来看,玉米深加工产能由2000/2001年度的2000万吨左右增至2007/2008年度的7000万吨左右。随后,玉米深加工在玉米价格的第一波大幅上涨中被加以限制。
而此后,随着国家玉米临储收购政策的开展,至2005年时我国玉米再度遭遇了玉米库存的居高不下,大量玉米存储年份超过3年期限。
而随着新一轮玉米深加工监管的放松,在中下游商品价格大幅上涨、而玉米价格整体涨幅相对偏小的背景下,加工利润充足,新项目建设进入了更加疯狂的阶段,短短四年时间产能突破亿吨大关。
按照我国当前的玉米消费结构,深加工和饲料消费各占一半左右,其中深加工消费主要集中在东北和华北,而养殖业则从南到北均有消费。
而从我国的玉米供应结构来看,此前一直是北方玉米运抵南方作为饲料消费,但这四年多发展,在华北玉米产销平衡已被打破之后,东北玉米也面临着供需偏紧的局面,玉米外运数量急剧下滑。
据来自黑龙江日报的报道显示,当前齐齐哈尔玉米本地消费已经占到80%,纵观全省,当前黑龙江玉米加工能力增至2800万吨,成为全国第一大玉米加工大省。
在国内玉米供需偏紧、东北产区玉米本地消耗大幅增长的影响因素下,玉米及其替代品的进口正成为南方玉米市场的重要供应渠道。
数据显示,截止目前我国玉米及其替代品的进口总量已经达到2500万吨左右的水平,尽管占玉米整体消费数量还偏低,但相较于南方的饲料需求,已经成为能够左右当地价格走势的重要影响因素。
此外,我们也注意到,与玉米深加工相比,养殖饲料行业门槛更低,自去年以来的猪肉价格上涨,让南方一度受到打压的养猪业再度蓬勃发展,玉米饲料消耗目前正义难以预估的速度在稳步的增加。
综合来看,未来我国玉米市场东北、华北玉米价格与南方的关联度将会逐渐改变,南方市场会成为未来玉米及其替代品大量进口的第一个主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