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忆在向桥中学的三年岁月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这个公众号哦!
漫忆在向桥中学的三年岁月
那一年的夏末,田野里二季稻正在扬花结苞,村中老樟树上的蝉声,在午后和黄昏时,一阵接着一阵,嘶叫得正激越,我读小学五年级时的班主任邓如意老师送来通知,说我以全班第二名的成绩考上了向桥初中。这本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可是在道场上铺圆了稻禾,正围着毛巾,赶着一头水牛呟喝着磙谷的爷爷却马上停止了手上的工作,把那张巴掌大的通知单拿在手上看了又看,好像是家里来了很大的事似的,尽管他也许是一个字也不认识。爷爷没有读过一天的书,我爸爸也没有读过一天的书,在爷爷看来,能到乡里去读书,那是件大喜事,爷爷说过去读书人能读到乡里去,那就是一个人有出息,能出人头地的开始。我当时暗地好笑,上过初中的人,现在路上到处是,没必要过于激动,彰显得农家种田人在见识上的局限性。
当时我已经学会了骑自行车,到9月一号,气温降了些,我打算骑自行车带上行装去上向桥初中,可是爷爷起得比我早,杂乱的堂屋里已摆好了一副担子,一头是一只樟木箱子,一头是一个星期的生活用品,大米、酸菜和换洗衣服、肥皂等物。爷爷走在前面,我跟在后面,沿着王榜田畈的机耕路,过南瓜岭,去向桥中学,一路上田野青青,群群麻雀在稻田上空盘旋,在村与村之间的电线上欢叫。爷爷这一天显得特别精神健旺,话语很多,零零散散地说了本地好多他所知道的读书人的掌故,和无法去考证的逸闻,无非是说人能读书的机会难得,要用心,我感觉爷爷是在怀念他的幼年时代,他心里其实是很想读书的。当时我只是东张西望,只留意路边的棵棵松树和远处的山尖、草坡,爷爷的话我真的好多没听进耳内。
向桥中学建在一处看不见树的山坡边,背靠小土山,门朝街市,和乡医院左右相对,中间只隔一条马路。学校门口是一座楼房,预制板结构的,也是我乡所建的第一座楼房。记得这座楼房最初建造成功时,好多从没见过楼房是什么样子的山民们,还专程跑过来观看。人群一大片,精神矍铄的王光启校长站在学生宿舍一旁大声地提醒,请大家不要踩坏了学校的菜地。
我被分到一(一)班,当时的班主任是桥上湾村的姜宏友老师,听他说,他以前教过小学,小的时候家庭不怎么幸福,少年时是从柳堰村转到桥上湾村的。走进教室,第一眼发现黑板果然比小学教室里的宽大多了,一行硕大的“热烈欢迎新同学”赫然在目。姜老师和我们所说的第一句话是:“欢迎大家来到向桥中学,我要对大家所说的头一句话,就写在这上面。”然后他指了指身后的黑板,又微笑着目扫全班七八十个大家互不相识的同龄孩子,这个简单的开场白,在那个显得很拥挤的教室里,让我们很难忘。
姜宏友老师教语文,他上课很有特点,总是带着几块小黑板进教室,上面抄写着当天课文上的生字和拼音,一块一块地拿出来点人认字,认字环节过后,接着便开始了讲课文。他知识丰富,常由课文而旁征博引,让人了解了不少课本之外的事物。姜老师所讲的小故事中,常常提到的是“鲁郭茅,巴老曹,赵树理”,表现出对这七个人物的极大兴趣,在这之前,我对这些人物所知不多,或是知之不详,看到姜老师经常讲这些人,并乐此不疲,我们也渐渐地受到了潜移默化的感染,对这些文学大家们发生了阅读的兴趣。
姜老师在讲作文课时,常即兴发挥。学校操场东南角种有一排泡桐树,春夏间绿叶婆娑,秋冬时枝条萧索,在教写景作文时,他意兴盎然地站在讲台一角,对着我们现场口占道:“……夕阳的金光穿过萧疏的树叶,地面上一片斑驳,在每一个黄昏,我经过这片树林下,……,你们要这样写,要注意总写和分写,特定场景要体现出时间上和空间上的特点……”姜老师的作文课常让我们竖耳倾听,很具磁力作用。一次天气炎热,教室门是敞开的,好进风降温,可是坐在教室斜对角的几位同学,宋宏生、宋军和姜保生、刘永继等人,眼光很容易飘到教室外的菜地里,去看菜地里的动静。姜老师发现了,他走到门前故作雅态又吟道:“这门关又热死人,不关你们几个又走了神,关乎不关乎?”这随口的几句话是带韵的,又富有抑扬顿错的音调,顿时引得我们哄堂大笑,课堂气氛倾刻为之一振。
棠树岭村的陈艳华老师是我读初二时的语文老师,记忆中,他总爱穿那件深蓝色的中山装。在这之前,乡村小学、中学都是用当地的方言教学的,那年上级教育部门规定要用普通话教学,陈老师用方言在课堂上讲了很多年,突然要改普通话,一时间是有些不习惯,但陈老师还是严格地要求自己,努力用普通话教我们学语文。在课前和课后,陈老师普通话讲得还标准,有时在课中,讲到动情处时,他情不自禁地迸出一两句带棠树岭风味的方言土语出来,看到我们的表情突然惊愕,他才意识到自己又讲了方言,于是又默然地自嘲一笑,又重讲。
陈老师做事很有毅力,让同学们感到敬佩,他原先身体很不好,听说是患了很重的病。可是他毫不气馁,自己坚持天天煅练身体,他住的宿舍不算宽敞,一有空隙,他就在斗室之间健身练功,嘱咐语文课代表,送作业时先要敲门,他好有准备收功。后来听说,陈老师通过自己的不懈煅练,跟疾病作斗争,最终战胜了疾病,获得了身体健康。有一天晚上,我和同学蔡爱华等人到陈老师宿舍温习作业,看到他的书案上有一套《中国现代文学名著选读》上下册,虽很陈旧,封面不见了,内页也前后翻烂了好几页,但是里面的内容很吸引人,有蒋光慈和叶紫、叶圣陶等人的优秀作品,我和蔡爱华等人当场就喜不自禁,给陈老师写了一张留言借条,一人拿走了一本,利用课外时间看,享受高质量文学作品的美感。第二天,陈老师在课堂上说:“昨晚上,有两个同学向我借书,可是那留言条上的字写错了,希望你们今后要注意,给人写留言条不要闹出笑话来……”那本书太厚,也太吸引人,我没想到这一看就是断断续续的几个月,后来渐渐把借书的事搞忘了,陈老师也从没和我们提还书的事,一年多以后,待初中毕业了,在书堆里才猛然发现有一本破旧了的陈老师的书,虽然残破,但是偶然重翻仍然是很耐读。
王明生老师是我同村人,很小时,就常见他在清晨或是中午来我湾里挑井水。听村人讲,明生老师从小左手患疾不方便,他勤奋学习,苦练书法,是当地很有文化的人。我刚读王榜小学时,王明生老师是在教五年级,没过两年他就调到向桥中学去了,待我在向桥中学读初三时,教语文的正是他。
王明生老师多年来就养成了写作投稿的习惯,在好多报刊上发表了文章。他也常在课堂上鼓励同学们写文章向外投稿,分享他自己写作投稿的心得要领。班上很多的同学,在以前都不重视硬笔书法的练习,字写得都很潦草拙劣,王老师在课堂上总是强调端正写字的重要性,并以身作责,他在黑板上的板书,端庄而娟秀、流利,看了让人赏心悦目,是一种艺术上的享受。他让同学们从正楷字练起,常花一整节课的时间练习,让我们提高了对书法重要性的认识,在王老师的引导下,班上也有好多名同学在硬笔书法上进步很快,记忆中有吴水清、陈诚、王连生、宋达慧、宋品林、张吉年等同学。
学校大门每年的春联,都是王明生老师书写的,联文也多是他自撰的,春节后开学,那功力深厚的书法和带鼓励意义和地方色彩的联文,常让街上行人驻足观摩良久,让小街上的居民品味、润泽学校文化的魅力,让走进校门的师生们无不感受到新度年轮的祝福与期待。在语文课上,王明生老师也把他多年来研究楹联创作的心得体验教予了我们,常常谈到关于古今对联的各类有趣故事。王明生老师还负责制作了几期学校的墙报,全是用毛笔在白纸上抄写的,记得上面刊有王立喜老师的一首七律古诗,具有南宋陆游的风格,以及姜宏友老师的一首精美的新诗———《叶的吟》。
三年的向桥中学生活,虽然因当时物质条件的限制,在伙食和住宿方面,和今天相比是差了很远,算是很清苦,但是老师们都很敬业,乐于教学,爱护学生。常忆起,在清晨的聚合钟声敲响后,大操场上的南边岸上,学生宿舍门前的法国梧桐树叶尚带着露水,四周一片静寂,全体师生们行动迅速,陆续排好队,邓应元副校长站上前讲话,殷殷嘱咐我们要珍惜时间,学好各科知识,迎接中考,他常提醒我们,今天离年末考试还有多少天了,不要虚度这一天。在初一时,为增加同学们的学习兴趣,邓副校长邀请到本县自学成才的农民作家韩进林为同学们讲话。在初三的中考前夕,为给全体考生鼓劲勉励,邓副校长特地请来当时的乡书记甘才志为“誓师大会”做重点讲话,甘书记为初三毕业班的同学们讲述了自己由一名乡村失学儿童,如何面对生活的挑战,后来成长为一名国家干部的不平凡的历程。这些活动,无疑让我们的社会视野开阔了很多。
读初三时,物理老师是黄仕孟,他常把把各类物理原理讲解得通俗而幽默,也常在物理课上做出种种滑稽夸张的动作,善用各类有趣的比喻,让全体同学们哄堂大笑,让枯燥的物理课也变得引人入胜。英语老师吴秋云,当时正是风华正茂,一派儒雅的学者风范,颇具风度,吴老师在课堂上循循善诱,温文尔雅,不急不燥,他的英语发音很标准,英文朗诵节律感强。化学老师王德安当时已是学校最年长的老师,但是身体健康,乐观健谈,他语言诙谐,引人发笑,和黄仕梦老师类似,王老师能把复杂的化学现象用通俗有趣的语言说出来,使我们一听就懂,就乐。例如,有一次我们碰到一道题,说是一升溶液再加入另一升某种溶液,问结果这二者的体积是大于,还是等于,还是小于二升?我们都选等于二升,全班人都做错了这道题,都感到百思不得其解。王老师他打比喻说,这是考关于物质分子的正确理解,比如一个农民,把一担芝麻加在一担红薯里,结果是几担?会不会变成两担?他这个比喻,让我们对溶液混合后的体积判断有很好的启发作用,顿时就豁然开朗了。
三年的向桥中学生活虽然短暂,但这是人生中十分珍贵的一处驿站,它让我学到了知识,结交了诸多良师益友。
本平台往期作品回顾:
长按指纹
一键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