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纸荒唐言 一把辛酸泪||《红楼梦》人物印象系列结束语

《红楼梦》人物印象系列写完了18篇,宝钗、黛玉、宝玉各6篇。每一个人物,我都是用心走进他们的情感世界里,去理解他们、品度他们、欣赏他们。我没有拿他们当小说中的人物对待,也摒除了书中关于神和道的东西,当我写对他们的印象的时候,他们就是那个时代、那个地方的真人。我相信世间一定有过如此美好的人物,有过如此凄美的故事,有过如此婉转不幸的命运。因而写每一个人,我都非常投入,也常常伤心。

本来觉得,凤姐还可以写3篇,湘云和探春还可以各写出1篇,可是写完宝玉之后我再也不想写了。这次写宝玉是趁着校庆、中段考、社会实践接踵而来,才在工作中有一点缓冲的时候、见缝插针所为。这实在是一个辛苦的事情,关键是,让人沉湎在红楼梦魇中,太纠结、太伤感情。

宝玉印象和宝钗、黛玉印象比较起来差一个小结。原打算从宝玉的五个感情维度(友情、亲情、手足情、儿女情、爱情)各写1篇共5篇,再写一个小结,这样就和钗、黛的印象系列相同。不想宝玉的“儿女情”一不小心写了2篇,等到写完6篇之后,又发现他的小结已经结在每一个单篇之中,无须再画蛇添足。认识到这一点,我就象宝玉“识分定情悟梨香院”的感觉一样,发现写文章也是有分定的啊,事情在冥冥早安排好了,这三个人必须每个人都是6篇,谁也不能多、谁也不能少。

有人问我辛辛苦苦写这些有什么用?我说:除了让自己的灵魂又接受了一次洗礼之外,真的什么用都没有。我真的很爱宝玉、黛玉、宝钗还有大观园和贾府里的很多人,每陪着他们经历一次,心里就会受到一次震撼,对命对情对人对事就会受到很多启迪。所以我想把自己对他们的印象介绍给亦如我一样喜爱《红楼梦》的人们。

说来有些惭愧,我把自己的印象想介绍给别人,而我的爱人提醒我:要写《红楼梦》中的人物,最好看看别人怎么写,这个建议我却拒绝接受,(而他对我的文章结构、逻辑关系、表达方式等调整的一些建议我则乐于接受。)我怕自己看了别人怎么写之后反而不知道如何写了,我只想表达自己的印象。也看过几本考证《红楼梦》的书,那都是写人物的年龄考证、人物的原型或者隐射考证、人物的关系考证、大观园址考证、书中方言证明京都位置的考证云云。因为爱屋及乌的原因吧,对这类书籍我也有兴味阅读,我爱《红楼梦》,就喜欢去琢磨与它有关的事情。我阅读它们还有一个原因,他们没有思想感情上的强加,不会使我对其中人物的印象受到干扰。

因为在写这个系列的时候,我是用一篇题为《大梦谁能觉 迷红我亦痴》的文章作序言的,所以,在我决定至少近些年再也不沾《红楼梦》、不为《红楼梦》写字的时候,觉得作为首尾呼应、应该也写一篇结束语,于是有了上面的话。我用《红楼梦》中的结束语做题目,想来是有些大题小作,但实在也想不出比它更加贴切的标题,只能冒犯曹公了。如果有人肯耐心地白费了时间来看看我写的“印象”,也是值得安慰的事情。

借曹雪琴的话我想对读者诸君说:“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借纳兰容若的话我想对宝玉、黛玉、宝钗说:“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

(0)

相关推荐