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琴汇-搬运经典】陳冠斌 (KuanPin Chen)先生的推文~“No feeling” 沒有感情
在FB上发现陳冠斌 Kuan-Pin Chen先生发的帖子,就联系了陈老师,在获得许可后,把他网站上的经典内容搬运过来,供各位琴友参考借鉴。
今天搬运的文章标题是:
“No feeling” 沒有感情
-Tommy Reilly 對我演奏的評價
"Cradle Song" 演奏 YOONSEOK LEE
2015年10月參加茱蒂口琴樂團主辦的《台灣國際口琴藝術節暨菁英賽》,在和谷泰扶的半音階口琴講座上,他突然問「有沒有人親自見過 Tommy Reilly 本人?」 我毫不猶豫地舉手了,大概沒想到在台下盡是一、二十歲的年輕學生中暗藏著一位高齡長者,他不敢置信地追問「When and Where?」
「1998, Dartington Music Summer School, England」
這是大師最後一次公開活動,歷史上可是有記載的。
舉凡參加過大師班的學生,回家後總會在自己的音樂履歷上大書特書,例如「口琴家陳冠斌,1998年參加 Tommy Reilly 和 Sigmund Groven 於英國 Dartington 音樂學院聯合舉辦的大師班,以迷人的音色及細膩的詮釋備受大師肯定,被譽為口琴界不可多的天才……」但我沒辦法這樣寫,因為當時現場還有堯舜凡和沈雕龍兩人見證了我和大師的直球對決,套句 Larry Adler 常說的──“I will kill them.”
1997年在口琴論壇上偶然得知隔年 Tommy Reilly 和 Sigmund Groven 即將聯合在英國 Dartington Music Summer School 辦理口琴大師班的消息後,讓我興奮不已,終於有機會親炙傳奇古典口琴大師的教誨,馬上狠下心把存摺最後的積蓄全部提領出來報名參加。這個音樂營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
Dartington學校四周的自然美景,宿舍男女混居,衛浴共用,同時還提供露營場地給喜歡大自然生活的學員搭帳篷。
每日豐盛的異國美食,誰說英國料理枯燥乏味呢?
見證 Georg Pollestad 親自面交沈雕龍訂購的 Polle Concert Harmonica,即使過了20多年,我還記得沈雕龍拿到口琴後吹奏的第一首的曲子,其實不是甚麼曲子而是一小段絕不是大調的不知名音階,但不像一般我們吹音階會儘量吹快或吹連音,他是一個音一個音很平均地、稍稍斷開地、聲音非常清亮地飄上去。我聽了以後驚為天人,原來音階也可以這樣吹,才知道自己與真正音樂家的距離。
Dartington Music Summer School 校園美景
本來很期待能在音樂營中學到一些東西,但直到出發前兩天學校才寄來一張要我們準備的教材 ── Gordon Jacob “Five Pieces” 裡的第二首 “Cradle Song” (搖籃曲)。Sigmund Groven 並未在這次大師班中授課,每天早上把我們交給 Tommy Reilly 後,他就帶著幾位從挪威跟他一起來的學生到另一間教室上課。Reilly 在1993年一場嚴重車禍後,健康每況愈下;1995年到委內瑞拉巡迴演出時又感染不明病毒,花了很長一段時間才逐漸恢復健康;在課堂中他總是靜靜地聽我們輪番上台演奏,沒有任何評論或指導,有時場面冷靜地令人不安。
終於有一天他要我們每人上台演奏 “Cradle Song”。這首曲子旋律簡單,節奏也不複雜,我小心翼翼地演奏,深怕稍有閃失吹錯音,好不容易吹完,只見大師淡淡地說 “No Feeling.” 就沒再說甚麼。這就是我和大師的直球對決,雖然評價很低,但至少讓大師開了金口,知道自己的缺點,其他學員演奏時 Reilly 只是點頭微笑根本不予置評。哈哈!真是自我感覺良好,不過內心不禁疑惑到底怎樣才能將感情表現出來呢?
在 Uwe 在《Harmonica Lessons with Tommy Reilly》提到 “Cradle Song” 是他跟 Tommy Reilly 學的第一首曲子,而 Reilly 認為這首曲子是最難的一首,在演奏前心裡首先要對樂曲有一個生動的想像 -“The notes are not music. It becomes music through the expression of emotions and moods.”
不過我認為這樣的說法太抽象,一般初學者或業餘愛好者可能無法理解;我個人還是比較偏向要先有技術才有藝術的想法。比如要你演奏一首「憂傷」的曲子,可能在你的經驗裡只能想像小時候養過的天竺鼠死掉時內心的那種悲傷,但要將這樣情緒表現出來應該還是需要一些技術。
最近看過小提家帕爾曼 Itzhak Perlman 的大師班 MasterClass,其中有一堂課《The Color Game》他要學生先各自準備一首曲子,然後拿出四支籤,分別是「intense 緊張地」、「passionate 熱情地」、「relaxed 輕鬆地」、「elegant 優雅地」。不論你原來準備的是甚麼曲子,都得照抽中的音樂表情演奏,然後要在場的其他學員猜猜看演奏者所要傳遞的是甚麼情緒;當然不愧是帕爾曼的高徒們,幾乎所有的學生都能正確地猜中演奏者所要表達的感覺。
然後帕爾曼也會讓演奏者自己說明他是如何去呈現那種特定的情緒,每個學生都表示他是在震音、運弓或滑音等技巧上做變化,沒有人說「我想到祖父的葬禮所以感到悲傷」或是「我想到跟女朋友約會所以感到快樂」,可見樂曲的表現是一種純粹技術的展現,又或者說具備某些基本技巧後更容易展現出音樂的情感。可惜口琴至今尚未發展出這樣一套有系統的教學法,否則整體的演奏水準應該可以更上一層樓。
从陈老师的文章中不难看出,满满的回忆,又是满满的对口琴的眷恋,文中提到的口琴家及曲目,我们会在后续内容中持续推送,敬请您期待,陈老师的推文内容中还有很多曲谱及经典音视频等干货,我们也会陆续推送给您,希望您能保存好慢慢练
【口琴汇-搬运经典】陳冠斌 (Kuan-Pin Chen)先生网站的经典推文~我的口琴之旅
【口琴汇-搬运经典】陳冠斌 (Kuan-Pin Chen)先生的推文~黄青白(Chamber Huang 1925~2014)
【口琴汇-搬运经典】陳冠斌 (Kuan-Pin Chen)先生的推文~Richard Hayman (1920~2014)
【口琴汇-搬运经典】陳冠斌 (Kuan-Pin Chen)先生的推文~Richard Hayman (1920~2014)II
【口琴汇-搬运经典】陳冠斌 (Kuan-Pin Chen)先生的推文~Richard Hayman (1920~2014)III
【口琴汇-搬运经典】陳冠斌 (KuanPin Chen)先生的推文~美國音樂家工會大罷工(1942~1944)對口琴發展的影響
【口琴汇-搬运经典】陳冠斌 (KuanPin Chen)先生的推文~Tommy Reilly (1919~2000)
附:博文中提到的“Polle Concert Harmonica”是下面图中的口琴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